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電影、書和時事速記7

2020/0229~0325

奧林匹亞(&)、手塚治蟲的佛陀1、「AO3事件」、古墓奇兵:源起之戰、火戰車、《奧運百週年發展史》、《奧運的詛咒》、《奧運場外的競技》、「網遊之我不配」第五期廣播劇、金雞1&2、「鬢邊不是海棠紅」第三期廣播劇、「2020-0324事件」

*
奧林匹亞()-原本想找「火戰車」,居然沒有!大概是它的原聲主題曲比它還有名吧。這是1936柏林奧運的記錄片,雖然因是在希特勒下令所拍而為人詬病,實際看起來卻沒什麼「那個時代」的感覺,唯一只有德國與義大利人敬禮的方式吧,而且整場也看不到納粹標記,倒是穿軍裝的人(包括選手)很多,但軍裝本來就很帥氣。覺得挺不錯的,尤其喜歡那時不那麼「專業」、同一個模子造出來的「職業選手」的運動,野外障礙馬術最為明顯,好多人摔下來或馬不願前進。其中一關跳水坑,大多選手都被震下馬,但多數人都會牽著馬上岸,只有一個只顧自己,倒是一位日本選手在水中又騎上馬,與馬一同走出。原來以前室內運動那麼少,連體操都是在露天大運動場辦的,地板運動也是在整理過的自然土地上進行。那時的男體操長褲居然還是有拉鏈甚至有些有皮帶,運動鞋…都不太像運動鞋,當然那確實是(服裝規定中有鞋子),鞋口都在腳踝突出骨以下,但還是看不到襪子,也許是這個關係讓我覺得他們的鞋子看起來很怪吧。頗為詳細地拍了「男子十項」,全部比完真的有「這些人好強」的感覺,不只是他剛好贏而已。單人帆船挺刺激,選手幾乎是掛在船外控帆的,前幾天恰巧看了帆船的運動原理,再看這尤為可親。直線競速划船好像就比較沒意思了,希望可以有曲線的划船比賽。團體比賽有足球、草地曲棍球和馬球三種,好像都不怎麼刺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打馬球,跟草地曲棍一比真覺得後者好慢,曲棍還是冰上打才夠勁。唯一拍到的女子比賽居然是遊泳,我還以為會是體操呢,還有一個全女性的團體舞,應該不是比賽。跳水是最後一個,我本來覺得現代跳水沒意思,瞬間就結束了,而且就算放慢動作我好像也不太懂其中美感只覺得是特技。但是那時的跳水很不一樣,大多人都沒做太多花式就張開手臂跳下去,這裡導演用了「數大就是美的拍法」,每個人不到兩秒的快速剪接,搭配著背景需要自己腦補上色的藍天白雲,一具具優美強健的軀體在空中騰躍伸展,真美!

手塚治蟲的佛陀1-書面版我沒撐著看完,於是來看電影動畫版。還行…不算有太多超乎常理的表現方式。不過看簡介說有兩個男孩做主角還以為是像「流浪者之歌」那樣的故事。最後其中一個死了,可別玩復活那套啊。
其實沒什麼…嚴格的說有些地方有點煽情,但臨近結尾劃過在故事中幾個角色的…選擇結果,境界瞬間就拉了起來。

