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論《論語》中,孔子之「仁」

以下所引用之《論語》原文章節,均以我在參考資料上所採用的書為準。

我儘量直接使用白話文翻譯來解釋,因為這樣的溝通效果會比較好。白話文後會加上括弧﹝﹞,裡面所寫的號碼就是《論語》的章節,可在網上查詢原文對照。



第一點要說的是,「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也就是孔子的哲學能「一以貫之」的主要條件。既然已說是一以貫之,就代表曾參隨口說的「忠恕」﹝4-15﹞僅能代表他在那時(小於30歲)的學習心得,未必是孔子的原意。然而,曾參在孔子死後,自己當了老師之後,其進步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從他在臨終前終於說出「仁」字看來,他已掌握到孔子當初所要告訴他的了。

《論語》中,「仁」字出現的次數超過一百次(聽說是104次,我眼花亂算的答案有110次),可見此概念對孔子及其學生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當學生回憶老師時,卻說了「子罕言:利、命與仁。」﹝9-1﹞這種話呢?

這是因為所謂「罕言」,是指「很少主動談起」,而不是像「子不語怪力亂神」﹝7-21﹞那樣不談論。為什麼不主動談起,是因為每一個人的個性與背景不同,隨便說一個成為標準,未必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樊遲,這位資質沒那麼好的學生先後問了三次,而次次答案不同﹝6-22、12-22、13-19﹞。這就表示了,「仁」並不是一個單純、固定的概念,他會隨著每一個學生的現實處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方向是不變的,否則不可能前後連貫。

因此,當《論語》出現某學生問「仁」的時候,學生不是在問「老師,請問『仁』的定義是什麼?」,而是在問「請問老師,以我現在的狀況,我該如何『行仁』?」。



既然「仁」是一個動態開展的觀念,所以以下將此觀念分成三個層次來解析,並搭配原文解讀孔子說這句話的用意何在。為必免麻煩,我不用學生自己的話當參考資料。

仁的概念,可分做三個步驟: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也就是如何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

人之性這裡,必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自覺到人性並非本來就是善,而是趨向於善、喜歡善的。人若無真誠的心意,一輩子都在扮演應對別人的角色,則根本不足以成為一個人。

孔子很討厭一個人做事只有外在行為,而無內心情感,因此他兩次說「巧言令色,鮮矣仁。」﹝1-3、17-17﹞,意思就是「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誠心意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3﹞意思是:「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禮做什麼呢?一個人沒有真誠的心意,能用樂做什麼呢?」禮與樂的發明,就是要讓人的情感有適當的發洩。比方說拍手、擁抱、親吻,都是禮的規定。大家用一樣的禮,情感就能以此流通;樂是為了調和禮的區分而產生的,當音樂一響起,就忘了彼此的隔閡,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那麼,當我根本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卻還擁抱他、根本不想與大家打成一片卻嘻嘻哈哈的唱歌時,我到底在做什麼呢?

孔子的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為何要有「三年之喪」,他的論點是這個時間太長了,長到忘記禮樂、田園荒蕪。孔子則反問,在守喪期間錦衣玉食,心是否安呢?結果這個學生竟然就答「安」。孔子也沒辦法了,就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宰我離開後,孔子忍不住跟在坐的同學說「予(宰我)之不仁也!」。這裡的不仁指的就是「沒有真誠的心意」,而非後世的仁義道德之人格評價。孔子認為,小孩生下來,至少要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為父母守喪三年天下人都共同遵守,而宰我曾受到父母懷抱三年的照顧嗎?﹝17-21﹞

總而言之,人之性是由真誠引發的向善力量,以此才開始走向「行仁」的路。



仁的第二個層次為「人之道」,即「人生正途」。所以加上一個「正」字,就表示並非所有人「能夠」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去做的事。如何走,需要的是「擇善」。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同,因此他人適合的方法自己未必適用,在此舉孔子德行科的兩位優秀弟子做介紹。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白話文為:「能夠自己做主去實現禮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論在任何時後,只要能夠自己作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天下人都會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難道還能靠別人嗎?」﹝12-1﹞

所謂「克己復禮」並非為「克制自己」的意思。一則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都已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了,你還要他「克制你的欲望」不是太過份了嗎?二則「為仁」也是要「由己」的,怎麼這裡自己又變成好的意思?這顯然矛盾。

