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後王」是法家自稱與儒家「法先王」的不同之處,意思是國家制度將與時俱變,不需要覺得愈早愈好。可是「後王」是誰?一說認為是三皇五帝之後的王,一說就是當今之王。按「與時俱變」的解釋來看,後者較合理,但若要法的是當今之王,不就等於無可法之人了嗎?一國制度隨各時代各君王而變雖然不必考慮誰來立法的問題,但誰來確定君王立的法是適合這個國家的?
秦始皇的法是明目張膽的暴力。他相信自己所屬的「水德──剛毅戾深」可以讓他統治好國家,所以無論是開疆拓土還是鞏固皇威,都不會用漢代以降的儒術來包裝自己讓人民喜歡;因為相信神仙之說而用了方士,一個不如意就手起刀落;不滿私語也不知像漢武帝那般獨尊儒術,而直接把各國史書燒光,讓他的智囊團紛紛投向他潛在的敵人。始皇之敗的內在因素固然是他濫用了法家的治術,但追根究底,法家在立法上早就有本質的缺陷。
至於使秦朝真正開始動盪的現實原因,則是始皇大規模使用民力的必然後果。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人民必需附著於土地才有生存的保障,國家也是因為人民被土地綁住,才能夠一個個去控制他們,不用經過大戶地主。各個朝代的國君都會用各種制度阻止土地兼併,讓人民定著,秦始皇卻反其道而行,不停調動民力而使國家根本無法掌握人力動向。稅收大打折扣是不必提了,讓這樣大一群年輕力壯的人民在土地上各自游離會發生什麼事?再想一下他們是由於什麼理由而離開家園的,還有哪一套學說能讓這個國家不發生動亂?
郡縣制在秦國行之有年,封建制則讓西周維持了約三百年的國祚。東周開始禮壞樂崩,諸侯奪天子的權,卿大夫又奪諸侯的權;到了戰國末年,人們記憶中的「封建」究竟是一種適合的制度還是一種理想的制度?
宋朝的歐陽修以〈封建論〉認為封建與郡縣只是因時制移的差別,本身無優劣可比。央視「百家講壇」的王立群教授認為封建制將諸子封王,國家的問題會在子孫血緣日趨淡薄後浮現;郡縣制則是由中央統一控管全國,但在統治系統有效運作前,邊地很容易發生叛亂,而且中央不易及即時鎮壓。
秦朝朝廷有兩次進言建議改行封建的記錄(26年、34年),兩次為郡縣護航的人都是李斯,他的理由是封建是各國紛爭的根源,秦朝要強大起來不能走回頭路。漢朝未立時,也有人建議劉邦用分封土地來收買人心,後來因張良的分析才趕緊打住(《史記‧留侯世家》)。
也許憑空看封建與郡縣真的是各有利弊,但落實到每個時間點上,一定有一方才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劉邦能懂這點,始皇難道會不懂嗎?他不是兩次都支持了李斯?但李斯似乎急了,竟然在第二次勝利後建議焚六國史書以斷封建的念想。秦朝一垮,六國的貴族紛紛自立,足見焚書之失敗。控制思想本是統治者的常見心態,站在人民的角度對此批評也是常事,只是像始皇如此不加掩飾地實施愚民政策,也難怪留下千古罵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