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6年9月23日 星期六

羅生門

昨晚看完了羅生門,原來黑澤明是把兩部小說合在一起了。

他做了點改編,我想這是黑澤自己的想法吧!一個優秀的作家是不會亂改版的。

改變的地方是,樵夫也看到了。

他說他看到強盜求女人跟他走,而女人要求他殺了男人。

強盜解開男人要跟他決鬥,但男人卻表示他不要被強暴後不自殺的女人。強盜聽了也猶豫了。

這時女人卻大罵這兩個男人都不是男子漢,不用腰上的刀來搶女人。

給女人這麼一激,男人當然打了起來。後來是強盜贏了,但女人也跑了。

路人問樵夫,為何報案時只說看到屍體。樵夫回答不想惹麻煩。

路人大笑,問樵夫女人的短刀哪去了?樵夫無言。



對我來說,樵夫的證詞不能決定性的改變什麼,頂多解釋小刀的最後去向。

我相信女人是有要求兩個男人決鬥的,但他們有沒有接受呢?這我寧可查看現場。第一看殺死男人的是哪種武器,第二看周圍有沒有打鬥痕跡,三看男人的屍體﹑綁住他的樹木﹑繩子這三樣東西的相對位置。

如果都在一起,則表示女人的挑釁無效,那麼強盜就絕不是兇手。

如果繩子跟樹在一起,屍體較遠,則女人不是兇手。其餘視打鬥痕跡而定。

我排除強盜贏了卻不殺死男人的可能,因為這樣就失去了戰鬥的動機。所以只要有打鬥痕跡,則男人一定不是自殺。



好了,現在來談談這些角色吧。

女人最簡單,就是個最標準的女人,沒有自主性,跟隨強者。

男人嗎?其實他是該死的,因為沒能保護自己的女人嘛。只不過,如果依樵夫的說法,男人放棄決鬥的話,那他不管怎麼死的都是個懦夫。

強盜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真的人雖然直了些,倒是坦坦蕩蕩,不用用機心看他。



有沒有人要罵女人呢?說她沒有自主性?呵 這有什麼好說的,能這樣沒有自主性,跟隨強者而絕不留戀,這是不簡單的,也是那個時代所教育出來的女人。

女人跟強盜走,我會說她懂得判斷情勢,跟隨強者;若是跟著男人,我會說她已有自主性,算是超前了那個時代的束縛了;若是自殺,我會說她就是那個時代所害慘的女人之一。只要是這三點,我都不反對,結果搞了半天女人卻誰也沒跟,自殺又弄個半吊子,真是無聊。

男人啊,放棄決鬥就別提了。唔,還是要看為什麼放棄。如果是認為自己打不過強盜的話,那還算有自知之明;其實他早該在自己被綁起來,強盜得到女人的時後就該放棄了。如果他跟女人之間沒有什麼愛情的話,就該是如此。如果強盜根本沒要求決鬥的話,倒有兩條路走。一是女人自己不願活下去,那女人可以自殺;男人要殺女人只能有一個理由,愧對她的信任。所以要嘛他殺了女人,要嘛娶回家之後永遠因此對女人有一份愧疚之情。第二是依女人所言,男人在事後對她露出鄙視的目光。假設這是對的吧,那這男人真的是該被女人殺死。因為他把自己的沒用歸咎於沒有自主能力的女人。之後女人要死要活可全由她自己作主。

強盜唯一的敗筆出自樵夫之口,他說當男人說不要女人的時後,強盜也猶豫了。這時他不該猶豫的,他應該立刻衝上去殺死男人,無論男人要不要打,因為他污辱了自己的女人嘛。



樵夫呢?他既然要去報官,又何必說假話?如果不報官,誰知道他做了什麼事,那他愛拿小刀又怎樣。拿了小刀又報官,報官之後又不說真話,庸人自擾。

路人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產物,不把自己當一個人看,所以而不受道德所限。聽完離奇的故事,既不沉迷於不合理,反而看出樵夫證詞的漏洞。可說是外表完全同化,理性還保有著。這種人能在這個亂世活下去,但也就只是活下去而已。到了太平,他的道德感還能回來嗎?

