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史記筆記一


每次開始一系列新課程時,老師都會自問自答三件事:一、要教的是什麼?二、為何要教授這堂課?三、如何上課?
這是一堂歷史課,歷史的定義有兩種,一是「歷史是過去的事實」,二是「歷史是對過去事實的描述和重建」。老師採取的定義是第二種,相信所有被史家寫成史書的歷史都有取材和個人喜好的差異。

回答第一段的三個問題。
:本系列的主題是閱讀秦漢時期的中國歷史,而最完整記載這段歷史的史書就是司馬遷的《史記》,所以會把《史記》當做重要的歷史資料來閱讀秦漢。
:為何要閱讀秦漢歷史?或說學習歷史一事到底有何目地或效果?老師認為歷史是唯一用「縱剖面」了解當前處境的學科,它從過去的發展過程來理解為何現在是這個處境,而不像其他學科多是以現在來解釋現在。歷史的另外一個功用是所謂「鑑往知來」,即從閱讀過去各案例中找到人類活動的模式,以此推想現今發生何種情況時,隨之而來的將是什麼。
如果歷史都是被解釋出來的,那麼那些被閱讀者「找到」的歷史模式,為何不是早已是史家之史觀?我們到底是從歷史中找到規律,還是只是用歷史來加強對人類模式的信念?
:雖然歷史的定義註定了歷史是主觀的,但老師還是希望儘可能用客觀的方式來解釋。上課的方式是先對某個歷史事件或人物問一個問題,然後閱讀《史記》相關篇章或其他著作,再回答這個問題。

課程有三個層次。
一是問「歷史真相是什麼?」不過由於史料匱乏,所以這個問題相當於問「司馬遷說了什麼?」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是《史記》的特殊筆法,司馬遷是一個愛聽故事的人,所以只要是有趣且不會完全不可能的說法都會記下,但我們閱讀時會比較哪種說法較為可信。
判斷什麼是「真相」後,對它做出解釋是第二個重點,解釋事情為何會發生,也解釋某人為何這麼做。老師建議在解釋人的行動時,可以設想自己是當事人時會採取什麼行動。這種方法雖然有趣,得到的成果卻往往不是「理所當然──因為他就是那種人」就是「不可理解──要是我才不會那樣」,在資料受限的情況下,「同情」別人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後一個重點是課程會提供思考方向,問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教訓,以及此人此事對後世造成怎樣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