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通鑑7-8 長夜將盡 等待黎明 (2/2)

(續)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六、有人不屑恬事夷狄 寧為國死 有人不知朝廷文官 究有何用


沈斌致力抗拒契丹,在他的城被攻破後自殺。李彥韜本為石敬瑭帳下,現為石重貴腹心,瞧不起文官。在這樣戰亂的時代,武官這麼想雖是自然,但當時的文官表現看來真是不好。


這種好武輕文的態度一直延續到宋初太宗才開始改變宋初好武,人不悅學,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云云的歪詩,都是從那時後流傳下來的。宋太宗會有這樣的改變可能跟他當時繼立的方式有關,雖不至篡位,也是自立。當初太祖臨終時派人去叫他的兒子來,但由於此人是太宗的暗樁,所以來的人是太祖之弟太宗,就這麼當上皇帝。在他之前,宋朝的科舉三年一次,僅錄取30人,而且還只能當最小的地方官;太宗登基後改變了制度,於是文教開始興盛。(用這種方式登基到底跟興文有什麼關係?)


 


七、晉軍將士用命 陽城敗敵 契丹通國上下 本自厭兵


景延廣主政當然跟契丹決裂,於是雙方終於兵戎相見了。這次對局,其實應該還是契丹佔了上風,可是為什麼在陽城吃敗仗的是契丹呢?主因是契丹輕敵的態度讓晉軍憤怒,士氣提升;次因則是當天風沙極大,軍多無用,於是晉軍以突擊得了一勝。


 


八、民不安業 據寺結寨 邊境之上 兩面姦民


在中原與契丹的交界處有批人因宗教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他們視誰能滿足要求而投靠任何一方。因宗教而結合為勢力的情況在史上不是特例,只是在五代十國,如此無所依傍而處境堪憐的人民比任何時代都多。


 


九、貪鄙怯懦者為將相 焉能不敗 賣國圖利者為主帥 遭人戲弄


陽城之役不過是一時之勝,而非國力之勝,偏偏晉就這麼以為,開始驕奢起來。胡三省以勝不可恃為旨,用「標準寫史模式」寫了篇短文。另一方面的契丹在吃敗仗後被喚醒,開始自立自強,於是後晉馬上就要亡了。


桑維翰因勸諫不要寵信優人而遭以皇帝為首的厭惡,契丹見縫插針,佈下圈套。陽的圈套是派人來降,陰的圈套則又是擄獲臣心;為什麼很多晉臣願意跳入圈套?多半還是希望從中得點好處。晉與契丹表面上劍拔弩張,私底下的暗盤活動可熱絡得緊;駙馬杜威為主帥仍嫌不足,這種人盡皆知的事永遠只有一人不知,石重貴授以實際兵權,於是杜威賣國的準備已做好了。


A.                暗盤管不到衝鋒線陣的將軍王清,他老實地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仍不見後援跟上。


B.                杜威跟將領們談好了投降後的個人位置,召集來軍隊。「軍士皆踴躍,以為且戰」,聽到主帥宣佈投降,令其放下武器,「軍士皆慟哭,聲振原野」。


以上兩段通鑑將之並列,可如果杜威的心機真的人盡皆知,A就不應該發生,所以《中國通史簡編》沒有採用。


投降後,契丹將代表最高將領的赭袍給了兩個晉臣,通鑑作者認為這是在耍弄這兩個人,胡三省則認為是在收買晉軍的心;這種收買的方法確實很巧妙,但是用巧計不能久長,所以之後契丹還是無法待在中原,這是胡三省讀史的最終心得。


 


十、都城不守 殺掠搶奪 士民驚恐不已 倉皇辭廟 亡國之恥 言者為之痛心


難以想像的悲慘荒謬景象:張彥澤是陽城之役中奮勇作戰的將領之一,如今成為契丹主的代表進入首都。「帝坐苑中,與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學士范質草降表。……太后亦上表稱『新婦李氏妾』。」自認為宋遺民的胡三省註道:「臣妾之辱,惟晉、宋為然。」皇帝本還想找曾為舊部的張彥澤來談談,請他兩次才來,來了之後「微笑不應」,這笑中的輕蔑可真是無以名之。桑維翰見態度倨傲的張彥澤,將他罵了一頓;桑維翰當然知道說了的下場,但他既然自認是一個該對當前情況負責的人,說這些話就是應該的。