AO3事件
同天看到兩則大陸新聞,一是AO3被大陸「牆」了,二是大陸通過「外國人永久居留條例」。第一則是大陸每隔一或多個月就有的大掃除,沒什麼好奇怪的;稍微不一樣的只是因為AO3非是設在大陸的網站,所以大陸官方只能設「牆」讓國內民眾去不了,而不是下令把網站「封」了或「刪」光其中的文,所以我們還是上得去看文的,只要作者沒杯弓蛇影地翻牆出來刪掉自己的文…大陸人還真被馴化的幹得出這種事。
那個條例…我說它新聞倒不在它本身,而是網上掀起了一波投書抗議風潮,續上件新聞的內含,我頗為驚訝大陸人民居然還有膽子做這種反政策的事,但是可…可訝的是居然是為了這事而反。發起人(?)說「中國是炎黃子孫的中國」、「中國不是一個移民國家」、「不要讓五胡亂華重演」、「我無法想像將來一個黑皮膚的人告訴我他是中國人」…喔…我倒是能接受一個黑皮膚的、金髮碧眼的、操一口越南腔的人跟我說他是臺灣人啊,而且還會很自豪,因為那表示我們的國家好而且政策公平。看來又找到了一個咱雙方的相異之處了耶!中國不是個移民國家所以不應容納移民嗎?我倒是知道一個標準的移民大國當權者正在高呼白人種族至上主義、要把移民趕出自己國家。而且虧你還知道我們是起碼是「炎」、「黃」兩族的子孫,還知道五胡亂華早已是定局,那你怎麼還要說中國人的血統有多麼「純正」呢?我彷彿看到當年李鴻章跟伊藤博文說滿人逼迫漢人變髮易服可以,日人自願改穿西服卻可恥的歷史場景。對了,當然我也挺訝異他們在這樣的疫情時刻還有空搞這等閒事(上下都是),我是有預感一旦那裡發生大事網上就得清掃一陣啦…想不到這回還真有閒情逸致只拿小掃把揮揮呢。
今天偶然聽說了AO3被封的原因,因為某個真人同人圈的一篇同人文被那圈的人看不高興,於是就連同整個AO3平台一起給舉報了。……真是大陸有這種舉報風氣就遲早或說早已正在進行中的事。有時候,還會看到一些我勉強算是有點眼熟的帳號在號召舉報某篇文。無論讓他看不順眼的文是何內容,這種直接召喚更大力量以禁止他人發言的行為,在大陸絕不是什麼「看起來就會搞小動作的人」才會做的「惡事」。

奧林匹亞()-上集有開幕進場式和閉幕式遠景,而且頒講儀式也多,所以納粹禮看到好多次,不只是運動員,還有在場觀眾,但說實在的德國第一名不多,所以沒能記得它的國歌旋律。這集大多是比田徑,跳遠跳高跑步和投擲。放在最後面的是馬拉松,正是那位為日本奪下金排的朝鮮選手;看書發現他在52年後的漢城奧運是進場的聖火傳遞員,確實值得感動。好像沒看到獎牌,但除了花環還送給前三名各一個…盆栽?挺可愛的。最刺激的居然是撐竿跳,比了五個小時,天都黑了!那時的紀錄還在三公尺,現在居然已經可以到六公尺了?雖然撐桿從竹桿變成合金是很大的改變,但桿子的長度真的沒變嗎?好不可思議。女子比賽在這集倒是多了,比得也差不多…啊,終於看到我一直想看的接力賽跑,女子的第一名居然在最後掉棒,太可惜啦。那時的短跑起跑姿勢已是蹲姿,不過還沒有起跑架而是在地上挖洞,運動員們自己拿著小鏟子在那邊挖呀挖…噗!

古墓奇兵:源起之戰-很不錯的尋寶動作片前傳,而且與才草草重看到一半的裘莉版古墓相比,此「前作」的主角演技要求更高,因為他更接近常人,無論是體力或判斷力或求生力。
動作戲方面緊湊多了,最目不暇給的是他被追殺然後落入急河中的那段,才歇口氣就要趕緊起開。
墓裡面的設計也不是不好,就是很沒「日本味」,不過屍體接觸空氣的一瞬間快速腐化的物理現象拍得很真。…話說日本人對電影裡闖入天皇陵寢這設定沒意見嗎?