因此,孔子告訴顏淵的人生正途是「自己作主去實現禮的要求」,而非因為禮這麼規定你才遵守。這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前面說過,禮要有真誠做基礎,而事事真誠、永遠憑良心做事,這是需要高度的自我要求才做的到。但是,所有的德行不都是從勉強自己而來的嗎?我們也許無法做到事事如此,但應該以此自許。

第二位學生的答案出現了孔子的金律,是我們待人接物時相當容易做到(卻老是不去做)的一項要求。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白話為:「走出大門,像是去接代重要賓客,使喚百姓,像是去承辦重要祭典;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在諸侯之國服務,沒有人抱怨,在大夫之家服務,也沒有人抱怨。」﹝12-2﹞

這三段話可以表示為三點:與人交往要存敬守禮;以恕道增益人間情義、由無私促成群體和諧。一步比一步更高,正是人生正途的明確標竿。

以上例子是對最佳的學生說的,是不是比樊遲的「愛人」﹝12-22﹞或「先難而後穫」﹝6-22﹞看起來更困難呢?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25﹞這種天下大同的思想看來更是不太可能。為什麼他們以此做為目標?因為他們的理想直指最遠的一點:「止於至善」。



仁的第三個層次為「人之成」,人之完成在於「止於至善」。既是最終目標,就絕不可能在人生在世的時候完成,因為人只要活著,就一定還有犯錯的可能。所以有人問孔子子路是否有答到行仁的標準,孔子只能說子路可以帶領諸侯之國的軍隊,行仁則不知;問冉求,可以當卿大夫的家臣,行仁也不知;問公西華,則能當一個外交官,行仁也是未必。﹝5-7﹞

另外,仁也不是把一種德行做到至高就可界定的,子張說了一位宰相的行為表現,孔子肯定為「盡忠職守」,但不知道他有沒有合乎行仁的要求;又說到另一個人,不屑與不忠之仁同朝為官而出走,孔子也說他「潔身自愛」,但是否合乎行仁的要求也一樣不知。﹝5-18﹞

也不是消極的去除掉很難去除的毛病,像好勝、自誇、怨恨、貪婪就算是行仁的。﹝14-1﹞

然而,對於大家都不喜歡的管仲,孔子確肯定他是一位仁者,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管仲這人,孔子也是批評過的,說他的見識與度量都太狹小,並且既不節儉也不守禮。﹝3-22﹞評價一個人是否行仁,只能在他死後才能蓋棺論定(有些就是蓋了棺也無法論定),從什麼地方來看呢?最方便的當然是他的功績了。管仲在成為齊桓公的大夫之後,利用外交手段,讓桓公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百姓因沒有受戰爭侵擾而生活安定。而孔子便是以這點評斷管仲行仁。﹝14-17﹞

孔子的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使國家太平,幾乎可說是「我與天下人適當關係的實現」了。如此孔子才相信,管仲有走在人生正路上。而天下太平後做應該進行的禮樂教化,管仲卻沒有進一步去發揮,這點是說他度量狹小的原因。

以個人來說,人之成為止於至善。把此理想推至天下,即達孔子的理想境界。只不過,就算有這樣的王者出現,距孔子估計,也要30年才能讓百姓都走上人生正途﹝13-12﹞。必竟政治不太可能有立干見影的效果。

理想不是訂來非實現不可的,而是訂來確立人生方向的。而「行仁」的最簡單解釋,即「在在人生正路上」。孔子的「仁」,從人之性為向善,到人之道為擇善固執,最後人之成為止於至善。這就是他的一貫之道。

竟然說了這麼多,連我自己都很訝異…誰會有這個耐心看到最後一行呢…呵呵。不過,也許寫了這些,對我的收穫已經超過發問者了吧 :p

我的翻譯和整理全都來自我的參考書目,諸位如果認可我所講的,就請找這本以哲學角度解讀論語的作品吧: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論語》,立緒出版。

Ps:本文沒有詳解的地方有何以證明「人性向善」、如何「擇善固執」、以及「殺生成仁」的定位為何。因為這些不算是核心理論,所以不在以上解釋,也許我們有機會能再討論吧。知道這些後,就明白孔子不是一個唱高調、說教條的老學究了。



***

參考資料:《傅佩榮解讀論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