和尚大概代表一個理想吧,相信每一個人說的話,即使之中互相矛盾也還是相信。這種人就是不會看時勢的人。他們有理想,沒有通往理想的路。他們希望一覺起來又是太平盛世。這種人不僅會被路人嘲笑,更醜化了他的理想。



曾說,為正義奮鬥的人,一定要將成功的可能性納入考慮範圍。

如果打著正義的旗號而失敗,那會讓後面想為正義奮鬥的人怯步。這對於正義這個理想是有害的。

理想只有一個,但是通往理想的路是由在那個時代的人自己想出來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要開創屬於那個時代的路。



我總覺得,一個人能對他為自己設的目標去負責,那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人了。

反復﹑猶豫﹑推託...對我而言,是不該有的藉口。因為人唯一能掌握的只有自己,外在的不同只應該改變前進的速度,而不是方向。

2006年9月22日 星期五

論 學而時習之

回 答 者: 利歌 ( 專家 4 級 )

回答時間: 2006-09-21 01:25:18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6092004940&r=w#openions



《論語‧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

孔子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後家以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

     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

     別人不了解你,而你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



【解】

1.看到「學」的時後勿必不要忘記「思」一字,不思則毫無領悟,不領悟就不會主動去實踐。



2.《論語》一書中,「時」字沒有一次當「時常」講,只有當「適當的時機」來解。不論學習什麼,都只有在適當的時機才能印證練習。在海邊就別想「時常」練習爬山;沒有人需要幫助時,也不可能「時常」行善。



3.朋友主要指稱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這叫「德不孤,必有臨」。從未見面過的友人有同樣的理念,當然是件值得快樂的事。



4.悅(高興)與樂(快樂)的差別在於:悅屬於一種對自己的笑容、有一種「果然如我所想的一樣」的不外顯的笑;樂就是一種向外的了,與同道高談闊論,當然是挺胸地哈哈大笑了。



5.君子所以不因為別人的不了解而不高興,而是因為他相信在遠方、或在古人的言論上、或在未來的人中,有了解自己理想的人出現。



6.本章三句話分別是自己先努力學習,其次是朋友互相呼應,然後是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前坦然自處。





[ 其他 ] 阿King~ ( 初學者 3 級 ) 2006-09-23 10:07:13 發表

利歌第二點有錯

也許不是你錯~是書錯

時怎麼會沒有當時常講呢???

學而時習之

時習二字連講

時在這確是時常之意

這要從習的本義去講

習的本義為"鳥振翅之貌"

鳥要不斷振翅才能夠飛行

所以時在這裡必須翻譯成時常的意思





[ 補充意見 ] 利歌 ( 專家 4 級 ) 2006-09-23 15:29:17 發表

1.您說時沒有當時常講,所舉的證明竟然就是「學而時習之」?怎麼會犯這種循環謬誤呢?請舉五經或《論語》其他章節做證明吧。



2.假設依您的文字分析,「習」字是「不斷」的意思,與「時常」同義,那麼本句話到底要怎麼解?「學習了之後,時常、不斷地……」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學習本身要不停不停的學嗎?這會快樂嗎?學而不思則罔不用管了嗎?



3.《論語》中總共有11個「時」字。不算第一篇,總共是10次:

1-5:使民以時。解:選擇適當的時後徵用百姓服勞役。

10-8:不時不食。解:季節不對的(食物),不吃。

10-27山梁雌雉,時哉時哉。解:山谷中橋樑上的這些母雞啊,懂得時宜,懂得時宜。

14-13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解:公叔先生在適當的時後才說話,別人不討厭他說話。

15-11行夏之時。解:依循夏朝的曆法。

16-7少之時,血氣未定。解:年輕時,血氣還未穩定。

17-1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解:孔子趁他不在家的時候,才去拜謝。

17-1好從事而亟失時。解:喜歡從政做官卻履次錯過時機。

17-19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解:四季照樣在運行,萬物照樣在生長。

請問以上10次中,5次當「適當時機」解,5次當客觀的「時間」解。請問哪一次可以將時用「時常」解?