火戰車-片源意外的難找,小鴨此片在介紹頁面上明明是此片,點開卻是明稱相似的港片。
唔。有兩個主角,都是短跑,但國籍…我以為兩個都是英國人,但有一個曾代表蘇格蘭參賽?有宗教性的背景,所以劇情也有點以宗教道德來評判兩人的結果。但我好像只能從文戲感覺出兩人對跑步及比賽的看法,當他們真在場上跑了我甚至無法分辨這是誰。
在看唐諾講經濟的一篇文章,裡面講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是「自利是好的」,鼓勵商業只是後續影響,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政體與道德則都有意的收束人的自利之心。當對自利的收束開始鬆綁後,強大的資本力量帶動了新興的民族國家力量,於是自利的收束在商業上更加不存在…倒是仍存在於政治上。然後當這個世界變成一個以經濟為王的世界時,世人及政府都無力要求經濟運作該為了道德而慢下腳步。我們陷入一種弔詭(以下數字是亂說的):經濟不慢下來所有人在五十年後都會死,可是經濟若慢下來有一半的人三年就會死;更糟的是,如果只有我們慢而其他人不慢的話,我們兩年內會死。比起前陣子很紅但漸漸有定論的「火車論證」,這個問題是不是「有趣」多了?
提到這個只是想起《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這本書,簡而言之是因為新教倫理有包括:「把自己的能力發輝到最大最好就是榮耀上帝」一說,而所謂「能力」是包括商業能力、賺錢能力、擴大自己版圖能力的,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自利」,於是資本主義的興起是跟新教興起有關的。
此片兩主角都有信仰,雖說一個是猶太人,但都認為發輝出自己的所有能力對信仰是有益的。猶太人為跑出好成績而聘請教練,但那時無論是奧運還是英國都認為運動該是業餘之事所以對他有微詞,當他以此為自己辯護時,他猶太身分就是「我們跟他談不來」最方便的理由。坦白說直到看到他第一次敗北的反應前,我都以為他是唯一主角呢。
運動這回事,當它變成比賽、變成團體比賽、變成職業比賽、變成代表團比賽、變成國家民族級比賽後,它與它的初衷:健身、公平、交流、守規則、突破自我,就愈來愈遠了,愈是大型的比賽,比賽就愈不重要。

·《奧運百週年發展史》參考書,參賽書劇明確,還有每屆大事。
·《奧運的詛咒》總之,以經濟角度觀之,別辦大型賽事。雖然明面財源很多,但有一大半都落入國際奧會口袋,像是轉播費和各種紀念品收入。而主辦地區政府頂多賺些食宿費,但就算沒有奧運也未必賺不到這麼多,而且旅館容易因應奧運加房和加人手,投入成本也比平常更多。再之政府要投入最大的資金是各符合奧會要求的場館、宿舍及配套交通設施和各項基礎建設,更重要的是,這些設施在奧運過後的「真正」使用率和維護費,例如趕走原住戶建起他們買不起的住房就是同時製造了兩個問題。目前「奧運」最賺錢的電視轉播費幾乎是國際奧委會和地方政府平分,但雙方對舉辦奧運的投資是相等的嗎?最恐怖的或許是,明明「地區政府」賠的錢連年增高,一般納稅人還是以每年「國際奧會」的營利為搶辦奧運的號召;雖然各國因政體不同而人民參政的能力不一,但所有政府都是靠人民養的,政府賺錢人民不一定賺錢,政府賠錢人民則絕不可能不賠錢。回想以奧會角度寫的某人功績:「此後比賽的收入全歸奧會!」不由地一陣心冷。
·《奧運場外的競技—吳經國的五環誓約》雖然好看,但好像沒對奧會「內部」的運作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只知道他真的很忙,到處飛來飛去開會傳話,也認識很多名人。

「網遊之我不配」第五期廣播劇
《網遊之我不配》的第五期廣播劇在一月出了,還好,不覺得特別好或壞的,不過放在B站加上字幕後彈幕還是很捧場。原創ED調子還不錯,就是歌詞有些複雜沒那麼容易聽懂或感同身受的跟唱,聽這麼幾期唯一留下印象的只有小羚羊的角色曲「飛翔的羚羊」,那曲短笛出場的一瞬間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歌詞第一次倒沒什麼,但後段再唱一次加上伴奏、合音跟改變唱法後就與笛音的風格完全合起來了!
故事進到後半段羊與狼把網路身分說開了之後好像就沒什麼意思了,我比較喜歡看扣兒跟獅子的故事,有出一本實體番外。狼羊後半段故事之所以不好看固然是H風格與前段個性的落差,但我也不喜歡他們處理老虎和狐狸的態度,不是正面諷刺膈應人,就是背地一昧暗舔傷口,這可不是一句「不想傷害別人」就說得過去的主角該有個性。ps:遇到真·鈴噹的戲份好像有拼接,沒注意。
對了,我很不滿意居然把「斬情絲斷六欲瓶沉簪折勞燕分飛小剪刀」的名字給刪剪了!這麼奇葩的名字怎麼可以改呢!我當初可不知反復唸過幾遍才記下來的耶!

