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中史13-2日本與「甲午戰爭」帶來的震撼


²     對中國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歷史,費正清以「西方衝擊與中國回應」解釋。這會是我們理解那個時代的面向之一,但不要因此忽略了在「中國回應」後會影響到的地區,以及再連鎖影響回中國時相互牽動所造成的全體變化。

【一】      結束鎖國
        日本結束鎖國,以1840年的「天保和緩令」做分界點,此命令暫廢「文政異國船舶驅逐令」。
1.          文政令發佈後,全日本只有長崎允許有限的外商通航,而所謂「外商」也只有荷蘭一國。因此日本進行早期開化時,總習慣性地把外國人稱做荷蘭人,外國的知識也一律通稱「蘭學」。
2.          天保令允許異國船隻靠案是為了避中英鴉片戰爭的戰火。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黃金,美國產生淘金熱。
1.          加州的英文直譯為「聖方濟」或「聖法蘭西斯」,但中文至今仍慣稱「舊金山」。
2.          改變「西部」以往給人的拓荒、冒險印象。
3.          美國政府開始積極往西部發展,建立太平洋基地。從前海軍都集中在東岸,往西部發展的動力在民間,目標在商業。
        1853年,日本發生「黑船事件」,美‧培里率領鐵甲船入浦賀港,如入無人之境。隔年培里再至,強迫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內容為開放通商口岸下田、箱館(今函館);設立領事館……
1855年,俄國、英國亦至日本,簽訂條約;1856年,連長年與日本通商的荷蘭也重覆列國行為。
1.          顯然,日本是中國與列國折衝關係的下游受害者。
2.          列國與中國接觸時,雙方都不清楚對方虛實,也不知道對方要什麼、可以要求什麼。但有了與中國的經驗後,列國對日本的壓榨行為胸有成竹,而日本一方卻全然不懂應對。
3.          列強來襲對日本政府──幕府產生極大壓力。

【二】      二元制度
        日本此時的政治制度是自十二世紀開始的天皇幕府二元制。天皇為名義上的國家領袖,但無政治實權,實權握於幕府及列藩手中。若有人挑戰幕府的領袖權力成功,則會向天皇要求「專政權」,成為新的幕府。無論是此制度的創始者源賴,或是以降的鐮倉、室町及最後的德川江戶幕府,都是以武力搶下幕府將軍之位的,天皇無力選擇誰是幕府。
        列強記取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知道談判時一定要找該國的「皇帝」,與地方官或傳令官員談出來的結果都無效,所以當他們與日本談判時很自然地指名找日本的皇帝──天皇。
然而二元制中的天皇只是虛位,本可直接談判的幕府卻為了分擔指責而真的向天皇「請求敕準」接受列強條件。看似聰明的作法,實際上敲響了德川幕府毀滅的第一聲喪鐘。因為長年無權又被隔離的天皇怎麼會理解德川受到的威脅?天皇拒絕了幕府,幕府卻不可能拒絕列強,於是只有動用專政權答應了列強的剝削。
1.          此事在國內引起大譁,因為德川竟然公開反搏天皇的命令、挑戰天皇權威。(平常不問,自然沒有「反搏」。)
2.        讓人深感幕府的無能,且對天皇產生認同、寄託。
        幕府制的社會基礎是武士制度,武士制度是依附土地的經濟制度,全國分做數百個藩,藩主控有其領地,並把領地分給所屬武士。武士享有封地的農業收成,並在藩主需要作戰時貢獻戰力。
德川的都城江戶是一座商業城市,它帶起繁榮的貿易文化。但商業愈興盛,對農業的威脅就愈嚴重;武士並不直接以農作物為生,而是以農作物售出的金錢購買生活所需,如此便直接受制於商業活動了。德川幕府使身份低微的商人逐漸擁有較高的生活品質,不滿逐漸由等級最低、受創最直接的下級武士間蔓延開來。
這種不滿如果發生在中國,也許會產生如太平天國一般的基層暴亂,但在幕府二元制下,虛懸的天皇輕易地成為理想的象徵。「尊王」呼聲漸漸響起,在外國侵佔的壓力下,變成「尊王攘夷」;加上對德川的不滿和失望,又變成「尊王倒幕」。
        離江戶較遠的藩地多能取得較高的自主性,所以勢力較容易壯大。其中長州藩倒幕的呼聲最高,在1864年,長州藩入京,發動「禁門之變」。禁門即皇城之門,此事變的目標在挾持天皇為倒幕首領;雖說名義上為「救」天皇脫離幕府控制就是。
然而禁門之變失敗,長州藩被擋了下來,而且真正不幸的是戰爭引起的大火漫延了京都,燒毀不計其數的民宅,幕府必須有所表示,對長州下了「討藩令」。列藩中戰力最強的薩摩藩亦參與討藩行動,在禁門之變失利的長州藩極有可能因此被滅。

