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放牛班的春天

10/30

好現實的教育片。
孩子犯錯鬧事不是因為寂寞或另有隱情,而只是因為他喜歡;在偏路上的孩子最後還是走上了偏路;老師不費心了解孤僻的孩子,也不試圖為跟不上的孩子補習或另開新路,直接將他們排除(當譜架或在旁邊看);合唱團純粹為自娛和讓孩子守規矩,沒讓他們覺得要去參加什麼比賽爭奪第一才有價值(美日系的教育片就常走此道,相當嗤之以鼻);校長阻止合唱團只是因為看他們不爽;老師獲知此消息立刻拍屁股走人;學生也不反抗,以來跟老師上演感動大道別......
一般會在教育片的狗血班底全沒上場,真是太難得了。如果不是那歌太好聽,這故事八成會輕易淪落到四級片吧?(灑得好是二級,灑得爛是三級,不灑是四級;而一級片,灑出來的不會讓人覺得是狗血。)

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四級片;因為如此徹底地不灑血,反而有種熟悉的真實感。通常影片潦草處理某個孩子,都會找機會讓他發作說孩子也是會受傷的,但這個故事的孩子卻都安於安排,(孩子有時也是不會那麼容易受傷的,就算受傷也不見得懂得那是傷或懂得發作;細想過去人生,不就是如此?長大了,知道那時被傷害的同時也諒解了。)只有獨唱男孩有一次丟墨水瓶的發洩(而且還不是老師怎麼對自己而生氣,而是覺得老師太親近母親而生氣)。
再仔細看看老師這邊,他做了什麼呢?在孩子犯錯時不交給校長而自己處罰、孩子誤傷神父就要他去照顧不知情的神父、孩子嘲笑他就嘲笑回去、大孩子威脅小孩子,他就去威脅大孩子......除了最後因戲劇化效果而帶走最小的孩子外,這位老師的行為都是一般老師可以做到的事;它們都可能失敗或弄巧成拙,不就是一個普通的好老師不停在嘗試的教育方式嗎?
所以,「放牛班的春天」若真是部好教育片的話,其優點不會在老師教給了孩子什麼或用什麼方式教,而只是在告訴觀眾:不完美的老師、不完美的教案,也可能成就一次完美的教育,一個現現實實的老師,就是一直在做這樣的事。

暑假看完Doubt

10/30

看完後對電影本身的迷惑就是不知道電影該譯做「誘惑」還是「迷惑」。應是後者吧!一般說到「誘惑」時,令人誘惑的那個選項往往是不好的,而這個故事並沒有邪方要誘惑正方的情況發生,而是迷惑不知哪方為正為邪。
不過,這迷惑的人是我們觀眾,故事中人幾乎沒怎麼猶豫;小修女在起初雖有,但佔故事篇幅極小。故事主軸不在選擇之難,而在呈現對選擇後果的承擔。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那個「疑似被騷擾的男孩的母親」在聽了院長隱諱卻斬釘截鐵告訴她孩子被騷擾後的反應。當然她是震驚而難過的,但卻是對她們這個族群(黑人)必須在縫隙中求上的處境難過;只要孩子能找到路往上爬,她就只能為孩子心疼,而不能保護孩子。

故事簡介:一(似有騷擾嫌疑的)神父來到學院,因與孩子相處容恰且傳道方式活潑,被極度保守的院長懷疑他與被特別親近的院童有隱情。即使神父極力否認,還是在最終被調離學院;達到目的的院長卻突然覺得迷惑......
要是我來寫簡介的話,就會這麼寫,但載來的附加簡介卻是:「神父性侵男同事件曝光,真實事件改編。」真是令我驚訝。當然驚訝這也算是「介紹」,但更驚訝這介紹對已服刑者的不寬容。不論神父有沒有前科,但他到底有沒有在這間學院騷擾男童仍是沒有任何證據,而這簡介卻......
忍不住想到在大陸網看文時,一文被封鎖後的公告:「本文因含有不當言詞而被封鎖,若您的網站未被封鎖,不代表就無不當言詞。」......唉......無罪推定原則,多麼了不起,又多麼困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