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以《養伎》論敬稱

不吐不快,但又不想發在版上……



 



「公子」是對所有年輕男子的敬稱,無論身份貴賤都可使用,也不限稱呼者與被稱呼者之間的身份地位差別。尤其是不確定對方身份時最好用此。



可以被所有人稱為「先生」的,只有純文職的讀書人,「純粹文職」意旨非武官也非政務官,最恰當的如翰林學士,或是科考有名者。另外,在社會上已有聲望的老讀書人,並且真的有在民間書院教書的人,也可以被稱為先生。另外,對於「自己的」老師,或是在某一行業有大師身份的老人,求教者也可以以先生稱之,所以凋葉可以在拜訪琴師鐘欖青時,可以稱「鐘先生」。不過如果是更為技匠性的職業,以「師傅」稱會比較恰當,與文人愈接近,名稱愈有可能借用。



所以,除了朱名稱凋葉、凋葉稱鐘攬青這兩次,整本故事應當沒有任何機會出現足以被稱為先生的人。除了末章外,書裡還有一次……記得是在芳伶院裡,一位某少爺中的管家來找人,結果院裡管事竟然也叫那管家作「先生」,這真是錯的離譜。通常若這人有某職業頭銜時,以這頭銜加上姓氏就是最恰當的稱呼了,所以應稱他為「某管家」才是。而若這人的職業是公務人員,以職稱稱之還會比以「公子」稱之來的有禮貌;所以對藍三的稱呼,應是「藍尚書」(同有官職的人可稱)或是「尚書大人」(平民可稱),「藍三少爺」是不太恰當的……除非,他是去遊樂的時候,官員往往不太喜歡在那種場合被提醒是個官員,以公子稱之是一種嬉鬧的情調。



 



凡有官職者,(在一般狀況下)平民都必需稱其為「大人」,但若是武官,可以「將軍(大人)」或「軍爺」稱之,後面這種稱法是低級武官專用,如補頭或衙役,因為他們其實不是真正的官,只是官的跑腿,稱軍爺已是敬稱了。



最後,「少爺」。首先能被這樣稱呼的,一定是還有個「老爺」已在社會上有了名聲。若父親默默無聞,看到一個年輕男人是不可以以少爺稱之的。「爺」這稱呼,是從家庭關係借來的,意即此人基本上沒有功名,起碼不是現職,若此人已是個官,別人還用老爺少爺稱之,等於是不把他當個官,那可是蔑稱。那怎樣的人可以被稱為爺呢?那就是憑自己家族的力量在社會上得到成就的人,最多就是商人(如果真有個人從白手起家到闖出成就時還在「少爺」年齡,仍該稱其為「老爺」,若他的父親乘著兒子的風頭出場,則叫「太爺」。總之「老爺」未必是第一代,「少爺」卻一定是第二代)。有年紀的有錢人,在社會上通常被稱之為「老爺」,其子當然就是「少爺」了,所以藍大藍二都是「少爺」,除非藍三去拜訪家族長輩,不然不該落回「少爺」。爺既是從家庭倫理借出來的,表示所有在家裡的主人都是爺,只有家中僕役可以不論職業身份稱他們的主人為爺。但是,「爺」既然可以被借用,表示它的地位就不是那麼純粹,所以文人的家中,最高主人確實是「老爺」,但對主人之子的稱呼,往往是「公子」而非「少爺」。



 



其實,凋葉等人以「家伎」的身份居於藍府時,被其它僕役稱作「某某公子」已經是抬舉了,除了他們自己的專屬僕役外,其他僕役沒理由對他們使用尊稱,因為無論是家伎還是僕役,真正該服侍的只有家中的主人。



當然,主人可因為寵愛僕役而再分派專屬於他們的僕役,可這時的身份調動是那位專屬僕役的下降,而非受寵僕役的地位上升。何以見得?看僕役受委屈時能向誰申訴就知道了。



不過,凋葉在藍府的身份原則是家伎,但實際上算是被藍家「雇」來的藝伎,並不算是完全的僕人,所以他的地位比采英朱名來的高一些,又他是朱名的老師,所以采英凋葉可以因友誼而以名相稱,朱名卻必需稱凋葉為「先生」,朱名的專屬僕人也該對凋葉用敬稱,如「公子」;但其他僕役,尤其是專屬主人的僕役,是不需要稱凋葉為公子的。



離開藍家的家伎,等於脫離了藍家僕役的身份,變成在社會上的一個藝伎。當然藝伎的社會地位是低,可是客人進青樓時會因情趣把身份降低,所以藝伎面對客人往往會擺些小架子,客人也欣然接受;只有當藝伎離開了這個情趣空間,社會上的人才真會以高位待之。客人上青樓是爺或公子,所以藝伎在青樓裡也被抬稱為公子,被客人租出去時算是客人的「朋友」,也可以被稱為公子。但一旦屬於青樓的藝伎變成家伎時,他掛在外面的牌子就是僕從,基本上不太有「公子」的資格,尤其是在家中,無論家伎有多受寵,其它家僕都沒有對他們用敬稱的理由。