【三】      倒幕戰爭
        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四國最大的土佐藩的脫藩武士。脫藩武士又稱作浪人或浪士,指離開自己的封地、不再受藩主律令及保護的武士。在武士制度中是極嚴重的決定。
長州藩岌岌可危時,坂本等人居間奔走,說服薩摩藩投向倒幕陣營,促成「薩長同盟」。之後藝州藩也加入,形成三藩同盟。
        領導階層方面,德川家茂突然病逝,慶喜倉促即位,他得到法國的支持建新式軍隊,進行幕政改革;另外一邊,年僅三十一歲的孝明天皇也在不久後逝於天花,由睦仁太子繼位。睦仁太子的近臣岩倉具視是主張討伐德川的強硬派,一說是他毒死孝明天皇的。
        1867年,睦仁天皇下「討藩令」(此令是否出自睦仁之手有疑點),此時要討的「藩」卻變成了德川幕府。無論是倒幕派還是幕府派都渴望拉攏到土佐藩支持,然而還是因為坂本的協調,幕府宣佈大政奉還,名義上結束了沿襲了數百年的幕府制度。(利:不明白土佐藩與坂本之間還存在著什麼關係。)
1868年,睦仁改元明治,遷都東京;東京即江戶,為德川勢力的根據地。此舉是為了徹底收回德川勢力,果然引起德川的反抗,於是戊辰戰爭爆發。此戰延續了一整年,最激烈為開戰的鳥羽伏見之戰,幕府軍敗,天皇鞏固了東京的首都之位,然而東北隨即亂起。
        榎本武揚在北海道建立「蝦夷島共和國」,蝦夷島即北海道舊名。此國在當時還得到諸多西方國家承認,亦是日本至今成立的唯一共和國。1969年,榎本投降。
²     歷時一年半的戰爭讓所有勢力都元氣大傷,無力再戰,這才有了「列藩會議」。

【四】      文明開化
        列藩會議最初的決議是「五藩盟約」,後來定為「五條誓文」。後者是列藩對天皇的誓約,前者只是列藩之間的協調。
誓文的重點內容:
1.          文武一徒下及庶人,一君萬民。所有人民無論身分、職業,在天皇之下一律平等。
2.          廣求智士於世界,大政皇基。確定日本採天皇制,並進行中央政體的改革。
        政體改革的效法對象來自三本書:
1.          福澤諭吉《西洋事情》1866
2.          美‧裨治文Bridgman《聯邦志略》
3.          孟德斯鳩《法意》(三權分立理念)
        改革初期定下的規則與目標:1.立太政官,為權力中心;2.太政官以下三權分立;3.各藩推舉人才,立議會制度;4.官階;5.官員應公私事分離;6.官員以選舉產生(此點在後來被廢除)
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全面學習西方,且以德意志為模仿對象。因為德意志政府也是以皇族為中心建立,英法二國皆有弒上記錄,日本極力避免。
²     日本原有的天皇幕府二元制在幕府倒台後只剩下天皇一端,而天皇制除了天皇的存在本身以外並無制度可言,所以也無需改革或調整既有結構;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建立」。
        改革時,知識圈的口號「和魂洋才」,意圖將新一代的日本人塑造成一個擅於西方才能的知識分子,且以「和魂」確立自己仍是個日本人的根本。所謂和魂,就只是信仰天皇及天皇制,非常簡單而具體的要求,因此不像中國知識分子喊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般讓人無所依憑,但這也預見了在1945年時,美國迫使日本天皇投降對日本人的打擊。
        一系列的改革統稱「文明開化運動」,是一場有著簡單標準且快速變化的時期,雖有各式極大差異的人士參與其中(見司馬遼太郎所著小說),卻在可稱是「上下一心」的情況下準確且急速往目標前進,實在令人驚嘆。
尊王→尊王攘夷→尊王倒幕→和魂洋才。

