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星期前解決一份久違的大案,閒下來後突然興緻勃勃地開始了「雲吸貓」,雖然從小養的都是狗,但網上認真經營出片的好像都是貓頻道。追的那位是大V,不過我選他的來看還是喜歡他們團隊拍出來的生活美感,杯碗瓢盆的大小與配色、燈光音效的剪輯節奏,以及從容謹慎的說話。最後這點明明最不需金錢支援,卻是許多熱門博主難以做到的,好像公開介紹自己的喜好時非得用推銷員似的造作語氣。或許真是這兒在營幕上的職業推銷員或綜藝節目偏愛這樣說話,於是給了素人「要說服人就得用這種口氣和態度不可」的刻板印象?那可真是一種恐怖的風氣啊。
ps:跳聽了幾期他們的podcast覺得上述的「謹慎」要打個折扣了,podcast上的閒聊只能算是一種說話「風格」而不能單純視作「態度」,更不能指望聽眾也能像你們對彼此那樣的包容態度來看待你們說的話。這終究是一個面向大眾的頻道,相當於你拿著麥克風在可自由來去的眾人面前講話,你確定你播出來的每句話對每個年齡、持各種觀點與知識的人都妥當嗎?目前我只能確定他們在涉及生死時不隨便說笑,但昨天看到談「夢幻遊戲」的一回點進去聽,發現他居然連故事的設定與劇情都說得零零落落就大肆批評實在是……我肯定對他們是真愛才能苦笑聽完。他們已經算是公眾人物了,經營一家已上軌道的公司、有固定客群及關注他們言論的人。誠然法律保障你的言論自由,不論你持主流或非主流、公正偏頗偏激的觀點都可以,可是你真的要頂著你這樣的社會身分去說一些只要被掐頭去尾就很容易被人誤會或推到極端的話嗎?如果別人拿這些話來詰問你,你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與詞彙為自己辯護?如果一個解釋不清,可有考量過這對公司產品的打擊?或許我長時間都只用業餘態度看youtuber的「工作」就是因為如此吧,覺得他們說的話大多是可以說過就算、不用深想、不同意就按叉的,但是既然都被提醒youtube已經是一種正式產業了的話,我想我也該看得認真一點了。朋友推薦的《暗黑者外傳‧懲罰》十分易讀,弓了一下午的背把它讀完。我喜歡看裡面對中產階級生活的描寫,醫學院、警察、小區、體育館、風景區等等,這可是觀光客永遠看不到的瑣碎生活,我去大陸時了不起能逛逛校園和賣場而已。
至於作者想標舉的那句話嘛……嘿,我只能說,甭管心理狀態如何,所有謀殺犯都能說服自己殺人有理;如果我需要只因別某人相信了什麼也真因此做了什麼就同意那個相信的內容真正為真,那我肯定當不了一個能獨立思考的正常人。
我想震撼又困擾了我許久的《春抄》也是如此,其中人物之動機說開了都算「合理」,但他們的行為實在激烈到讓人覺得「至於做到這種程度嗎」。直到我終於拒絕被完全說服後此書壓在我心頭的重量總算慢慢移開,別人如何說服自己做極端行為那是別人的選擇,我的視野及同理同情心可以擴張,但我的行為判準仍是只有我能決定。
看完「犯罪心理」第九季時我的看劇動力總算是歇歇了,但爆看電影的衝動還是一般般,一天看過一部就想休息了。已看了「卡特教頭」和「午夜巴黎」這兩部較老的……應該還算不上經典的片,剛看完的「又見奈良」則是今年新片,基本上是用看風景的心態來看,畢竟是奈良嘛。
「卡特教頭」很推,是部高中籃球隊影片,其中不只培養球員的球技、好勝心、向心力,還教導他們尊重自己的整個人生,不要以社會只看中他們的籃球才能,就以為自己的人生真只有球場那麼點大小。
「午夜巴黎」的主題與其說是劇中所說的,不如說是導演伍迪艾倫對巴黎百多年文化圈的懷想。不喜歡男主因為他就是一個「文化圈的觀眾」,他不是伍迪艾倫,所以當他有幸與其它時代的「文化圈的作者」接觸時只能像個迷弟般張口結舌要簽名,想想若是伍迪艾倫主演此片會激蕩出怎樣的火花?另外,你視哪個時代為黃金時代不代表那個時代的人也要喜歡自己的時代你的喜歡才成立吧?所有時代的人心裡都有各自的黃金時代,也許在此也許在彼,但誰對他的黃金時代幻滅都跟別人無關。只因你的偶像不把他自己當偶像就認定有偶像一事不值得,這邏輯可接不起來。
過去一年大家的產文量似乎沒有隨著埋首電腦時間的增加而變多,看來影響產文的要素還是和原劇與作者的意願更有關。翻到我搜集「雲海仙門」文的資料夾,多得是我當時胡亂搜集起來卻直到今天都沒看過一遍的優秀長文,真是奢侈浪費又令人羨慕呀!在AO3發現了一篇幾個月前發的[墨應]現代單篇文,霜節/imogenzoran《各多事》,感覺很對,推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