4.孟子稱孔子做四位種聖人中最了不起的「聖之時者」,是因為他認為孔子懂得該清就清、該和就和、該任就任,這就是懂得判斷時機,是需要智慧的。



***

最近真的有點瘋狂,就為了人家的一點小問題,整天窩在電腦前把論語霹靂啪啦的重點全抽出來研究。

哈哈,我連在上課的時候都沒有翻書勒

但是這麼兩次下來,真的學到很多。



還有一個問題是,仁的第三義,人之成...嗯,也應該沒有問題,因為人之成本來就是結果,而要到達這兒的方法就是人之道。

為什麼人在活著的時後一定到不了人之成呢...嗯...因為人只要活著就永遠有犯錯的機會。如此就不夠圓滿。

圓滿的時候沒有自由可言,就像上帝沒有犯錯的自由一樣。

了解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論《論語》中,孔子之「仁」

以下所引用之《論語》原文章節,均以我在參考資料上所採用的書為準。

我儘量直接使用白話文翻譯來解釋,因為這樣的溝通效果會比較好。白話文後會加上括弧﹝﹞,裡面所寫的號碼就是《論語》的章節,可在網上查詢原文對照。



第一點要說的是,「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也就是孔子的哲學能「一以貫之」的主要條件。既然已說是一以貫之,就代表曾參隨口說的「忠恕」﹝4-15﹞僅能代表他在那時(小於30歲)的學習心得,未必是孔子的原意。然而,曾參在孔子死後,自己當了老師之後,其進步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從他在臨終前終於說出「仁」字看來,他已掌握到孔子當初所要告訴他的了。

《論語》中,「仁」字出現的次數超過一百次(聽說是104次,我眼花亂算的答案有110次),可見此概念對孔子及其學生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當學生回憶老師時,卻說了「子罕言:利、命與仁。」﹝9-1﹞這種話呢?

這是因為所謂「罕言」,是指「很少主動談起」,而不是像「子不語怪力亂神」﹝7-21﹞那樣不談論。為什麼不主動談起,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個性與背景不同,隨便說一個成為標準,未必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樊遲,這位資質沒那麼好的學生先後問了三次,而次次答案不同﹝6-22、12-22、13-19﹞。這就表示了,「仁」並不是一個單純、固定的概念,他會隨著每一個學生的現實處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方向是不變的,否則不可能前後連貫。

因此,當《論語》出現某學生問「仁」的時候,學生不是在問「老師,請問『仁』的定義是什麼?」,而是在問「請問老師,以我現在的狀況,我該如何『行仁』?」。



既然「仁」是一個動態開展的觀念,所以以下將此觀念分成三個層次來解析,並搭配原文解讀孔子說這句話的用意何在。為必免麻煩,我不用學生自己的話當參考資料。

仁的概念,可分做三個步驟: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也就是如何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

人之性這裡,必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自覺到人性並非本來就是善,而是趨向於善、喜歡善的。人若無真誠的心意,一輩子都在扮演應對別人的角色,則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人。

孔子很討厭一個人做事只有外在行為,而無內心情感,因此他兩次說「巧言令色,鮮矣仁。」﹝1-3、17-17﹞,意思就是「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誠心意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3﹞意思是:「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禮做什麼呢?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樂做什麼呢?」禮與樂的發明,就是要讓人的情感有適當的發洩。比方說拍手、擁抱、親吻,都是禮的規定。大家用一樣的禮,情感就能以此流通;樂是為了調和禮的區分而產生的,當音樂一響起,就忘了彼此的隔閡,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那麼,當我根本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卻還擁抱他、根本不想與大家打成一片卻嘻嘻哈哈的唱歌時,我到底在做什麼呢?

孔子的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為何要有「三年之喪」,他的論點是這個時間太長了,長到忘記禮樂、田園荒蕪。孔子則反問,在守喪期間錦衣玉食,心是否安呢?結果這個學生竟然就答「安」。孔子也沒辦法了,就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離開後,孔子忍不住跟在坐的同學說「予(宰我)之不仁也!」。這裡的不仁指的就是「沒有真誠的心意」,而非後世的仁義道德之人格評價。孔子認為,小孩生下來,至少要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為父母守喪三年天下人都共同遵守,而宰我曾受到父母懷抱三年的照顧嗎?﹝17-21﹞

