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史記筆記六


一個人的行為與個性是分不開的,但是可以間入判斷做調整。劉邦自始至終不改流氓本色,但他的政治行為從成為「沛公」起,總是經過精密算計的合宜決策,甚至成為往後千年的政治範本。
韓信因項羽的吝嗇而轉向劉邦,表示韓信是個在意賞賜的人,劉邦可能自此就對韓信起了殺意,但他封韓信為大將、齊王和楚王時毫不猶豫;劉邦一向粗魯無禮,在鴻門宴上卻是進退有度。鴻門宴下,劉邦拋下張良等隨他冒險赴宴的的臣子,這些臣子卻能全身而退;劉邦逃命時不顧子女性命,後面卻跟著一個願為他一再撿回孩子的夏侯嬰(事見〈項羽本紀〉);項羽死後,劉邦大殺功臣,張良、蕭何不是出謀就是躲避,毫不抵抗。離劉邦較遠的二三級謀士如酈食其大都領教過劉邦的無禮,可他們選擇勸導或忍耐。
劉邦的私德之差有目共睹,但完全破壞不到他的公眾形象,這是因為他身邊總有人替他文飾的緣故;若真要他自己站到台前面對觀眾,又可以一改本色,照著劇本扮演一個豁然大度的政治家;他幾次在公共場合的政治發言,如「約法三章」、封韓信為大將時的對話,以及細數項羽罪狀時,背後想必都不缺優秀的起草人。反之項羽雖然談吐有禮,給諸將和平民的印象卻是殘暴好殺,他的政治行動幾乎見不到臣屬參與,一級謀士范增因簡單的離間計離開,唯一對他說真話的只有諷刺他的俘虜,項羽待之以極刑,完全不知反省。
魅力型的領導者是學不來的,無禮、無情、無恥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缺點,劉邦能以此轉危為安,關鍵在他總能吸引到為他死而後已的人才,而他自己也懂得與之配合;單單模仿劉邦的個性而忽略劉邦集團的護持,未免把整段歷史看輕了。

封建制度在東周開始崩潰,直到秦朝以郡縣制完全顛覆已過了五百年的時光。五百年的列國林立狀態因秦的統一而暫停了十年,接著又是楚漢相爭,以及劉邦親征異姓王的動亂,待漢景帝平七國之亂、將中央能管轄的郡縣遍佈到全國時,距漢朝立國已將近五十年了。
周人當初以封建制進行統治必帶有極為現實的考量,因為他們根本沒想到自己真能擊敗強大的商人。一戰得勝如何以少治多?原封建制的基本作用就是只要有第二個兒子,受周人控制的領土就可以往外拓展,只是經過百年擴張,無主地越來越少,諸侯才轉而互相吞併。春秋之後,封建制名存實亡,但封建記憶卻被王官學保留下來,但此時的封建想像只餘兩點:一、天下有諸國並立;二、王公一定要擁有封地。所以當始皇一統後,大臣很自然地請立諸子;項羽滅秦,下一步就是重立六國之後及分封有功將領,自己居其一;劉邦想加強實力,最高等級的收買方式還是封王,想被封王的人也不限出身;劉邦死而諸呂奪權,中央勝利後,安定天下的方式仍是以劉氏子弟至國管轄。此些種種,足見封建記憶的根深柢固絕不是能憑一朝改朝而消除的。
可是劉邦和項羽的政治眼光不同。對項羽來說,諸王要封地,他就給他們封地,到此為止;而劉邦經張良提醒,預見諸國並立的危機,知道自己一定要選擇一統。項羽死,劉邦被諸王擁立為皇帝,但不出半年燕王就舉兵反漢,其他諸侯也紛紛揭竿,可見「擁立」的發想者並不在諸侯一方;不過正因為諸侯不停「謀反」,劉邦才能不停「平叛」。分封對於劉邦從來就只是手段,因為中央的統治技術尚未成熟、人心也尚未齊一,他才不得不分封。漢朝選擇了一統,王是同姓也好異姓也罷,只要還有獨立國存在,中央就沒有懈怠安逸的資格,這是劉邦超越同時代所有領導者的政治理念,也是劉邦對漢朝最大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