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渡河問題

這是第三次看到這個題目了,大家一樣玩得很開心,出題的人一樣事不關己。注意到,三次看到的題目有些微的出入,突然領悟這個問題的徵結點不在答題的人,而在問問題的人。只要在某些關鍵點做些變動,就會影響答題人對人物的觀感。

先說基礎設定:

A:所有人都喜歡的對象,與B訂婚。因為與C發生關係,被B拋棄,最後嫁給D。

B:與A訂婚,要求貞潔。

C:以共渡一宵為報酬,帶A過河。

D:最後與A結婚的人。



其實,這個問題總共有四個動手腳的地方:

1.A知不知道B在意貞潔這件事?

如果A知道而依然答應C的要求,那A真是無可挑剔了,因為他完全知道後果,卻還勇往直前。反之若A不知道呢?

有人說,A真是太笨了,竟然答應這種要求。呵,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先預設了「貞操是重要的」這種觀念吧!可是就故事看來,ACD三人都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喔。如果B再偏激點,就算A只是讓C親了一下,B都會要求分手的。因此重點不在A給了C什麼,而在於給的東西是B所在意的。

2.B有沒有叫A來?

為什麼A要去看B?如果是B提出這個要求的,那B就得對A無法獨自過河所採取的行為負責,反之則可得到一個「無辜」的免死金牌。

當然可以挑剔說就算B要求,A也可以因為情勢所迫而不去看他。只是這樣故事就沒得玩,所以排除這個可能性。

3.C有沒有依約帶A過河?

C在設定中算是屬於「壞人」的角色,但是盜亦有道,C只要不強迫別人,而且遵守約定,就還算符合講理的人物。

如果要把C刻畫的再壞一點,可以讓他成為告訴B真相的人,那麼C也可得個「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的評價。這樣的行為其實可以理解,只是有些幼稚,而且不免讓人懷疑他對A的感覺是否符合我們對所謂「愛」的標準。

4.D有沒有告訴BA和C的事?

有種設定是把D分為兩個人,一是告訴B真相的人,一是跟這一切無關但了解所有事情,最後與A結婚的人。

如果要讓D有點毛病,就把做了這兩件事的人合一;反之要讓D成為好人,就把告訴B真相的人設定為C,或是讓B自己知道。



從以上分析可明白,這故事的答案已經隱藏在說故事人的敘述裡了。最乾脆的設定是讓A知道B的標準還是去看B、答應C的要求,C帶A過河並把這事告訴B,B與A分手,最後D與A結婚。

如此的設定下,各人的喜好應該很快就能排列出來了吧:願意為愛付出一切的人會喜歡A;堅持標準的人喜歡B;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喜歡C;包容一切的人喜歡D。

如果這只是心理測驗的話應該還算準吧?不過這樣就沒有討論的空間了,因為現實中人總會有些為人詬病的小缺點存在。

對了,如果讓C壞到底,讓他毀約,然後讓D成為冒死帶A過河的人,會怎樣呢?啊,別問什麼A一開始就向D求助的問題喔,只要弄個時間差,或是灑點狗血讓D因為冒險(他其實很不會划船)而死就成啦!



另外,這個遊戲挺能發人深省: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們怎麼看別人對自己的眼光?分別奉勸四型人幾句話:

To D:如果想當好人就當到底,別在別人背後放冷箭。如果A知道告訴B真相的人是D,還會跟D結婚嗎?

To C:不擇手段沒關係,只是容易被別人討厭。要記得說話算話,不然就算有能力也沒同伴。

To B:要給對方設多高的標準是個人自由,只是標準設越高,自己能選擇的人也就越少。要讓你的對象知道你在意什麼事,否則將來吵架很麻煩。

To A:要學會划船的本領。能有人可以依靠的確令人開心,但不需要依靠別人則讓自己(也讓愛你的人)放心。愛情應該讓人成長,而不是相互依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