總而言之,人之性是由真誠引發的向善力量,以此才開始走向「行仁」的路。



仁的第二個層次為「人之道」,即「人生正途」。所以加上一個「正」字,就表示並非所有人「能夠」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去做的事。如何走,需要的是「擇善」。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同,因此他人適合的方法自己未必適用,在此舉孔子德行科的兩位優秀弟子做介紹。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白話文為:「能夠自己做主去實現禮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論在任何時後,只要能夠自己作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天下人都會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難道還能靠別人嗎?」﹝12-1﹞

所謂「克己復禮」並非為「克制自己」的意思。一則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都已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了,你還要他「克制你的欲望」不是太過份了嗎?二則「為仁」也是要「由己」的,怎麼這裡自己又變成好的意思?這顯然矛盾。

因此,孔子告訴顏淵的人生正途是「自己作主去實現禮的要求」,而非因為禮這麼規定你才遵守。這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前面說過,禮要有真誠做基礎,而事事真誠、永遠憑良心做事,這是需要高度的自我要求才做的到。但是,所有的德行不都是從勉強自己而來的嗎?我們也許無法做到事事如此,但應該以此自許。

第二位學生的答案出現了孔子的金律,是我們待人接物時相當容易做到(卻老是不去做)的一項要求。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白話為:「走出大門,像是去接代重要賓客,使喚百姓,像是去承辦重要祭典;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在諸侯之國服務,沒有人抱怨,在大夫之家服務,也沒有人抱怨。」﹝12-2﹞

這三段話可以表示為三點:與人交往要存敬守禮;以恕道增益人間情義、由無私促成群體和諧。一步比一步更高,正是人生正途的明確標竿。

以上例子是對最佳的學生說的,是不是比樊遲的「愛人」﹝12-22﹞或「先難而後穫」﹝6-22﹞看起來更困難呢?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25﹞這種天下大同的思想看來更是不太可能。為什麼他們以此做為目標?因為他們的理想直指最遠的一點:「止於至善」。



仁的第三個層次為「人之成」,人之完成在於「止於至善」。既是最終目標,就絕不可能在人生在世的時候完成,因為人只要活著,就一定還有犯錯的可能。所以有人問孔子子路是否有答到行仁的標準,孔子只能說子路可以帶領諸侯之國的軍隊,行仁則不知;問冉求,可以當卿大夫的家臣,行仁也不知;問公西華,則能當一個外交官,行仁也是未必。﹝5-7﹞

另外,仁也不是把一種德行做到至高就可界定的,子張說了一位宰相的行為表現,孔子肯定為「盡忠職守」,但不知道他有沒有合乎行仁的要求;又說到另一個人,不屑與不忠之仁同朝為官而出走,孔子也說他「潔身自愛」,但是否合乎行仁的要求也一樣不知。﹝5-18﹞

也不是消極的去除掉很難去除的毛病,像好勝、自誇、怨恨、貪婪就算是行仁的。﹝14-1﹞

然而,對於大家都不喜歡的管仲,孔子確肯定他是一位仁者,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管仲這人,孔子也是批評過的,說他的見識與度量都太狹小,並且既不節儉也不守禮。﹝3-22﹞評價一個人是否行仁,只能在他死後才能蓋棺論定(有些就是蓋了棺也無法論定),從什麼地方來看呢?最方便的當然是他的功績了。管仲在成為齊桓公的大夫之後,利用外交手段,讓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百姓因沒有受戰爭侵擾而生活安定。而孔子便是以這點評斷管仲行仁。﹝14-17﹞

孔子的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使國家太平,幾乎可說是「我與天下人適當關係的實現」了。如此孔子才相信,管仲有走在人生正路上。而天下太平後做應該進行的禮樂教化,管仲卻沒有進一步去發揮,這點是說他度量狹小的原因。

以個人來說,人之成為止於至善。把此理想推至天下,即達孔子的理想境界。只不過,就算有這樣的王者出現,距孔子估計,也要30年才能讓百姓都走上人生正途﹝13-12﹞。必竟政治不太可能有立干見影的效果。

理想不是訂來非實現不可的,而是訂來確立人生方向的。而「行仁」的最簡單解釋,即「在在人生正路上」。孔子的「仁」,從人之性為向善,到人之道為擇善固執,最後人之成為止於至善。這就是他的一貫之道。

