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虔誠-Euthyphro

這是柏拉圖早期對話錄的期中考題。發現這半年來寫的東西幾乎只有考題才全部寫完,唉……。說到這兒又想起我在法哲上寫的思考題竟然全都被老師看過即丟,結果心情一直不好到上了一半的通鑑之後才忘記。也不是怪老師,只是可惜。最可惜的是,我自己也完全不記得到底寫過什麼了。

「ps」是指沒有在考卷上寫出來的東西。一直沒把學期開始寫的那篇「虔誠」寫好,不過在寫完這些後也發現,我已經把想說的都說出來了。



Q1:為什麼蘇格拉底格拉底要向Euthyphro詢問「虔誠」的定義?

首先第一個原因應是兩人是在蘇格拉底要被審判的那天遇到的,而蘇格拉底被控告的主因就是信仰問題。

其次,Euthyphro的案子本可分為「不敬神」和「謀殺」這兩件事,可他卻把兩件事合一,並又多加了「遵守法律就是虔誠」的這個命題。看來他對神人關係相當有把握。

ps1:「不敬神」是指Euthyphro的父親明明去徵求了神明的旨意,可未等神喻到來他就做了處置〈雖然是無心的〉,這可算是不敬神。必竟當時的雅典雖不認為所有的判決都需要經過神的同意,但一旦問了就不可以只是「參考」。這和小時讀到「張釋之」那篇課文中講的一樣:「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就該遵守。

ps2:「謀殺」是指僕人總是因Euthyphro的父親而死的這件事。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出於蘇格拉底對希臘神話故事的不滿,他不相信神會做敗德之事。但當時的雅典人一方面喜歡也相信神之間的爭鬥;一方面又把道德建立於宗教上。蘇格拉底可能是想指出這之間的矛盾吧。

ps3:話又說回來,看希臘神話真的完全沒有道德的影子。就是「判決」這樣的字眼都很少見,頂多是「讓宙斯來決定誰比較美」,或是「大家覺得……」這樣的話語。怪的是蘇格拉底怎麼會想要把把道德建立於他們的神之上呢?



***

Q2:在這篇對話錄中,你認為蘇格拉底對Euthyphro的反駁有認何不合理的地方嗎?請你代替Euthyphro指出來,並說明哪裡不合理。

多神信仰的方便之處,就是不會求助無門。就算得得罪的某個神,也可以轉向其祂神求助。

Euthyphro的第二個定義,認為被神喜歡的行為就是虔誠的,而蘇格拉底以多神信仰來推翻此說,認為「同一個行為會既是虔誠又不虔誠的」。但其實以當時的信仰來說,並不會要求人要討好每一個神。所以同一件事被這個神喜歡也被那個神討厭,並不與虔誠的第二定義衝突。



Euthyphro說,人對神的事奉,似於奴隸服侍他們的主人。並且兩人也都同意,神不可能非得要神的幫忙才能做到某事,所以人的行為不可能影響神的實際表現,只可能影響神的情緒。

ps4:老師在這裡問我「神的情緒是否會影響其實際作為呢?」。我的意思是,人不管做什麼原則上都與神無關。如果人不虔誠就下雨,人虔誠就出太陽,那不就是人來控制神的反應了嗎?所以神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憑其喜好,人只能祈求自己的行為〈無論善惡〉剛好讓神做出有利於人的效果〈無論晴雨〉罷了。



ps5:我這樣的想法當然暴露了我對神人關係的想法:我認為兩者的距離是很遠的,會碰在一起只是巧合。〈這裡講的「神」只指超越界,不含靈魂、鬼或任何異世界的存在〉所以,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用罵老天無眼或是對自己的命運愛怨,因為總會有人得到的。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因為我還是個沒有信仰的人,我沒能與超越界建立關係。即使我相信人性向善,我也無法證明這種「得」是來自於「道」,只能從這個基點去解釋人間百態。若哪天我有了信仰,自會再寫一篇文章。



其次,Euthyphro也說,公正中虔誠的部份與神的事奉有關,表示虔誠的定義一定跟神脫不了關係。可是在第三定義的討論中,蘇格拉底莫名其妙地讓Euthyphro同意把「虔誠」與「讓神喜歡」兩個概念分開,導致故事的結尾以前後不符做終。然而事實上,正是因為蘇格拉底把虔誠與神分離才會造成矛盾。

以歸謬法來說,若虔誠與神無關會產生矛盾,則虔誠與神有關是合理的機率就很大了。Euthyphro只要在最後重申第三定義所述,認為所有神喜歡的就是虔誠,且虔誠是因神喜歡而成虔誠的,不就能讓討論結束了嗎?



ps6:我並不認為一個人沒有了信仰就會自以為頂天立地;反之我更不認為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覺得自己渺小。因為信仰是自己與超越界的事,道德則是個人要努力去修養並實踐的。突然碰到了什麼事的確會改變人生觀,但人生可不是憑著一時的痛哭流涕就能保證一帆風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