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政變
在中國,政治領袖被非正規替換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進入中央權力核心,接著可能先將權力逐步轉移到替換者身上,最後才請已被架空的領袖把位子讓出來,完成形式上的「禪讓」;也可能是突然將領袖暗殺,坐上帝位後才藉著收拾反對勢力將位子坐穩,通常會被稱作「自立」。禪讓和自立都是一種「宮闈政變」,政變的重點其實是檯面下的政治角力,呈現給世人及後人的理由都是整理得近乎天衣無縫的故事。
另外一種是以軍隊攻入首都,拿下皇城、捉到所有皇族成員並清除原有勢力的政變。此種政變的發動者身分多樣,可能是邊區諸侯、軍閥武將,也可能是個非常神奇的平民。
暴動與革命
一個國家的基層社會產生動亂,通常是發生天災而政府又處理不當的時候。可是天災不會在全國同時發生,而且動亂既然只是因一時的饑寒而起,所以只要饑寒解除,動亂也會隨之平息,不致釀成武裝暴動,也不會蔓延出災區。
但當整個國家只因一個局部的天災人禍就發生全國的基層社會動亂時,必定是國家的某個嚴重積弊到達臨界點的時刻。臨界點的爆發會讓國家及政府大傷元氣,卻不一定會使政權覆滅;甚至當動蕩平息時,積弊的存在都不曾被發現也是常有的。此處只能簡言,由於積弊非一日之寒,故平息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間。
再大的暴動都未必會演變成革命,兩者的根本差異依序有三:第一,暴動群眾有無領袖,這要是個真正能決定群眾走向的領袖,不能是單純的群眾意見發表者;第二,領袖的號召必須是重建一套新的國家秩序,而不是對國家有「訴求」、「建議」而已;第三,領袖有其輔助成員,這些成員中須有把眼光放在整個國家佈局的政治知識分子,不可以只有武人和軍師。
第三個條件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武裝集團是否有凝聚力的關鍵,尤其是當此集團未能常保勝利又軍需不足的時候。雖然領袖氣質也常被提到,但領袖能用氣質吸引住的永遠是集團的少數分子,大部分的成員之所以不是一盤散沙,是因為集團有一個組織的力量,照顧好成員的食衣住行。一個能為領袖建立起這個組織的人,將來才能為領袖建立起一個國家政府。
陳勝、吳廣的起事能夠被後世稱作正面意義的「起義」而非「叛亂」,是因為隨之而起的全國動亂最後推翻了他們起事的對象。兩人終究達不到「革命」的規模,不只是因為陳勝有失人心的舉止,也不只因為軍事失利,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和集團內部缺乏政治長才的緣故。政治人才一能架構組織,二能緩和上下關係,三能調整前往目標的進度,是志在天下的領袖的必要人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