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網]從《誰遇見誰》開始

狗血的藝術《誰遇見誰》

在我喜歡又值得推薦的網文裡,這是總分最低的一篇作品。
這裡說的「喜歡」是真正打心裡的喜歡,跟它本身的客觀分數沒有直接關係。客觀分數大約在B,從優點說起:劇情流暢,膿纖合宜,該發生就發生,該結束就結束,沒有刻意曖昧也沒有刻意煎熬。敘事基調和文筆與主視角的個性很合,悠遊自在;表情符號主要只有次主角在用,用得非常可愛獨特,我特別喜歡那個「冰天雪地淚奔」圖。還有網遊裡小配角偶爾用的表情符號也相當別出心裁,即便小到稱不上有「個性」可言,各自說話的語氣和用詞卻足以看出他們每個人確實不同;我受就可版天空熊的影響,十分不耐「推齊造勢」這種行為,有夠沒創意的,偏偏許多作者,甚至是好文的作者在寫到聲勢浩大的場面,或是眾人齊聲喧嘩的情景,例如歡迎新人或加油打氣之類,都只會用推齊這招,真是……你不知道這種所有人各說一句話的場面是一種很關鍵的自我介紹嗎?要看一個作者掌握角色的功力,看這種群戲的描寫最明顯了。

感情方面寫得非常微妙,故事在前四分之三這兩人對彼此都算不上準備走向愛情的那種喜歡,所以這文在感情方面不單用愛情為關鍵字去搜尋的話會讀到更多。其實我從不要求BL小說、耽美小說或同志小說非得被劃分或只能被劃分到「愛情小說」的範圍不可,作者們愛寫成成長小說、熱血小說或職業小說又有何不可?以兩個人的相遇、接觸、喜歡、表白、結合做為故事中心骨幹,只是方便整理劇情節奏而已,反正一文歸屬的類型是讀者自己的劃分,作者沒義務替讀者擔心這種事。作者們不管寫什麼題材都得讓兩個人在裡面相戀還不是因為「愛情小說」這塊招牌太大的緣故?誰叫文學站的分類方式總是以性向而非感情類別或故事題材為第一分類呢?現在一些小站會用「標籤」分類,原理跟論文用的「關鍵字」差不多,這就挺不錯的。
這兩人當了好一陣子的朋友,而且還是並不怎麼交心的朋友,而我們完全理解為什麼會如何,也不會老在心裡煩躁這兩人什麼時候才要在一起。作者生動地描繪出這一對朋友之間不太對等的友誼,同時佈下韓寂「甩」陸清合甩得這樣決然的理由:因為韓雖然不算特別喜歡陸卻比較關心陸的感受,陸比較喜歡韓卻不怎麼關心韓的心情。人對特定的人或事物產生好感很難得,但難得的是「這種好感」本身不會隨便產生,不是讓你產生感覺的「那個東西本身」在整個世界的一般評價中有多難得;反之人雖然可以去尊重任何人,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真的用心去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個別地給予適當的尊重。陸給韓的是前者,韓給陸的則是後者。
PS:有時我會也用這種方法區分喜歡與愛,所以才會說喜歡是一個人的事,愛卻必定要雙方互動。但其實比起「愛」這個詞能包含的東西之複雜,我更該說後者這種行為是一種道德修養,所有的道德都不只是那份純粹的善意,更關鍵的是在善意之後自主決定之下的行為。喜歡得再瘋狂都不是愛,愛是源於喜歡的道德行為。

文中配角間的感情寫的也頗有一番風味。
雖說小格局文中的配角必定會比大格局文的配角在文學意義上更「依賴」主角,但這不代表他就該是一個平面的道具;小說中所有的角色本來就都是現實中人物的某種精煉組合,而現實中若是真正的好友,就不會只讓對方看到自己一個面向。大格局的作品大可讓配角獨立出來發展屬於他自己的故事,只要基調跟整部作品吻合就可以,但小格局作品沒那麼多篇幅,所以要讓這些配角做什麼符合配角個性但又有補足劇情功能的事就特別需要拿捏了。
此文在這方面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數,關於「為主角推波助瀾」這方面的表現稍有僵硬,例如兔子和CP粉的搖旗吶喊,或是他們配的那個星戰劇,還有番外的COS劇,都可以無限套用在任何一篇網文裡,沒什麼特別。
關於「立體的配角」這部分的表現就很好。我非常喜歡韓寂在遊戲裡面遇到的「筆直的香蕉」和「堅硬的香腸」這對之間的感情:香蕉無意中當了新建號的韓寂的師父很久後讓他跟香腸組隊,當香腸從韓寂打招呼的方式認出他是他們好久不見的「嫂子」時,在香蕉與香腸仰天長嚎表達興奮之情前,香蕉先急急地跟香腸說了一句「相公公你好棒!」這句話真讓我感動。我們之前看到的香蕉香腸互動就是一連串的「媳婦!!」「相公!!」以為這兩人就是互相肉麻炒氣氛的活寶而已,可若真是如此,當他們激動的事情發生時,他們就不會先稱讚對方在這件事上的付出了。即使這回香腸認出韓寂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香蕉如此表現讓我感到這兩個配角在瞬間「立」起來了;一如網配群裡打鬧的兔子和渣草,我們一般也總是看見渣草的窩囊和兔子的強勢,誰知道兔子也會哭、知道渣草也是會去罵大神的呢?

