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漢娜鄂蘭記錄片整裡 3

只看一次記錄片「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的整裡重點

記錄片,裡面應該只有讀鄂蘭與人來往信件的配音是找配音員配的「假」音,其他畫面聲音都是真的。影片有四種:1.打字卡的引述鄂蘭著作中的段落、配音朗讀他與他人來往的信件。2.訪談錄影:鄂蘭的晚年訪談和可能是在他故去後對他的親友、同事、學生及批評者的訪談。3.納粹德國的記錄片、猶太人流亡國外時的記錄片。4.對艾希曼的審判記錄片,艾希曼是下令屠殺猶太人的高層納粹軍官。

三個重點
1.解釋「邪惡的平庸」
「的」這個字連接出的詞語總是會產生許多歧義,此處不是在指出那些視為平凡的、平常的、不被人注意但到處存在的邪惡;而是在講邪惡的事「如何」被視為平常。不是在討論「邪惡是什麼」或「某一種邪惡」,而是在討論為何在某時某地,邪惡得以不被當成邪惡看待,甚至得到歡迎。像是希特勒出行演講時的記錄片上,為何可以得到眾平民的歡呼擁戴,人人臉上帶著歡快的笑容,不同於後世拍出的反納粹電影,僵硬蕭條的景色。
鄂蘭提出的答案是這就是意識型態的作用。所謂意識型態,就是一套簡單易懂到可以幾乎可以被當成口號的想法,像是「XX就是好」「XX就是壞」「只要XXX就可以OOO」「一切都是XXX的原因」這樣的句式。直接從問題跳到結論的幾乎無思考也禁不起檢驗的命題,然而它簡單,所以宣傳容易、擴散容易。而人們會陷入意識型態,是因為懶得思考。一旦思考,從開始到結論的過程便不那麼容易,會產生無數個需要停頓的岔路,或者就算你想到結論了,別人的答案也多半會跟你不同,於是無論你或他,都沒辦法輕易做出決定,你們最後所做出的行動,也將步步帶著警惕,警惕自己會再受到下一個他人的挑戰。
「多樣性」是一個鄂蘭鼓勵的選項,就是為了對抗趨於單一的意識型態,無論其中內容是什麼,或是哪怕多樣性之中包括邪惡。
DVD上面印著的除了片名之外還有一句話:「危險的不是思想,而是行動。」因此此記錄片的名稱便叫做「思想的行動」。這句話在影片裡面的解釋…………也不算解釋,而是在說思想本來就是危險的,可是危險不等於邪惡,真正邪惡的行為,往往是由於不去思想才造成的。如此或許可以推導出,他認為與其不思考而帶來不知約束的行動,還不如思考帶來的如履薄冰行動來得好。

2.鄂蘭私事
猶太血統自母系得來,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要輕易讓人瞧輕自己的種族。
結過兩次婚。

3.關於艾希曼的審判
說是「審判」……也不太像,但我也不知道五十年前的法庭標配該是怎樣,總之,這審判有很多法官、很多記錄人、很多觀眾、一名被告及兩名陪同警察。真正怪的是,比較像是一問一答的「審判」過程似乎早就做完了,我們在影片看到的這場「審判」,其實只是剛剛說的那一大堆人坐在法庭裡聽前一場真正審判的錄音帶而已,我幾乎不記得有看到影像中的任何一個人「開口」,全是聆聽,眾人的差距只是服裝和坐位。或許那更像是一個「審判錄音公開發表會」吧。
此DVD中對鄂蘭思想做解釋描述批評的人中,只有一位是採明確反對立場的,不過他對於「邪惡的平庸」的批評不太對,認為鄂蘭在粉飾邪惡、模糊邪惡與道德的分界,所以我才說「A的B」容易引人誤會吧。而他對鄂蘭對納粹戰犯的反對……也是歧義的問題,不過,鄂蘭之所以說「艾希曼不是反猶分子」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反猶分子」的定義與一般人以為的不一樣。
他認為「罪」的標準在於動機,「反猶分子」與否的標準也在有沒有對猶太人的「恨意」。艾希曼表示他的作為是基於上級命令,或說忠國,忠於他們國家的領袖,非是出自各人愛恨。假設他說的是實話,那他確實不符合鄂蘭對「反猶分子」的定義,就像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人也不需要是「反外國分子」才能上陣殺敵一樣。這其實是法律哲學上的討論,討論什麼是「罪」或「戰犯」,在什麼情況下奉行自己國家的法律是「犯法」、不奉行則是「合法」這些問題。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於是對同一個人同一件行為就會加以不同的稱呼和判斷是很自然的,鄂蘭的結論在一般大眾平常的思維(殺猶太人的就是反猶分子)下不屬於多數,但對慣於哲學討論、分析每個人詞語中定義為何的人來說,這種說半天才發現沒兜在一起的狀況真是太多了。
對納粹思想納粹戰犯的討論我其實沒多大興趣,他們輸了,所以「罪」已定下,所以做為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尤其還是一個受破害的猶太人,只能攪盡腦汁地為那段時間羅織罪名、恐嚇來者,不同於生活在那個當下,或是這個當下的知識分子,還有為「邪惡」辯護的空間,以「為了我們的國民」、「為了我們的祖國」之名。


對於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的了解,這部記錄片倒是沒有讓我理解的更多。我同意意識型態會讓人群陷入長時間的瘋狂,這簡直不需要證明,可是,這絕對不會是唯一的原因,別忽略「都XXX的錯才讓納粹誕生」這個句子,無論其中填入「希特勒」還是「意識型態」,都是上述那些意識型態的句式。哪怕一件小事都得有無數的理由促成,何況是這樣的國家行為呢?希特勒成長的德國背負著一戰戰敗,是一個無可否認的貧瘠國家,他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德國變成一個可以組建出橫掃歐洲的軍隊的國家?相比這個現實問題,我覺得希特勒如何取得國內政權和人民……追捧的政治問題,反而簡直不是個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