金雞1&2-一定要看粵語版。第二集雖然是不錯的續集(後來發現還有第三集),但我比較喜歡第一集。
第一集算是妓女一行在香港隨著時代波動中的群像,第二集除了SARS對香港的影響外就是主角個人的生命史,或說他被一個差勁親戚的糾纏史。我不喜歡第二集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不喜歡還得安排他去愛上這個爛人,以阿金這人的原始個性,就算他不愛這人,衝他倆是親戚的份上他也願意被他騙這麼多次的;同樣也因為他是這樣一個人,他也不需要因為懷的是他愛人的孩子他才會捨不得與孩子分開。
第一集唯一有些微詞的是結尾,讓阿金看到那串電話後結束也差不多了(應該要減98元才是真正的號碼吧),這樣他看重的是那個人沒有忘記他;但他有轉頭想去找那個搶他的說可以幫他了,這樣這串代表承諾與聯繫的號碼當場被貶成一堆金錢;如果到此還可當阿金不念舊惡轉頭就想去幫比他弱小的人,也還可以,但偏偏還要讓他真追上那人告訴他我可以給你錢了…這還有什麼意義呢?不過就是阿金延續他善財童子命運的又一次輪迴罷了。

「鬢邊不是海棠紅」第三期廣播劇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第三期廣播劇居然也出了好一陣子了(2016,四年前!),但只找到線上聽的,下載點都廢了。「我不配」雖然放在b站,但因為是上下集是分割在一個音樂網址的「視頻選輯」,下載軟體總是只能抓到上集下載。
跟前幾集的感覺好像差不多,不過這期有很多唱戲選段,中間的背景過渡樂也不錯,是個不錯的音樂享受,聽起來很順,雖然長也不會覺得急著跑劇情。說實在「鬢」的劇情,尤其是廣播劇都會特別強調要拍的感情戲我都不太喜歡,可能我不喜歡那些所謂的受音吧。女性的演技…總覺得斧鑿,堪比此期開始的那個想代他師姐受罰的少年音,總之聲音太過搶耳但角色太過扁平,不如程鳳台或其他中年男人的聲言讓人容易沉入劇情。
嗯…程送巧克力蛋糕給商的那段改編的不錯。
發現居然有人在給原作做有聲書,更新日期就在今天,已經三十多集了。唸得不錯,而且這文的文字也禁得起唸,但都這麼多集了也才唸到我還沒棄坑的地方,而在那之後作者居然不動聲色的平坑了,但長到我現在都還沒去補…可見這是個多長的文了。總之還出著就聽下去吧。

2020-0324事件
L站又是一波刪文退圈潮,這次的理由是因為一個操偶師拿「武漢肺炎」這個已被國際廢用的名稱開玩笑,還po到微博上。以及霹靂會主持人在節目上說了一些在臺灣新聞節目的常用自稱,然後他們官方出手,然後L站裡就炸了……
因為登不進L(最近的連線似乎都不怎麼好,回家更糟,而且現在存文章進去都看不到評論了),只能點tag看裡面有沒有我熟悉的大大,目前只看到矖和一燕海上來……當然現在能讓我追得緊的也沒幾個了。
作者停更刪文刪號在我這讀者看來當然是肉疼的,不過恰巧剛剛才看完國際週報回來,「下半場疫情」還剛開始在西方掀起波濤,大陸則終於控制住了,雖然因為我有意不看而對目前臺灣的狀況有疑慮,但整個心情還算可以。M隨口對照了大陸與西方防疫的效能,我說,民主政治的立意本來就不是「國家效率」,因為我們跟大陸親,也多次親身去過大陸,對他們的情感不會差,所以看到他們最後打贏了很容易就可以接受他為了獲勝而採取的各種手段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今天是不熟悉的北韓採取同樣的措施然後也打贏,我們也會這麼「結果論」嗎?
看到刪文固然難過,但看到這麼千篇一率的「祖國底線」不過就是臺灣人說了一句在臺灣隨處可聽到的話就可以踩到,那…確實我們真的不一樣了。無論持續的時間有多短,如果我不能做一個自由的人,那我也不願意假裝自己是一個公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