將此文評為B是一個嚴格的分數,若僅就人物情感的細膩,寬鬆點也可到A-,那個「-」主要敗在次主角稍嫌平板以及故事收束得過於潦草這兩點。所謂嚴格,是從「網路文學」這個標準來看的;這裡指的當然是「網路文學」真正的定義:關於網路的文學,而非發表於網路上的文學;主角們因為網路這個平台而開啟這個故事,並且在故事中,「網路」是很重要的一個主題。這個評文標準通用於我這回搜羅網文所閱讀到的每篇文章,我會評價這些作品對他們所在的網圈描寫的細膩與否來對文進行評價。
我判斷一文屬於大中小格局的方式,簡單來說可就人物與背景的比例而定,大約為1:1屬中型;人物,尤其對是主角自身的描寫超過背景屬小型;反之人物的言行多是隨背景隨波逐流,作者重在描寫環境只是拿主角做為云云眾生的一個典型或特例,就屬大型故事。
《誰遇見誰》是中型作品,故事從韓寂的視角出發,用他的感覺來描寫他所處的網圈。本文主要描寫的是網配圈,雖然文中也有網遊、網音和COS的戲份,而且作者在網遊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描寫,但以韓寂在這兩個圈子的情況來說,前者他雖然對遊戲裡的關卡和玩家有交流而產生一些想法,但終究只能算是個初級玩家,算不上有真的進到網遊這個圈子裡;COS圈他早已成神,一舉一動皆受人仰望,而且他多半是獨自一人默默地研究、擺弄、放圖而已,也算不上跟這個圈子「交流」;至於網音,在這故事裡幾乎只是網配裡的一個環節和與次主角再次連繫的鍥子。只有在網配圈,他與圈子是有所往來的,他大量搜集裡面的資源、與劇組的人對戲、潛心製作後期,也關心別人給他的評價和用他的方式與粉絲交流;當然最後,他也才會被這個圈子所傷。中型的文裡,背景與主角是會互相影響是因為主角確實對背景有所投入,更也是作者有去描寫背景如何因主角的存在而不同,並不是只要是個小人物做主角故事就一定屬於大型,反之亦然,一切都取決於作者對作品的拿捏。
可是作者雖然給「網配」足夠多的戲份,卻寫得不夠深入。既然這是一個玩配音作劇的作品,為何裡頭卻基本上看不見他們對配音作劇本身的講究呢?這幾乎可以是所有網配文的共同缺點了,作者們總愛花大量筆墨描寫粉絲對「大神」的追捧、「大神」間的互動或糾紛,或者「大神」在論壇微博上對圈子的巨大影響力等等,可導演與編劇怎麼定下一齣戲的走向、CV如何揣摩劇中角色、後期與宣傳人員如何讓所有的努力用最好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這些問題,卻少有作者願意花心力去描寫。似乎在所有網文裡,只有網配文裡的八卦戲份會遠遠超過配音戲份,這不得不讓我思考,也許這是因為「網配」的門檻對「網配文作者」來說比之網遊網文對該類文作者的門檻高出許多的緣故吧?八卦大家都似乎都愛聽會寫,加上這又是個「愛情故事」,保證裡面的八卦最後都會變成「真」的,於是拿網配文滿足窺探「美人」隱私的載體的三流作品才這樣多……
本文之所以進不到A,基本上就是以上理由,當然它還沒嚴重到只有八卦,畢竟主角韓寂不是個關心八卦的人,作者還是花大篇幅描寫他在正事上的努力,如果拿那個「大神」做主角就不同了吧。不過同樣寫八卦也有高低之分,本文寫得唯一好的八卦,就是最後韓寂被人抹黑的那段,特別是寫到韓寂無力回天從此心冷的那部分……我感覺出那種心冷真是冷透了,哪怕自知無愧於心、哪怕後來被證明是惡意抹黑、哪怕收到遲來的道歉與支持,傷害也已經造成。
我向來不愛以「退隱」收場的文,不喜歡的理由主要是那些人的動機往往是覺得煩了、不想再弄髒手介入紛爭了才特別去找個沒人的地方離群索居,可人哪裡脫離得了名利呢?一個人有著擺脫不了的能力或個性自然就會有人找上門來,想躲也躲不了。不過網圈終究是網圈,相較於現實,它確實是可以離開的,特別網配圈還是一個必須要主動付出極大熱情與毅力才能從中得到只有心理上滿足的地方,要離開網配圈,根本不用「離」,只要「不動」就好了。被這種「社會壓力」壓到真正產生負面情緒的描寫,除了此文好像只有《秦時燕》寫到,這種即使你理論上知道這只是一個小圈子裡面的某些人故意對你有惡意,但若你對這個小圈子用上心,在情感上真的很容易把這種委屈與厭惡擴張到整個圈子上。韓寂失望了,因此即使退圈這種行為只是令親者痛仇者快,我也認為是很合理的。當然有些故事中CV的離開是因為玩膩了或有其它事,這也普通,我最討厭的是隨著故事結束他們就有「官配CP」所以不再接非CP以外的角色這種理由,作為一個演員,這真是太不專業了!

「現實」戲份也是網文中一個特殊存在的背景,可是如果所謂的現實就只是指兩個主角在一起所以必須「奔現」面對彼此的現實身分的話,我並不是那麼愛看。第一是前面說的,我不把愛情當成網文的母主題;第二則是,愛情中的現實磨合真的是一個大問題,把整篇小說拿來磨都不嫌多,但作者明明不是那麼用心於他們的現實部分,產生問題多半是沒事找事加戲份的,這哪能算什麼磨合呢?第三,網路小說必定是現代文,而現代的現實問題除了兩人自身習慣外,就只有家庭了;前者不提,大陸人描寫孩子向父母出櫃若是碰到阻擋,永遠都那個樣子,孩子道歉懇求,父母動粗胡鬧,我實在沒耐心看這種鬧劇。
另外一種「現實」的戲份是網路與現實世界兩種身分的落差和連結,這是網路小說的一大題材,也是網路產生的特殊現象,那我就有興趣了。《誰》裡面沒有這個問題,下回談《一起來配耽美吧》的時候繼續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