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動筆

去金石堂,打算拿傅的新書,但因為不到500,想買些東西湊數,就這麼在那小店中晃來晃去。也許晃了很久?也許只是書店太小吧。被引動想買三四本書:《舞動九歌》、《心理罪》、《戰爭畫師》的作者的新作,還有沒看到在賣的《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事實是到最後什麼也沒買,連書也沒拿,因為「是兩個系統」。一時只覺得厭煩,便踏上歸途。



從敏的課程結束後,心理就一直保持著休息狀態了,連考試也沒有改變,從那時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做全一件事,1.通鑑6B版。2.《論》、《易》的整理。3.看完任何一本書。大概都會在20或80的時後停下來,然後閉上眼睛。



現在正在看漫畫《琴之森》,是一色真人的作品。偶爾看到它的動畫版所以找了原著來看。小時後的節奏比較緊,但是人物的個性有點表面,海的母親和阿字野的個性都太淺了,由其是阿字野,明明佔有那樣重要的位置,台詞與動作卻如此之少,他是怎麼教阿海的?他對阿海和自己有什麼想法?之後他想做什麼?結果他似乎就只是個鋼琴老師而已。

進入蕭邦後,寫得稍微深入的是雨宮,不過......應該算寫得真吧?想靠近,又想超越,或說遠離。其實仔細想想,他對阿海的行為挺過分的,自己受制於對方,找到對方後,在對方的幫助下重新站起,但在大會上,又對阿海的熱情抱以對立。雖說故事中阿海都沒有掛心,但那只是因為阿海是那樣的人而已。曾在〈阿瑪迪斯〉說,天才雖不善世俗生活,但都對世俗之人抱有一顆天真的善心,他們無意傷害,只是不容易了解別人,甚至對自己也不甚了解。在「對世人的善意」上,的確在阿海身上看到了,瞧他想起雨宮的畫面,都是兩人一同遊戲的場景,反之雨宮只記得他被阿海的琴聲震攝的心情。故事對兩人對彼此態度的落差有滿有意識的凸顯,可是每次都只是重複雨宮的冷漠和阿海的熱情,都沒有他們因為對方與自己的落差感到不對勁的反省,所以在下一次見面時,兩人的態度還是一模一樣。這種設計光是用天才與庸人的基本設定,已顯疲態了。



下個禮拜要去台中……去台中,一點都沒有要準備旅行的感覺,不是錢或行李,而是沒有興奮和激動,或者說,越想越不知道會如何發生。我是喜歡他的,非常喜歡,但是有些事……適合一個人做。



在網上看完《心理罪─畫像》,呵,難怪出版社總要限制網路發表。不過看完後,的確慶幸自己沒買。其實看完第一個案子就覺得不值得了,因為……因為太簡單?不是我猜的出來,而是,太理所當然了。雖然我不了解人的心理運作,實際的運作,但……我不覺得人是這樣理所當然的生物。不過,既然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故事,也許就是會如此……吧?

另外就是人物了,對方木有些失望,可能是我習慣了「聰明的人就是冷靜的人」的設定,所以對於方木有心理創傷、注意到兇手在針對自己時的憤怒,還有對女友及同學的隨波逐流時,我都感到怪異。而且除了他以外的配角們,真的完全是用環境來想像他們就十拿九穩了,他最好的「朋友」要將他趕出宿舍,還有他女友對他說的那些看起來很了不起的情話,幾乎就是肥皂劇的照抄……

我不覺得人是這樣一種容易被影響的生物,就算真的被影響,也不會那樣明白的表現出來,因為冷漠是這個時代人的最大特色。他們也許會起哄,但都非常明白自己在起哄,所以除非對方完全不反抗,不然就是一碰就散。所以無論是犯罪者或是周邊人,都不是能用過去的理論就能簡單分析的人。從這個標準來看,你就知道我喜歡《戰爭畫師》的理由了,因為那種冷,那種虛無,我太熟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