標籤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通鑑課的省思

雖然早有注意到,但落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確認,我的腦袋退化了!
嘮嘮叨叨嘀嘀咕咕......像倒垃圾般的文筆......
真糟真糟,真的看太多小說了,應該回頭看點散文才對。

以下當然不是僅憑以上醬糊能寫的出的文章,在來往的二次修稿間找回一點信心......至少我的文字比從前多了點色彩了?

***
大學二年級時,我開始到敏隆講堂聆聽張元老師的資治通鑑課程。頭兩期,只能聽懂片段的故事,但是已能發覺老師的歷史課不是講述一般歷史的時間軸,而是著重這浩瀚長河周圍、隨著浪潮波動努力生活的人。這裡面包含中階官員、基層百姓,由此得以反映當代生活的氛圍。

一般而言,每個時代其實都大同小異:官員辦事的態度、百姓往返的人際關係;如果在上課前沒有預先閱讀講義,僅憑課堂聽講,能學到的實在有限,總不脫「對事盡力、對人盡心」的空泛教訓,但當我開始仔細閱讀原典章節時,才體會到老師編輯講義的用心。
講義以一個主題配合若干相關的原典資料剪輯而成。起初,我的語文程度僅夠拼湊出這件事是發生在哪個時代、哪些人物、最後事情成不成、誰打了勝仗而已。日子久了,我漸漸能夠閱讀原典文字,開始細觀古人如何處理民間雜事、注意君臣來往對句,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辭令。老師常說古人讀史的目的是為了學會處理人、事,他們將千年歷史當做無數成敗的案例般閱讀著;至於朝代間的延續、權力如何更迭……記下這些,真能學到鑑往知來的本事嗎?即使對今日眾多的閱讀者來說,這個目標也似乎太偉大了些。

課堂上的指定書目是《通鑑》,但偶爾會對讀其他的史書和史評,例如《新五代史》和《讀通鑑論》,亦不乏今人之作。有時會讀到對同一事件完全相異的敘述方式,在這個時候老師總會說:「如果歷史的基礎是事實的話,誰真的知道事實呢?歷史應該是被解釋的歷史,是史家將已發生的事經過取捨編輯而成的解釋。」所以一句話這樣寫是為了表達什麼、一件小事為何也會被記錄下來、一篇沒有被採納的奏章何以被一字不漏地抄錄下來等等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可以主觀地走入歷史,同時也要能客觀地走出歷史。
學會如何咀嚼歷史天地,才能讀到各式各樣的人物、林林總總的事件,最精準的判斷和最動人的真情。無心的文字不能撼動人心,無心的雙眼看不到本質;這應該就是老師要求我們讀史應具備「靈心善感」的用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