所以照理來說,同樣是「凋葉公子」,在開場居於藍府時被家僕如此稱呼,可說是看在他是主人請或雇來的份上;回到芳伶院時這麼稱,是因為上青樓的少爺身份下降,少爺的家僕自然比他低;最後凋葉成為自由人,少爺此時以平等視之,稱他為「公子」,對少爺來說是對平輩的敬稱,對家僕來說,則是對客人的敬稱了。



「公子」一稱的最大特點就是明明是敬稱,卻可用於長平晚三輩。對長輩,當然不是年齡上的長輩,而是身份或學識上的長輩,像是「前輩」;對平輩,也就是朋友,類似「君」或「兄」的意思;對於晚輩,意似「小哥」,一種以親膩代替尊重的稱呼。



 



A+ 老爺、大少爺、有官職的少爺



A  一般少爺



A- 庶子少爺、少爺之子、少爺去青樓的暫時身份



B+ 專屬主人的僕從、受寵的僕從



B  一般僕從



B- 僕從的僕從



凡同屬A或同屬B身份的人,都沒有對彼此仰俯視的先天資格,但後天當然會因為孝心、尊敬、諂媚、不屑而有待之的差異。異層相處,B若對A使用敬稱是必需;AB使用敬稱卻只是賞賜。階層之中的加減一方面是在家中的血源關係,二方面則是A在家庭之外的社會成就,和B在僕役身份之外跟A打交道的結果。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養伎主篇結束─論愛情小說主題

作者的確不會寫收尾。雖說尚有三年後十年後的尾章,但整個收尾有種……好比走在沒踏實的雲端上,以為最後會踏到實地或看到終點,結果卻是天上突然飄下一聲:「時間到,遊戲結束。」的茫然錯愕感。



 



高興看到凋葉的選擇(或說選擇過程)。在追文時讀著眾人散落的心得,心中忍不住冒出個質疑:「愛情小說的主題,究竟是『呈現愛情在人生中的份量』,還是『宣告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應該是前者的。愛情是什麼?這才是以愛情為核心的故事要討論的重點。只會不斷讓主角因選擇或放棄愛情而一生幸福或悲苦,總歸不就是「愛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一句話的擴張嗎,這有什麼意義呢?這已經是一本愛情小說了,從設定上就昭示此故事將以愛情為推動主力,又何必將這個主力的內容寫成「這個主力本身正在存在」?



 



目前男同小說的局面,是非主流、連次文化都談不上的一種小說類型。為何說它連次文化都不如?就是這一昧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風潮竟然是整個男同小說的主流!作者與讀者都只是在用男同類型滿足自己的空幻欲望(如要男人扮演所謂女人的角色),不是認真想在這基本設定裡找到一條有助於人生選擇的道路(這道路的有無與故事結局是喜是悲無關),更別題這個設定本身對整體人類的影響了如用同性之愛的「無後」討論只以友情或愛情維繫的關係



也許說這風潮是男同小說主流是草率了點,其實我也未必看過多好的愛情小說……好,《紅樓夢》是,但是我不喜歡……但是至少現在去書店,輕易就能找到一本抓到愛情小說主題的愛情小說,他們已有勇氣寫SAD END,也不會對「不愛」的結局那麼退避三舍。然而一般寫男同小說的作者卻需要如此小心地保護他們的「愛情」和HAPPY END,可見他們根本沒有讓故事裡的所謂愛情面對衝撞質疑否定的勇氣,如此「愛情」跟童話故事有什麼不一樣?



如果不談「愛情」談「男同」的話,佳作更是少之又少,《無寂之春》算是了,至少其中聞的到「男人味」(哈)Arales系列也有自覺,因為風格是優雅型,男人(刻板意義)的特徵並不明顯,再說其中沒一個女人可言,將之視為愛情小說也不會太突兀吧。我一向要求愛情沒有性別,但若是要以男同做為小說的要件,就沒理由不討論同性與異性的問題(尚不知男男與女女的差別)。「愛」可以一樣,但「愛法」卻不該一樣,我們社會的男人與女人就是不同,把其中一個男人賦予所謂女人的特質,弄不好是噁心,弄得好也只是怪異而已。



 



想在網路撈寶,比海中撈針還難呢。後者不過就閉著眼睛亂撈一氣,網路裡卻有無盡的指標在引導或誤導人,再說我瀏覽的最多的還是「嘿」型作品……哈哈哈~~不管怎樣,能撈到這篇文章還是挺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