竟然說了這麼多,連我自己都很訝異…誰會有這個耐心看到最後一行呢…呵呵。不過,也許寫了這些,對我的收穫已經超過發問者了吧 :p

我的翻譯和整理全都來自我的參考書目,諸位如果認可我所講的,就請找這本以哲學角度解讀論語的作品吧: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論語》,立緒出版。

Ps:本文沒有詳解的地方有何以證明「人性向善」、如何「擇善固執」、以及「殺生成仁」的定位為何。因為這些不算是核心理論,所以不在以上解釋,也許我們有機會能再討論吧。知道這些後,就明白孔子不是一個唱高調、說教條的老學究了。



***

參考資料:《傅佩榮解讀論語》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背景

從在北京那次晚餐時小討論就想說了,一個人的背景,對一個人的影響也許很大。但是,對他人看自己的影響更大...

剛才上了堂課,老師說孔孟在唱高調。我忍不住問他知道傅的說法嗎?

結果竟然一開口又是他的宗教背景。



李說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他個人偏見,現在看來似乎已經是個標籤...或是烙印了。

若連他的學生們談他時也只能從他的宗教來說他的東西好壞的話,我還有什麼好怪這些站在與他反對立場的教授們呢?



每個人的背景本來就各個不同,一個圈圈本已在一個更大的圈圈裡了,沒想到之中又要分一大堆小團體。而從a1圈跳到a2圈,當然是被罵個臭頭。

只有當他跳到a圈,與b圈的人說話時,在a圈裡的a1a2才會對他大家稱讚。

只不過這種稱讚總是敬畏,而非親切、以你為榮。



要努力擺脫自己背景控制,並從這之上開出新的花朵,這不是這朵花自己的事嗎?為什麼......

我好失望。......不是失望每個人的背景如何,而是只看這人背景的這種態度...如此何來推陳出新呢?

人為什麼要存在世界上

發 問 者: Shin ( 初學者 5 級 )

發問時間: 2006-09-16 23:59:47

哲學問題,人為什麼要存在世界上?

存在主義探討的是人投入世界上,一切使人生成為可能的一種學說,

一切都是出生後探討存在的價值,

那有人探討,人爲何會生到這世界呢?父母爲何能替自己的孩子決定是否讓他生在世界上呢?父母憑什麼讓孩子一出生,就得面對死亡,雖然死亡是存在的過程,但他們真的想出生嗎?



回 答 者: 柳隱

基督教神學可以告訴你答案。

歡迎你進入神的領域 :P



回 答 者: jeff

存在哲學並非如某些人所認為的~完全悲觀的哲學。而是面對荒謬、自性。

起先覺得無助及焦慮,但一旦勇敢面對此處境與責任,便能超越它們而創造價值。

當自性透過真實存在而去選擇存在哲學,從而獲勝便能賦予宇宙價值。

因此在這裡,它乃是一種樂觀而實踐的信條 引領人回到生命 而不排斥生命 它是西方人在面對逆境時 發揮不屈不撓能力的表現。

在西方容易指控它是知識上混亂與騙局 卻不能指控其消極性

錯誤的不是形而上, 而是現代科學與理性主義。

而代表此一存在哲學的有齊克果、尼采、沙特。



而相對於西方存在哲學,在東方則是中國禪宗,六祖惠能把佛陀、黃老、莊子、孟子的思想融合於一體,開創了中國禪,禪代表中國存在哲學最成熟的智慧。

這就是禪與西方世界在十九世紀末,就與西方世界有互動或影響的原因所在。

中國禪與西方精神分析,血脈接通,禪宗智慧注入世紀人類心靈,促成存在主義與精神分析兩大思潮合流,這一具有世界性規模的人學,在西方即將進入開花結果的階段。

當西方國家,在現實生活的多重矛盾衝突中,試圖理解『本來面目』時,在更早的中國,莊子、孟子已經在不同點,找到共同的答案。孟子從陽光明亮的山頂之高處理解人,莊子從黑暗的無希望的谷底來凝視人,

