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紙牌屋後觀影記錄

  看完《紙牌屋》全季後開始狂看男女主出演的電影,容易找到的大致都看過了,當然有些電影內容不吸引我,男女主在裡面又只是演道具性配角的話,就只能跳著看完。
  對女主羅賓最喜歡的是《忘年戀曲》也譯「愛,墮落」,後面這主要是音譯,不過它的英文名除了「Adore」外也有「Two mothers」。劇情很簡單,但我覺得這電影只是要人去欣賞二主二配的身體之美,以及那裡的自然之美而已。

  講這影片的人常牽扯到亂倫什麼的,但一則有關係的人並沒有血緣或法律親屬關係,二則這兩對母子間的母子感也不強,片中台詞都沒出現過多少次「媽」,四人幾乎都直呼名字,更沒什麼管教、教導、命令式的互動,都是一起吃飯、聊天、跳舞、喝酒、游泳,我看第一次大概超過1/3才確定誰跟誰是母子。他們四人間的關係為什麼會開始變化雖然有跡可尋,但我想導演或編劇還是不想太著重這塊,因為這劇裡最多與最認真的對話都發生於兩女主間,談他們兩人,或談他們各自對男配的想法,二男配卻幾乎沒有台詞,只用表情與動作來演出。總之這劇「好看」就好了,穿少時可大飽眼福,穿多時的風格也很輕鬆休閒不搶眼(沒有《紙》裡面扎死人的高跟鞋最棒!),又不會掩蓋了身材,看著心情很好。
  這部以外羅賓最有名的當然是《阿甘正傳》以及《瓶中信》,前者我覺得還是只能算配角,後者就可說是女主了。《瓶》算好看,但服裝比較普通,為了符合身份和時代。
  《皮帕李的私生活》演一個退休有錢老男人的年輕妻子,為了維持令人羡慕的表相而產生了一些不受控制的行為,穿插他在少女時代的瘋狂生活。多看一些就會發現他常演這種叛逆少女,叛逆少女的行為就算了,但叛逆少女的妝容實在令我很難連續的看下去。基努李維是主角之一,上下這幾部都能看到眼熟的男主。
  《解構生活》男主裘德洛,兩人是父妻,有一他與前夫生的有點心理障礙的女兒。男主戲份較重。
  《共犯》歷史電影,講刺殺林肯後對嫌犯的抓捕與審判,他因經營嫌犯團伙用來討論計劃的旅館而被判是共犯。還是為他辯護的男主戲份較重。不太確定最後非要他死的是屬於哪方勢力,雖然證人和檢查官都刻意造假,法庭的氣氛也一直不友善,但投無罪的法官顯然是多數,是一個場外勢力硬是插手快速將他推去行刑。
  《鳳舞紅塵》時間更早,美洲還在英國統制之下。又是演一個叛逆的女孩,逃離修道院後成為一高級妓女,當然之後的劇情也不怎麼想放過他。
  《大地》這是今年的新片,他是單一主角,演一個離群獨居差點把自己給餓死的人,偶然被登山客所救並開始學習如何在山中生活。
  跟他某任丈夫西恩潘演了《戀戀風塵》跟《浮世男女》,後面這部史派西也是主演,還染了白髮。雖能看全片但沒有字幕,還是一直講個不停的片子,頗遺憾。《戀》就是渣男渣女的組合,不明白這種片子的意義在哪。
  因西恩潘還看了《我是山姆》,一個智能障礙的父親爭取女兒監護權的故事。這片子能得獎我就不意外了,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們輸了官司男主躲了起來,為他辯護的律師闖進去找他,兩人發生爭執的那段。
  《未來學大會》雖也是獨女主但劇裡有一半都是動畫,不怎麼想去理解其中設定。現實中還是單親,育有兩個孩子,較年幼的也有精神問題,生活拮据。

  看了黑白老片《當代奸雄》和《日落大道》,多少因意料之中的情節有些坐立難安,還有覺得那個時代喜歡找的男主女配是不是都一個樣?喔,還看了《紙牌屋》出現的《雙重賠償》,也是那種長相裝扮說話節奏的男主。《當》的第二反派男主和《日》的女主形象就鮮明多了,但也好像就是那個時代認定的壞人。

  想再看影集,轉來轉去還是又把《新聞編輯室》全三季全部重看了一遍,還是喜歡,而且發現對第一季的時事了解更多了,還看了講波士頓爆炸的《愛國者之日》。
  試著看《清道夫》、《白宮風雲》、《同志亦凡人》還有丹麥的《權力的堡壘》。只有《權》看到第三集,但全劇只有首相線吸引我,偏偏突然看到人家說第一季結束時他也會遇到家庭問題,大倒胃口,難道就沒有一個政治人物的伴侶像個正常人一樣習於和另一半各過各的嗎?ps:丹麥的天好灰。
  《犯罪心理》好看,今天就看了四集(現在看到十四集了)。我想連續劇裡的核心主角就算不「美」,性格也該夠「可愛」才能拉住我這樣不認真的觀眾。不過我似乎不太能接受不把角色名字譯成中文的字幕組,讓我到現在除了JJ還是一個人的名字都叫不出來。
今天一口氣就看了《國土安全》四集,說好看也不確定好看在哪,略拖戲但看得挺順。不過聽說此劇大名而想看的原因是以為它講美國的中東軍事外交,結果焦點還是在國內,有點失望。