【五】      國家建設
        地方制度上,四大強藩(長州、薩摩、土佐、肥前)以「版籍奉還」表態支持中央政府;只要四強藩奉還版籍,其他小藩沒有不還的可能。土佐藩的中央內閣將原有的藩地重劃為郡縣,再任命原有的藩主為藩知縣;這使四強藩以為能得到再授權以控有地方的如意算盤破滅,日本地方劃分從262藩改為三府七十二縣。(利:好像太容易了點,也許是因為真的沒有武力威脅了吧?)
        建鐵路。1892年,東京至北方青森的鐵路完工,公私營鐵路網達三千公里。
        1872年,發佈初等教育義務制(源自德國),目標的五萬所小學在1920年達成。過程雖說是相當不負責地強迫民間籌辦,使許多村子產生經濟困境而反抗,但到甲午戰爭(1895)時,日本已有約六千所新式小學了。
        同年,設立國營銀行,引進貨幣制度、建立國家資本以從事商業建設。此舉關連到1895年馬關條約中日本何以非要一個殖民地來維持國家運作不可。雖說在得到臺灣後,一時還無法接受得先對殖民地進行大量的投資來經營。
        1871年,建立郵、電信系統,並由於法律保障了職業、交通自由,開放電報給民間使用。電信傳播的發展大大增強了日本在甲午戰爭中軍事通訊的效率。
        1873年,廢禁基督教禁令。

【六】      朝鮮拉拒
        1868年,日本要求朝鮮開國通商。1868年是明治元年,也就是日本才剛推翻幕府,立刻就在勢力範圍用起才親身體驗過的壓榨技術了。
1876年,日本與朝鮮簽訂江華條約。第一條為:「朝鮮為自主之邦,與日本簽訂合約……」這是西方列國秩序裡,平等國家簽訂合約的公式開頭。列強與中國或日本簽訂的諸多不平等的條約,也是這種前提下的「平等」條約。
然而,朝鮮若和日本簽了平等的國際條約,又要如何兼顧自古以來承認與中國的隸屬關係?中國學者認為日本在此時已有分化中朝關係的意圖,但以整個條約發展史來看,日本只是在照本宣科,應尚無意識到此前提能發揮的作用才是。
        朝鮮政局本有親中派與獨立派的拉拒;前者以大院君為首,後者則以閔妃及其兄長閔謙鎬的外戚為主。江華條約的簽訂激化了這場鬥爭。
        1882年,壬午,第一次京城之變。親中派殺死閔謙鎬並襲擊日本大使館。日本因此出兵攻擊朝鮮,簽訂濟物浦條約。中國也介入此次紛紛,但中國是以一個在上位的宗主國身份介入的,認為此事既是由親中派挑起,便將大院君帶回中國軟禁起來。親中派的首領空缺由「四大黨」遞補,但無力對抗親日的獨立黨坐大。
²     注意此事中,中日韓三方因自我定位而採取的行為。
        1884年,甲申,第二次京城之變。獨立黨攻擊四大黨領袖,得日本相助成功挾持了朝鮮國王。日韓簽訂漢城條約。
中國亦再次介入,且此戰成為袁世凱的成名之戰。中日簽訂天津條約,此條約約定:1.兩國須在四個月內離開朝鮮,日後均不得介入朝鮮軍事體系;2.若朝鮮再發生內亂而其中一國要出兵時,須通知另外一國也同時出兵;3.朝鮮內亂結束後,兩國軍隊不得在朝鮮境內逗留。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事件。「東學黨」的首領名崔濟愚,雖名為「黨」但並不是一個政黨,只是民間興起的一股反「西學」的運動而已。但朝鮮政府覺得受到威脅,向中國求援,李鴻章同意派兵,並基於天津條約通知日本。
東學黨本來就不成氣候,很快就平息,中軍收兵回國,卻發現日軍逗留,於是再把軍隊開回,與日軍對制。
顯然日本此次從出兵開始就不懷好意,而中國由於有北洋海軍的存在,也覺得有能力一戰。可是事實上,中國直到戰敗都不明白他的敵人早已變成完全不同的樣子了。

【七】      戰爭前後
1.          日本的改革完全沒有傳到中國的知識圈,更別提政治圈。
2.          1895年開戰時的雙方態勢。日本二十年來急速成長,且同時關注中國發展;而中國從未把日本當對手,也不曾注意,國家發展時對西學三心二意,不願積極學習。
3.          軍事上,中對日一無所知。現有戰艦全是十年前購得,而且空有噸位,不適靈巧戰爭;相反的,日本不僅投入龐大軍費,還專門買針對中國之用的小型戰艦。
4.          較為特別的是,戰後中國不僅未仇視日本,還掀起了日本留學風及日本論述。轉手由日文接收西方知識的積極度大大提高,不過這樣學習到的知識在選擇與觀點上都受限於日本人的選擇,與從前的一手學習有很大落差。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與梁啟超也是在日本政府的幫助下逃往日本的。
5.          日本因中國與西方的衝擊而受災,卻也因中國與西方的衝擊而受惠。日本的進步之所以未受到列強特別注意或介入,全是因為中國這塊大餅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