所以,如果說基督的王國在天上,那麼儒家的世界則在人間,而道家則在心中開出一片天。

莊子代表生命哲學的另一個源頭,他對生命的體認,是一深度的發展,與儒家廣度的發展不同,而接枝於莊子生命哲學的禪,更為人類生命開發了一片新天地。

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傳統的哲學家中,沒有一個能像張橫渠那樣,將生命目的,做如此清楚而完整的表達。

在中國道是真理,是智慧,也是永生。是和平,是良善,也是仁愛。聖賢哲人,情願捨棄一切,犧牲一切,自達這一崇高境界。

永遠的捨棄和永遠的追求,是悲劇的基調。面對這破碎的世界,不必期待自己的偉大,只求其生命中有平凡,有永恆的安頓。

人生不是戲劇,也不是夢幻,而是在生死之間,面對這嚴重的事實,默默的承當。在「古人今人若流水」裡,人不必感嘆『人生幾何』,只要能夠確切把握生命存在的這一事實,直下承當,憬然自覺,這種莊嚴存在的事實,就是生命的價值。

人不必偉大,人是可以一無所有的,但必須面對現實,對人生作深度的體認,從心靈深處呈現出人性光輝,以此璀璨的光輝,照亮去向最高境界的道路,求良心的寧靜,求生命的安頓,重奏莊嚴和諧的生命。



回 答 者: 十一草

人只要活者才能找到活者的意義

但死了就甚麼也不剩,你也就沒辦法看到想念的人

想吃的東西或是想做的事

!~"人因夢想而偉大"~!

沒有人的生命能由別人為自己決定

不過前提是你必須有能力判斷對與錯並能照顧自己

參考資料:一直只做自己相信是對的事的人~



回 答 者: 利歌

jeff大說得好,好到像在演講。哈哈哈。

十一草大說的看似簡潔,卻指出很重要的一點:人只有活著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柳隱大的宗教也許能給發問者最強制的力量,因為宗教家說話可以使用經驗界之外的題材,哲學家則不可。



發問者,你既然說自己的問題是哲學問題,那麼我就以哲學方式給你一點建議:

以人生問題來看,回答人「為什麼」生存於世和人生在世是「為了什麼」是一樣困難的。

說困難並非沒有答案,只是這答案都不能得到科學性的檢驗。每個人只能用他自己的生命去進行無數次的唯一試探。



「為了什麼」是一個人生方向的確立。我個人認為,所有人的「為什麼」都是一樣的,但是他們因為「為了什麼」的不一樣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沒有人生方向,人生的存在等於沒有意義,沒有希望。

而人的存在到底有沒有意義?我們只能說,若我們為自己找到方向,就能自己給自己存在的意義。而原有個創造者(遠至上帝或近至父母)到底為什麼創造我們,反而已非那樣重要了。



ps:發問者如要以投票判定誰為最佳解答時,請不要把我列入。我認為用多數決來決定人生問題的對錯是很可笑的。



回 答 者: 秋風吹曠野

『jeff大說得好,好到像在演講。哈哈哈。

十一草大說的看似簡潔,卻指出很重要的一點:人只有活著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柳隱大的宗教也許能給發問者最強 制的力量,因為宗教家說話可以使用經驗界之外的題材,哲學家則不可。』

這段充滿智慧的的語句,它所要傳達的真意是甚麼?由於對修辭學不熟,所以恐將誤解,而造成良知的不安,更甚者莫過於辜負了說者的苦心。

但這樣的情況不禁令人想到一個有趣的歷史問題,所以想說在此與版主,作一下真心的互動。

版主你在蘇洵的管仲論裡,你是否非常不解蘇洵為什麼把齊國的衰亡怪罪到管仲身上,當管仲病重時,齊桓公去問他誰可以為相,管仲說:「堅刁、易牙與開方這三個人不可用,」他只舉了三個不可用之人,卻沒有推薦可用之人。齊桓公問鮑叔怎麼樣,他說鮑叔人很好,但是好人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賓胥無樂善好施,但善人不能使國家富足。

