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結局筆法

看完《法國中尉的女人》了。對自己滿感動的,還以為能看完《達文西密碼》純粹只是因為它的節奏很快哩。《法》是我分好多天一點點看完的,看來我還是能看長篇小說的。



回頭看導讀,他說作者在書中引了很多故事中那個時代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的文字,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深刻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同情他們所受到的心理壓力及反彈。(思想家就是沒有滿足哲學家的三個條件的人。)

不確定是不是我沒有認真細讀每章引文的關係,常覺得引文與內文有點不搭嘎,而且我也不覺得故事中人的想法有什麼奇怪的。我的意思是說,當他們為一些(小)事產生強烈情緒反應時,我不會感到怪異不解。一來是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很出色,所以我不會覺得那個人那時有那樣的反應不對勁;二來是因為我的時代讓我有這種習慣去理解或忍受所有光怪偏激的時代與他們的意識形態。

忘了符傲思是哪個時代的人,也許他那個時代的讀者還需要解說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封閉的時代吧。



另外,《法》似乎是開了「開放式小說」的先河?導讀和網評都提到了這點。我是已經看過同樣形式的作品了,所以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而且我想說,其實《法》的結局並不能算是開放式結局啊,應該只是「兩端式結局」而已。

所謂「開放式結局」應該是像《飄》那樣,讓結局有無限可能性,使讀者自由想像的結局。但是《法》不是如此,作者很明確地寫了兩種結局:一個大好,一個大壞。讀者是「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接受,不過無論哪種,至少在情節上都沒有矛盾的地方。這有別於開放式結局的不定性,也不同於封閉式結局的「順理成章」,因此特稱為「兩端式結局」。



我不喜歡兩端式結局。形成兩端式結局的契機有兩種:一是故事中人做了相反的選擇;二是發生了足以扭轉全局的事件。事件可能是一方突然死掉或奇蹟式的被救活,或是出現了某個解開誤會或造成誤會的人物──最常見的就是一個小孩──《法》就是用這方法來「盡釋前嫌」...真爛...。出現事件式的逆轉我認為對故事中人很不公平,因為這讓他們沒有思考的時間就被情節推著走,而且還沒有挽回的餘地(因為已經是結局了)。這是叫做現實,而不是小說。

至於主角選擇的兩端結局嘛,我覺得如果出現這種筆法,只能說作者太不了解他的演員了。如果他了解,他就會寫封閉式結局;如果他不了解,就該老實寫開放式,讓讀者自行想像;寫人物選擇造成的兩段式結局是在不懂裝懂。暴露了作者的無能自負,又限制了讀者的想像空間。其實故事發展那麼久,讀者還可能摸不清人物的個性嗎?(也許每個人想的有些出入,但至少對每個讀者來說,他總是有一個對故事中人的基本觀感。)他怎麼可能無法預測故事中人在沒有外來因素干擾下的反應呢?



我還是喜歡《法》的,但這得歸功於曾寫的那篇對這書改編電影的影評。如果沒有看過那篇文章、有了對這故事背後的基本預設,我可能也會對莎拉的行為不明所以吧!

當然,曾的那篇文章有可能想錯,把莎拉捧得太高,但無論如何,我喜歡那樣預設下的莎拉。而且以此預設看整篇小說,也不覺得有何不妥之處。

也許我真的該去找改編電影來看,必竟書中各個小色都太活靈活現,相對的男女主角的個性反而不夠清晰。查爾斯的個性太軟,無法確切了解他在故事中的成長。另一方面,作者似乎無力也無意了解他筆下的莎拉,使得莎拉看起來有些不符合曾筆下那個獨立自主的形象,而變得有點...陰陽怪氣(?)的。

嗯,也許就是因為這兩個模糊的主角,讓符傲思在這個故事中寫不出封閉式結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