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銀英政治設定初論

0517
對於《銀河英雄傳說》,我設定的談論主題是「戰爭」和「政體」,後來因為電影「更好的世界」而先完成了〈論暴力〉一文,所以前面的主題不必再寫了。政體,是民主與獨裁的比較,雖然這可能不是《銀》真想討論的主題,卻是我自己唯一能站在更高的點來讀的部分。但我也沒有看屬於附篇的〈楊威利語錄〉,那樣摘言體的文字除了說出來很有力量外,不太有與人辯論的空間。
稍微想過,作者寫這樣一個有政治底蘊的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政治理想?應該就是像楊那樣支持民主制,但又對現今民主國家常有的腐敗現象不滿吧。希望人們去問「為什麼最差的民主制都好過最好的獨裁制?」「但又為什麼民主制的自由行星同盟會在軍事上輸給獨裁制的銀河帝國?」
我的論述主題是「民主制國家難以證明其偉大,又難以讓民主思想在出現後有消失的理由」。(另有「獨裁之真正落實於社會的體制準備有多不容易」未完成。)(其實就這個主題也沒有好好說完......最近的寫作能力真是汗顏。)


國家強盛的實際表現處有三:軍力、經濟,及國民。軍力強盛的標準是武裝和戰功,戰功以軍隊表現,而軍隊卻是集「集權」與「分權」於一身的複合體。無統籌控制便是散沙,管得太緊,又是籠中虎。
帝國猛將雲集,又有優秀帝王,從軍力證明其國家強盛是沒問題的,可是共和國不然。軍隊雖然不是無力之軍,但成員多是有個人魅力的兵,而非獨當一面的將;就是有,也是非楊不服的集權式軍隊,雖然楊不喜歡也不承認,但他的軍隊主幹服從的是他這個人,而不是他信仰所託的「民主主義」或共和國。以這樣一個魅力首領去推翻所謂的「獨裁國家」,真是矛盾啊。
民主國家不適合投入傾國之戰,因為1.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資不可能靠正常方式從人民手中得到。2.民主國家選擇領袖的條件不在其軍事眼光,這樣的領袖如何有能力控制調配部隊?3.如果打勝了,如何對待戰敗國及所得到的土地和人?把對方併入己國不太可能,那扶植一個政權或經濟打壓?這是民主嗎?

以人民證明國家的偉大是指這個國家能夠培育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不只是政治,還有藝術、科技、經濟、學術上的人才,還擁有讓其他國家的人才為己所用的包容力。如果民主制國家要以民主的人民證明其偉大,表示這個國家的人民普遍保有著對公眾事務的關心和投入,他們視監督建議討論(廣義的)政治為己任,這才是一個偉大又成功的民主國家。
民主國家不應花費那麼多心力選擇或等待一個傑出的領袖上臺,因為領袖在民主國家最多的效果是指標和風氣,實際操縱國家事務的還是民意代表和行政首長,總統其實沒有指揮他們的權力。期待有個全能的人上臺來解決所有問題,正是集權甚至極權的源頭,把自己的事推給別人負責的這種逃避心態,才是支持民主主義的人最該戒慎的。

至於民主為何難以在出現後消失,是由於人一旦被啟蒙後就不會願意也不可能再回到蒙昧狀態的自得。渴望自由是人的第一天性,不該有人在衣食無虞後不渴望做自己想做的事。
雙主角故事中,常常會有「若兩人易地而處,也會做出和對方同樣的事」這樣的感想,這種說法似乎一方面表示主角的相似,一方面感慨環境塑造人的力量,但我目前還沒遇到真能這樣互相調換的作品。環境可以激發人某方面的能力,但不是所有人都沉迷於自己擅長的能力。楊擅長做個軍師,但並不喜歡成為軍師,所以他在共和國中只能憑眾多的機緣巧合才當上軍事總長;如果他生在帝國,有可能碰到同樣的機緣嗎?如果他是平民,他會「奢望」改變什麼而往上爬嗎?如果他是貴族,又何需因為經濟原因投入軍旅呢?就算他當上軍事領袖,以他個性也不可能像萊一樣去奪取政權成為帝王吧。
萊之所以成為帝王,不是因為他喜歡控制別人,而是因為他不喜歡被別人控制。如果他生在共和國,既沒有控制他的國家,他又怎麼會想去當政治領袖?共和國領袖需受全國人民堅督評判,萊有可能陷自己於這樣的不自由之境嗎?如果他在乎社會不義而成為領袖,則除非讓自己成為從前靠著民主制而建立帝國的魯道夫大帝,否則他的政令無論再好都不可能如他在帝國一般臂如指使地實現,而這又豈是楊會做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