管仲還只是只把鮑叔和賓胥無的短處說出來,沒有舉出具體可用的長處,所以蘇洵把齊國之亡怪到管仲身上。

在這裡我們是否發現管仲都是從負面來告誡齊桓公,卻沒有提出建設性的謀言。告訴齊桓公不可以用,不代表可以用誰。

中國人習慣了從負面來看事情,凡事先挑毛病,幾千年一直如此,而今天這段「發問者如要以投票判定誰為最佳解答時,請不要把我列入。我認為用多數決來決定人生問題的對錯是很可笑的。」說者似乎從另一個角度給予版主意見甚至是答案了,這可能能使版主不再重蹈覆轍先人的遺憾。

至於說「可能」,實因為我不能只因我個人肯定甚至崇拜說者的精闢言論及過人智慧,而當著其他回答者的面前,說出我的敬佩之意,那是不道德的。

所以版主你試想,別說今天你所關心的一個議題是人的存在價值,單就一個單一的哲學,它若脫離道德而獨立時,實在說,已經不在具任何意義了。

「因為「為了什麼」的不一樣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是的,這樣的一句話我不敢公開力挺說它放諸四海皆準,但在這裡是在適用不過了,今天若我是你,糊塗的 我,或許會選擇交付投票,但我仍會堅持投給我所崇拜的那一位,否則莫說將來的評價又是一個人性議題,光是良知的反省就很折磨人。



意見

[其他] 利歌

中國人習慣用負面看事情?這句話我在上述故事看不太出來呢。

我只覺得,告訴別人「什麼事不該做」,與要他「去做什麼事」之間比較之下,前者是較務實的。



就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己所欲,施於人」來的平靜的多。

後者當然是可以效法的,但對象(行動者)應當要是已能確實做到前項,並遊刃有餘的人。



謝謝秋風吹曠野大的分析



***



社會人文類中,問這類問題的真的不少。有時我真感到疲倦,必竟我自己也沒答到我回答的那個境界。

但是看發問者們的問題時,總還是一再再的重復著,人可以如何生活、應該如何生活...



我提過,這是個虛無主義靡漫的世代。

人們衣食無逾,有家人有朋友,有看似光輝燦爛的人生。



但是,這些都不是自己去爭取來的。

我們什麼都有,就是少了為生存的奮鬥。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這話雖不致於使用「恆」一字,但沒有抵抗的對象,而內部又空虛無底時,的確容易招制毀滅。



我當然不希望我們有什麼敵國外患,也不樂意出現什麼死對頭。

只是,被虛無主義占領的人,只有兩條路走:一是不斷向外找尋刺激,二是無所謂的過一天算一天。



莊子雖看透人間世的相對價值,但他也沒有陷入虛無主義,因為他提升他自己,「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友。」

這是一種與「絕對真實」的道相應的一種逍遙。他很快樂。



知其不可而為知的孔子也一樣,論語首章就講的很明白了。

他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當然自在。



希望能為迷失的人們找到一個方向。

2006年9月5日 星期二

論 利、義、宜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於利不利之間。利不利即義不義,義不義即宜不宜。能之(知?)宜不宜,則智也。」

<<是 清‧焦循 的話



嗯...我不了解焦循這個人,所以就自己翻了,發問者自行斟酌。



我想,「利不利」應該是指「趨利避害」,就是懂得選擇比較好的東西。這個「好」與是實質上的多與少的差別,這種本能禽獸也有。



「義不義」就開始涉入人類的範圍了,義是有「應該」的含意。比方說長輩還沒吃時,後輩「不應該」搶先。後輩在生理上的確是餓了,也不是搶不過長輩。而是因為我們尊敬長輩,所以暫時(在餓死之前)壓抑自己的生理欲望。



「宜不宜」除了應該之外,還有「適合」的意思,這為什麼是有智慧的行為呢?因為所有的禮(制度)都是為正常情況所制定的,然而這世上常常會發生「例外」的事。此時在做判斷時,所有的禮都是僅供參考。比方說,救護車可以闖紅燈、嫂溺可以救...這些。



所以說,這段話中的「即」不當直接翻譯成「就是」、「等於」,而是有「更進一步應該...」的意思。

我認為這應該是這整段話所應該要表達的意思,以下用白話重說一遍...已經不太像是逐字翻譯了:



人與禽獸的差別,首先在於懂得分辨利害;進而判斷是否符合規定之禮與法;並且於非常之時,放下一切的規則,自行選擇最適宜的應對。能夠判斷適宜與否,就是智慧的表現。

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論讀書

發 問 者: 溫度~

<<請問讀書的最根本是為何?



