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西經2-6柏拉圖《對話錄‧理想國》

西洋經典選讀2-6柏拉圖《對話錄‧理想國》(B整理版)


‧柏拉圖與戲劇
希臘戲劇對柏拉圖最明顯的影響,表現在他的《對話錄》是用一種近似戲劇的格式寫成,文中的蘇格拉底對希臘戲劇或史詩瞭如指掌,論辯時隨口就能背出一大段同類的詩詞作例子。然而《理想國》中的一段討論卻從根源上否定了戲劇,認為它不是一種優秀的藝術。
蘇格拉底與人討論什麼才是一個理想城邦的藝術教育時表示:敘事方式有兩種,一是完全旁觀的「敘述」,二是直接化身為故事中人的「引述」;他說第二種是不好的,因為並非所有角色都是該被效法的人,「引述」卻讓觀眾入戲,對之產生共鳴,將不利於城邦人民的品德教育,應當排除。
如此說法若是成立,那麼從戲劇而來的《對話錄》又要如何自圓其說呢?於是這篇完成於柏拉圖晚期的《理想國》真正的故事背景是「蘇格拉底在對人敘述他昨晚與另外一群人的對話」。雖說今日讀《理想國》時都會忽略這個彆扭的設定,但柏拉圖避免自相矛盾的用心我們還是可以同情的。

‧哲學議題的百科全書
《理想國》被譽為西方世界第一部討論政治哲學的經典,然其內容並不僅限於政治、討論「如何才是一個理想的城邦」這個問題而已。並且由於蘇格拉底與眾人是在排除一切現實考量的「理想」基礎上建立城邦的,所以若是用平常的觀點看他們最後安排的理想國,會發現那是一個高度肅清的狹窄社會,一點也不令人嚮往,也一點不像當時的雅典城邦。
《理想國》是一超長篇的對話錄,內容一氣成全無間斷,話題就像是一般聊天時主題會自然移動一樣不停轉變。今版《理想國》的十卷分章由來已久,但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亦可不時停下來為它分段,思考每一個段落的主題究竟是什麼、如何跑到下一個主題的?在後世,這些主題及其產生的聯繫都成為西方各種知識的起源。

‧對話的作用
對話體在世界各文明的核心時代都是經典的重要體例,但《對話錄》是唯一將主角擺在發問者身上的著作,這是一個不自然的設定,因為回答問題的人握有當下場合的權力是很自然的。固然蘇格拉底的發問有一大半是讓對象沒得選,只能隨著他答「對」、「沒錯」的問題,但在此之前,蘇格拉底必會讓他的對話者把自己認定的真理說出來、說清楚,然後才發問挑戰,這就是蘇格拉底的哲學方法。無論如何要求每個人說出他的真理到底是什麼,並且要求就算只是在聽一方的長篇大論時,也要不時停下來自問:「真的是如此嗎?」、「這樣說真的沒有問題嗎?」這是一種強調思想過程與思想結果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價值位階;這種態度在其它文明以及後來出現的獨白體著作中,都是罕見的。

‧哲學
《理想國》環繞的真正主題是「正義」或更廣義的「正確」。蘇格拉底與人深究其本質時,發現有「眾人的正義」、「個人的正義」、「表面上的正義」、「實際上的正義」等多種歧意衝突,於是他們才規定了「以城邦的正義為標準,從零建構起一座理想的城邦」這個主題。安排好各種生產職人後,他們想到「在城邦保衛者之上該有一個最高的統治者,那麼這個統治者應由具備哪些條件的人來擔當」時,提出了「哲學王」的目標,於是蘇格拉底開始解釋「哲學家」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發展出有名的「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起初是蘇格拉底為了比喻人與知識對象的關係而說的,他繪聲繪影地描述這個洞穴的樣貌:囚犯如何被限制、他們的影子知識從何而來;接著當其中一名囚犯被釋放,被迫拉到洞穴外時在生理與心理遭到的痛苦,直到他漸漸適應陽光和新知的過程;最後,當他回到洞穴之中,將會如何格格不入,一則他急著向他的同伴說明他的新知或真知,二則他對從前的舊知及技能感到荒謬因此再也不關注;可是他怪異、笨拙、遲鈍的反應在其他未曾被釋放的囚犯眼中就是洞外世界最好的嚇阻,若將來再有釋囚的機會,他們想來都會避之為恐不及吧。
人在現實經驗中累積知識的方法並未不同於囚犯們的影子知識,只有掙脫早已習慣的枷鎖、經歷許多不適的過程才能見到真相;探索多變現象背後的不變真理為何,這就是哲學的目標,是柏拉圖給哲學的定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