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西經2-1歐里庇得斯悲劇I

西洋經典選讀2-1歐里庇得斯悲劇(B整理版)


‧傳統與現代的斷裂
「經典」是經過時代淘洗流傳至今日的重要的書,「傳統」與「現代」的時間分界則在17世紀。「人該如何組成一個社會」、「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人如何面對自我」西元1718世紀歐洲人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從前有了決然的轉變,因之產生了「現代」文明。
現代文明具有空前的擴張力量,襲捲了整個世界,造成各處人們都與自己的傳統文化產生斷絕或疏離,直至今日仍未止息。現代文明的特色是它的「同質性」非常的高,這就是為什麼即使離開臺灣去亞洲各國、歐美、中南美或非洲,卻發現各地人們的生活型態都大同小異的原因。這樣高度雷同的生活固然便利,但也限縮了一個人自我開發的可能性,以為人理所當然就該活成這樣。想要了解自己現在為什麼過這樣的生活,應該去理解1718世紀的歐洲,而想要知道人類還能有什麼不一樣的活法,閱讀未受「現代」衝擊的「傳統」經典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經典能穿越時代,必是其中有與各個時代的人都能呼應之處,可是若我們是為了擺脫現代的限制而去接觸傳統經典的話,就該特別關注那些我們沒辦法一眼看懂的、需要解釋的、與我們大相逕庭的部分。

‧愛琴海與近東文明
「傳統」總是複數的,並不存在一個單一的、同質的「西洋」,現在成為主流的歐洲文化起碼有兩個源頭,一是愛琴海,一是近東。西元前8世紀左右,開始希臘口傳的文學傳統,荷馬史詩。流傳於腓尼基人在愛琴海建立的航路上,東邊是小亞細亞,希臘在西邊,北部有馬其頓,這樣構成了一個文化圈,在這個文化圈各種不同的互動中產生了「古希臘文化」。近東文明的起點可以遠溯到比希臘更早,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界,在肥沃月彎開始了人類最早的農業經驗。近東的古代歷史幾經輝煌,不過得以綿延不斷地流傳並影響至今的,是他們的宗教文化。

‧伯里克里斯(Pericles)主政前後的雅典
古希臘歷史的重大轉折點,與波斯的戰爭(499B.C.)是一個,伯里克里斯主政期發生的伯羅奔尼撒戰爭(431B.C.)也是一個。希臘聯軍以少勝多打贏了希波戰爭,雅典人對此結果給予的標準解釋是「一群自由人的結合打敗了只有一個人是自由的奴隸的軍隊」,雅典人認為他們創造出的民主制度是其最了不起的成就,並因此爆發出前所未有、不可想像的各個層面的自信心。伯里主政時,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他留下的著名演講詞中有「雅典是希臘人的學校」這樣一句話,或許他更想說的是「希臘人是人類的老師」吧。
然而這樣的開放、自信氣氛也催生出兩種不安定力量:在內,自由又有奴隸來負責生產的雅典公民中,產生了一種當時稱作「智者」後世稱作「辯士」的人,用其雄辯術挑戰各種傳統觀念或規則。在外,雅典人高漲的意識型態剝奪了斯巴達人在希波戰爭中的貢獻,亦貶低了重視集體與紀律,以軍事力量在希臘南方立足的斯巴達城邦。於是,希臘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開打了。
歐里庇德斯的生卒年約是485~407B.C.,得年約78歲。他在三十歲已開始戲劇創作,但直到過了五十歲才成名,他與索弗克里斯的生卒年差不多,但兩人成名的時間是前後兩個世代,那便是伯里主政的前後。自史詩與神話取材是希臘人表達想法的習慣,創作戲劇自然更是如此,但索弗是繼承和發揚神話史詩,歐里卻好作翻案文章;這可能是因為內戰爆發,雅典為了戰爭而動員,使得貧富差距逐漸變成權力差距,歐里親眼看到雅典從民主轉向專制的過程,他的成名創作即是對如此改變的質疑。

歐里庇德斯(Euripides)《海倫》
特洛伊戰爭因帕里斯擄走海倫而開始,以海倫被搶回去為結束。這樣一個造成如此大傷亡的事件中,我們是否該對海倫究責?
歐里的戲劇裡,使用了「金蘋果」神話把這場戰爭的原因更往前推,並且更多加了一個設定:赫拉海倫送到埃及,並用雲造出一個假的海倫帕里斯擄走。如此,海倫根本與特洛伊戰爭無關了。戲劇開場的時間是特洛伊戰後七年,海倫在其中作為主角要面臨的困難是他在埃及碰上了另一個追求者,以及這個追求者將不利於此時落難於此的海倫的丈夫墨涅拉奧斯

戲劇中,歐里至少呈現了三個重點或提出三個質疑:
1.這麼多的神話,為何要選擇接續「金蘋果」?如果神真的這樣擺弄人,那麼人為什麼還要相信神或崇拜神?
2.故事中有一個可以傳遞神喻的角色。歐里想要藉由這個人問:存在可以知道神意的這種人,有意義嗎?
3.檢討戰爭。特洛伊戰爭真的是海倫引起的嗎?又或是神引起的?不,真正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人會以為戰爭能解決問題?戰爭真是解決妻子被搶或是其他困境的最好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