我一個一個回答,請放下你的不耐來看。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沒讀書就沒有錢

你所謂的現實是指有錢沒錢決定一切嗎?假設這是對的好了,那這跟讀書又有什麼關係?

現在最有錢的人書讀的多嗎?書讀的多就有錢嗎?都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你為何還以為讀書跟賺錢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呢?



我承認要賺錢的人必需要有一定的學歷,但這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要爭取工作就有一定要有一些高於別人的條件。

但是那又怎樣?選員工本來就是要用一點篩選的手法啊,難道來應徵的人全都錄用?不可能吧。現在只是因為學歷的有無是一個通行手法罷了,就像去應徵小姐就一定要看門面,這是一樣的道理。你總不會因為這樣就批評長得好的人吧。

學歷只是門檻的一種,而門檻是用來篩選需要的人的,他需要什麼人就設怎樣的門檻,所以這並沒有什麼對錯。



我在這兒不和你討論學什麼到底對不對的問題,因為我說過了,那個東西叫做門檻。你要到後面的目標,就是要達到他們需要的標準。你認為目標對你的吸引比不上你要克服門檻的辛苦,就不要選擇那個目標。

懂了嗎?現在你學的是文言文還是火星文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想要賺錢,而這些就是你獲得賺錢機會的條件。

(我所以說賺錢機會,是因為你認為學那些東西才有可能被錄用,而不是直接就會賺錢。)



<<請問讀書的最根本是為何?

<<請問為什麼去讀書?

你知道你這兩個問題問得很好嗎?因為你做到了問問題這件事要兼顧的兩個方面。

第一是這件事本身是什麼。第二是做這件事情是為了什麼。



現在有很多人都搞錯了一點,他們把讀書這件事當成是拿到文憑的手段;並且拿到文憑又只是爭取工作的手段;爭取工作又只是賺錢的手段;賺錢這件是最終只為了活下去。

這樣一分析,我真覺得現在這些像螞蟻般的人類真是可悲透頂。明明是一個有自主性的人,卻擠破頭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工具,最可憐的是,以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什麼是自主性?就是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的可能。)



你問,為什麼讀書?我說,讀書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了解別人,而是了解自己。尤其在看古人言行時,「應該」只有這項目的。我們那些書,不是為了給他歌功頌德,而是希望從別人的經驗中,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他們說,做一個人應該如何如何。

你懂「應該」的意思嗎?說應該就表示「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已經的方向」。我們不會說人應該吃飯,而只會說人應該誠實、守信這些。

好了,他們這樣說,是他們從他們的人生經驗得到的心得,寫下來只是希望可以因此讓後人少走錯一點路。你當然可以不照他們說的話做,因為你是一個有自主性的人,但是,當你說謊時你心安嗎?當你不再被人相信、滿身銅臭味時,你真的高興嗎?

你現在讀書,的確有一半以上的目的是把讀書當手段。但是,請不要以為讀書這件事只能是一種手段而已。

若將來你已有一定財富後再去進修,不為了任何學歷時,你才真的開始在讀書。



你說「解讀」這件事情沒有意義?呵,如果你可以直接閱讀文言文,當然不用解讀啊。

讀任何書都一樣...我是指你真的想讀,而不只是消遣...第一點,知道作者到底說了些什麼;第二,作者為什麼要這麼說;第三,作者說的這些可以用於什麼;第四,作者應該說什麼。

你在學校念的,只有第一點。差一點的老師還只叫你背下來,連第一點都算不上。這也難怪你覺得那只是教條。不過這還是沒什麼好抱怨的,因為它是門檻,我說了很多遍了。

第二三點我應該不用解釋,做到第四點才能說你真正讀「通」了,而非讀「懂」了。應該說什麼就是指,你已可以對原作進行批判或延伸,此時這本書才真正屬於你。



這才是讀書。讀書是為了讓你的生命得到成長,讓你可以從別人的經驗記取教訓,然後安排你未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