  史派西常演話多的壞人,不知道他現在幾歲了,看完《紙五》再回頭看《紙一》發現他演的人老了好多。看他的舊片也發現他的身材變化也不少,在《非常嫌疑犯》時稱得上瘦小,《美國麗人》又變得好壯,《七宗罪》或許因視角覺得他挺高的,當他演插花式的壞上司時又覺得是個普通大肚中年男。
  雖然都是壞人但他演得都不一樣,有的壞得討厭,有的壞得窩囊,有的壞得讓人想喝采,有的壞得平凡。我還是喜歡看他在《紙》那種壞法,在一群壞蛋裡面如羚羊掛角般穿縮自如,但又不沉迷壞本身的人。《紙》裡他的心理變化比克萊爾少很多,克萊爾還有機會見到純粹的人,法蘭克怕是連作夢都在勾心鬥角,所以他坑起人來從不手軟,因為這些人只是幹壞事的能力不如他而已。透過他的演技可以看到那些明明令人討厭的傢伙是憑怎樣的心理建設毫無愧咎地站上令你屈從的位置的。

  最喜歡《談判專家/王牌對王牌》,跟另一位也有豐富作品的男演員演雙男主對手戲,兩人分屬不同市的警局談判專家,因其中一人突然被內鬼誣而調來隔壁陌生人幫忙。兩人強得勢鈞力敵,但又不會神到讓人覺得只是演戲,很精采!
  《洛城機密》也不錯,從時間來講當然是老片,但沒老到有時代的眼淚,拍攝節奏與劇情都沒話說,只是劇情發生在過去年代。一開始沒發現有三個男主,所以略拖隊了一點,再看就跟得上了。史派西在三個裡面就人物和劇情上較不突出,心理曲線沒什麼變化,重點是另外兩人,不要只看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概還有《大衛戈爾的一生》、《K星異客》、《飛越海洋》、《征服錢海》、《黑心交易員的告白》比較有感覺,沒那麼喜歡傳記向的電影,覺得劇情常會因為「事實上就是發生了」而欠缺故事邏輯,所以《王牌罪犯》就還好,《貓王與尼克松》也滿平淡的;上面的《飛》其實也是傳記,但那電影聽歌就好。
  《選票風波》細講了2000年總統大選的糾紛,剛好一本講美國法律案件的書也有提到,交互看能了解更多。就是那書是大陸作者,總愛諷刺,時不時就愛冒出「號稱民主的美國卻用了這種不民主的方法」作某件重要的決策云云,但明明開篇時又強調了美國本來就是「合眾國」不是「民主國」或「共和國」啊;而且誰說「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選舉才是民主的唯一體現?落幕後只覺得各州真該好好修一下選舉法及選舉硬體統一了,尤其後者真讓我匪疑所思,都花那麼多錢打廣告了,還差這麼點錢嗎?

  還看了幾部運動電影,不過…運動電影總是有著從根本上我很難信服的價值。第一種是在反應時代,大多是美國內部的種族問題,不僅是球隊內部的歧視,還有社會的和賽場上的,尤其賽場上的歧視最讓我感到「想看場球賽」一事被污辱。記得當年學校做主場時,每當對方持球全場發出的噓聲,拿到冠軍也無法讓我忘記那種可恥。
  還有一種運動電影在宣傳個人或團體的努力與榮譽,然而差一點的拍攝就會讓人覺得主角的對手之所以輸球是因為道德低劣或不如他們努力團結,好一點的拍攝又捨不得告訴觀眾任何一場球賽都會有輸家,而且愈大型的比賽輸家愈多,贏家的名額卻總是一名;所以觀眾永遠不知作足了準備後依然會失敗。
  最後…就是所有運動員都有傷,他們的身體在某個層面上比非運動員還脆弱,過了三十退休後體能更是快速崩潰,但他們又往往在黃金年歲沒有培養不會隨著身體衰老的能力,好讓自己轉行、過上其他維持家計的生活,於是往往落入藥物、酒精或毒品的深淵。總之我覺得運動到讓自己受傷是件本末倒置的事,但我從來就只在運動電影裡看到喝叱的教練與咬牙的球員,誰能確保這些訓練項目與強度真的對每一個球員都是訓練,而不是剝削其中許多人的生命呢?
  《單挑》、《衝鋒陷陣》、《震盪效應》、《生命快車》

  霹靂新檔《朝靈闕》還是不吸引我,但三首片頭尾都滿好聽的。op2…也稱不上好聽啦,就是是繼《天罪》十年後再出的純音樂片頭罷了,我覺得沒《天罪》好聽,而且曲子的調調好像沒什麼變化,陰沉沉的「伊呀翁呀──」和爆炸聲,還有千篇一律的萬用衣袖揮舞及兵刃交接聲,每次在劇裡見到不是金屬兵刃相碰還是發出這個音效就覺得可笑。《天罪》我至少可以立刻想到當蒼彈琴的那幕、白棄出現的那幕是響起哪段音樂,這首的畫面好像就一直都是黑漆抹污的武戲。話說雖然晚上打架就操偶拍攝來說比較不易穿幫,但正大光明的誅惡還是不該老挑月黑風高的日子才是,天知道我在《兵烽決》時多少次因場面燈光不佳而捨棄美圖。
  ed1是常見的抒情曲,但連op1乍聽之下也像抒情曲。一開始還覺得沒有op感,但聽到中間的旋律與歌詞(台語,但能第一次就聽懂)就不會再想這個問題,而想按下重複播放了。

另外看過也覺得不錯的電影:
《雙面翻譯》、《費城故事》、《守法公民》、《穿越西伯利亞》、《重現貝多芬》、《憑空而來》、《公平遊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