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407[清日韓]天津會議專條──從朝鮮的遭遇看清朝與日本如何看待政治與國際貿易
清政府沒有查覺他們簽訂的條文中,「開港」、「通航」真正意味著什麼,無法分辨商船與軍艦,於是開放的商業港口同樣可以給外國當做軍事基地使用。西方國家當年對清朝開出條件時,本有進行激烈爭執的準備,結果清方卻輕易接受了。
‧朝鮮也是一個長期鎖國且排外的國家。
1866年,法國神父在朝鮮因信仰原因從朝鮮逃到停泊在中國的法國軍艦,要求蔽護。法國因此派出七艘軍艦至朝鮮,要求開港。
1871年,美國駐華公使宣稱有國人在朝鮮受傷,要求朝鮮道歉、開港。
以上兩件事情至少在開港這個要求上都被拒絕了,但可從這兩件事上看出清朝這幾十年來跟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連帶的讓所有的東亞國家都產生變化。而且因為清朝的港口現在已有大量外國軍艦出入,因此西方國家要干涉東亞國家也變得極為方便。
朝鮮沒有被西方國家強硬的要求開港一則是因為朝鮮的東側沒有適合大船停泊的港口,西測(黃海)的港口如釜山、仁川好一些,但也只是沙港,水深不足。二則西方國家尚吃不完清日大餅,沒必要再去開發朝鮮。
直到1875年,朝鮮才有自由港,有別於其他東亞國家,最終強迫朝鮮開港的是日本。日本派出軍艦向釜山開炮,完美地複製了黑船事件。朝鮮是日本測試自己西化成果的第一個試驗地。
‧1868年,日‧木戶孝允提出「征韓論」。
1.往日的維新首領皆成為明治政府裡的要角,權貴尚有地方割據的心態。要組成一個民族國家,其國家人民要有共同的國民感。若是能找到一個適當的外在目標,將有利於國內團結。
2.西方國家除母國國土外,還會在國外建立專屬、壟斷的貿易地,然後將這個貿易地變成殖民地。
此時,日本人對於「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該如何理解?如何處理?」這件事已開始思考;相對在清朝,無論政府還是知識分子,對商業一直只會想著如何保護自身的產業。
1876年,日韓簽訂「江華條約」,要求開港、無關稅及領事裁判權。否定朝鮮為清之屬國,強調這是「國與國」之間的條約。
接下來的一年內,超過十個西方國家都來與朝鮮簽約。朝鮮完全無法理解這意味著自己已被迫納入列國秩序裡,清政府也沒能意識到,仍是覺得朝鮮是自己的屬國。
‧澄清詞:「支那Sina」
現在認為這是一個日本人對中國的蔑稱。確時,當日本在清朝連連得利的時候,他們使用「支那」一詞的態度愈來愈鄙視,但當這個詞開始被使用的時候並不是如此。
日本很早已前就有對中國的稱呼「中国(ちゅうごく)」,西洋則稱中國為「China」。明治維新時,日本為加入列國秩序,因此刻意改用西洋人對中國的稱呼來稱呼中國;而china這個拼音在日文用外來語的發音唸出來時,就變成了sina。另外,在當時就帶有鄙視意味的稱呼是「清國」;這個詞是偏向政治意含,指的是「由滿清政府統治的地區」,是日本政府的敵人。當時日人口中的「中國」接近今人使用「中華」的方式,強調日人與漢人間同文同種、可做為鄰國朋友的親近關係。
甲午戰爭中的遼河戰役,日本陸軍進入東北盛京時,為離間滿漢關係而喊出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日本區別了「中國(支那)」與「清國」才會這樣說,後來被有意推翻滿清的國人借用,成為興中會的口號。
日本在明治時代對中國採取的政治立場即是拉攏「支那」,打敗「清國」。
‧從中國本位看不到的朝鮮的屈辱歷史
1873年高宗親政後,朝堂上分成高宗的親父大院君與明成皇后的外戚勢力的對峙情況。
1882年,大院君發動軍事政變,但又無法控制軍隊,使得作亂的軍人闖進日本大使館殺了八個人(壬午兵變)。日本為此出動軍隊,朝鮮政府不得不派遣金玉均至日本謝罪。然而當清廷獲知朝鮮發生動亂時,完全當成自家事的也派出軍隊進入朝鮮,將大院君帶回清朝軟禁。
1884年,金玉均歸國,成立「開化黨」,這個黨名來自日本明治維新的口號「文明開化」,顯見這是一個親日的黨派,與傳統習慣的親中態度對立。他發動政變挾持了高宗,但隨即又被當時的駐朝鮮最高將領袁世凱逮捕,結束了政變(甲申政變)。從以上兩次政變即可看出此時朝鮮朝廷力量的薄弱。
1885年,日本與清廷就朝鮮問題開了會,簽訂「天津會議專條(天津條約)」,與會雙方是伊藤博文和李鴻章,恰好與十年後馬關條約的簽署人相同;然而天津條約是在清朝境內簽訂的,馬關條約的簽訂地點已變成日本境內的馬關(今下關),由此也可隱約推測這十年裡兩國的勢力消長。
‧天津會議專條(天津條約)帶來的影響
清方顯然在意的是政治權力本身,日方卻有意為其國際貿易打開通路,條約使得清朝與日本銷往朝鮮的貨物能以同等地位受到管轄,大大增加了日本對朝鮮的貿易量。在1886年,朝鮮內清日的貿易比是83:17,但到了1892年,變成55:54,可見條約的效應。
清朝從1840年鴨片戰爭開始與西方世界打起了交道,然而這麼多年過去,清朝的政府與平民的思想到底做了什麼改變?縱然被迫簽了這麼多列國秩序的條約,清朝的外交官員仍不能抓住簽條約時應該重視、爭取的到底是什麼。李鴻章及其幕僚不能意識日本能從天津條約得到的利益,也不能理解日本為何需要這些利益,簽約後對三方的經濟影響更不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內。或許直到打完甲午戰爭,李鴻章都沒意識到這些。
清朝總是認為:條約是解決當下現實問題的辦法;不知條約是管轄後來行為,且對於所有後來的權利與利益是會有具體又直接的影響的。
‧貿易量:貿易的消長對國家到底有什麼意義?
沒有觀念就找不到問題,更無法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黃仁宇提出「數字上(不)能管理」這個概念來解釋歷代中國政府的最大問題:這些政府雖然有這麼多的官員,卻總是無法用有效的數字系統來管理國家。
日本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學到了西方管理國家的辦法,天津條約的成功大大增加日本對自己的信心,也認同當年木戶的「征韓論」。
1891年,俄國往東方擴張,要在其國土(清已割讓)的東南角「海參崴」建立海港,並建立困難度極高的西伯利亞鐵路,進入遠東地區。日本對此事產生高度危機感。
○
1840第一次鴉片戰爭→(42)南京條約 清英
1853黑船事件→(54)神奈川條約 日美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60)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清英法俄
1868明治維新 日
1873征韓論 日
1876江華島事件→江華條約 韓日
1882壬午兵變→濟物浦條約 韓日
1884甲申政變→漢城條約、(85)天津會議專條 韓日清
1893東學黨大騷動 韓
1894甲午戰爭 1895馬關條約 清日
-e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