張彥澤縱兵大掠,自己也在城中胡亂殺人,打著「赤心為主」的旗幟,為哪個主呢?見者笑之。這幾乎是一種黑色幽默了,他在想什麼?其實不用想也知道不會長久,可看來張彥澤已不願想到今天以後的事了。


在張彥澤將皇帝與太后等人趕出宮的一幕上,胡三省說:「亡國之恥,是連說起來都會痛心的,何況是親眼見到的呢?程頤說真正的知,就是最引動內心深處感受的知,當時的人就是有這種感覺。是天造成的?還是人的責任?」


 


契丹入主中原朝政後的表現非常糟糕,所以他們停了一段時間也走了。K. Wittfogel(魏復古)對中國的國家起源提出「水利國家說」的理論,認為中國所以形成一個國家體系,是為了要整治大河以利農耕而建立起來的。(此說已被錢穆及何炳棣兩位先生推翻。1.中國古代的農作物以山耕為主,不需要大量水來灌溉;2.中國的大型水利系統是春秋至戰國年間才建立起來的。)


他又與馮家昇共同提出「征服王朝與滲透王朝」的理論,征服王朝是指北方遊牧民族「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中原統治,契丹族是第一個;而之前的匈奴、之後的鮮卑都經過長久的磨合,已習慣中原文化後才進來,這叫做滲透王朝。征服王朝由於快速進入,所以將自己的文化也帶了進來,跟當地的文化結合,產生一種新的文化。


這套理論的目的是打擊中國人傳統上都說:「別的文化靠武力打進來沒關係,因為中原文化會慢慢同化他們。」Wittfogel認為若是征服王朝進來,則其離開的時後,當地的文化已經不同了。這套理論日本人相當喜歡,可是老師認為他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中國在契丹來去後的不同之處,即無法證明中國有因契丹這個所謂的征服王朝統治過後而決定性的變質為「第三種文化」。再說中國史上又有多少個符合以征服王朝形式進入中原的民族?


老師認為文化還是有高低的,其間若有磨擦,必是高將低給同化。證據為在中世紀的時候,遊牧民族都紛紛有建立自己文字的衝動;當他們有了文字後,也不是想發表自己的著作與文化,都是在翻譯中原的書籍或佛經,可見他們的確是在被同化著。


契丹入主使整個中原社會次序都亂了;盜賊四起,契丹無法治理只有溜之大吉。可見即使真的一個異質文化突然闖進來,想產生新文化也沒那麼容易。


利歌:應該說,要看新文化本身已發展到哪一個層次而定。契丹和蒙古或滿人,至高也只到第二的制度層次,他們可以改變中原的服飾打扮,也可以改變政治體制(元的軍政就被傳了下來),但既然中原文化已發展到以第三層的理念(儒道)為核心的文化,只要這點沒被替換掉(不是增加),中原人就不會願意承認中華文化變質了吧。


 


十一、吾不知中國之人難制如此 己得疾契丹之主 死殺胡林


十二、自古亂亡之國 必先壞其法制


(略)


 


十三、馮道乃五代名臣 歐陽文忠深入評論 通鑑係史學巨著 司馬溫公特意記載


本章主要看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對五代的敘述。


1.                五代是一個武人的時代,他們無法組合為一個堅固的朝廷,無論這朝廷是好是壞,都一樣被重整。宋朝抑制這些武夫的惡習,才能讓社會穩定。


2.                五代文官無不貪暴放縱、明爭強奪,馮道沒有這些行為,所以是當時官僚的最高典範。


3.                馮道的特點就是能看清楚局勢,永遠選到利的位置上。


4.                舉馮道做事的例子,夾敘夾議。


5.                總評:「哀莫大於心死,馮道就是心死透了的人。」稱讚馮道的人都跟馮道一樣心死了。必須等到人們開始願意講道理,一個新的時代才開始,也是宋代的意義。


6.                最後一句話:「當然它是唯心主義哲學,根本性質是反動的。」標明寫作年代與地點。


 


十四、周世宗思政治之方 王朴獻策 天下事皆籌劃至精 頗稱上意


十五、唐莊周世 二王孰賢 治民用兵 高下判然


 


l          船山宋論‧太祖


宋太祖無德無功無背景,能得天下的理由只能把天給抬出來了。宋太祖懂得憂懼所以能得天命,正因為他一點本錢都沒有,所以才那麼小心謹慎,最後得到天下,消除自唐僖宗以來的亂世氣氛,清明的世界得以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