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東亞史4-[清日韓]東學黨之亂及甲午戰爭

2019楊照-東亞史的關鍵時刻 筆記

No.4-0414[清日韓]東學黨之亂及甲午戰爭──朝鮮主權爭奪以及清日兩國的軍事管理

1890s後,朝鮮的政局更亂,1870s已被鎮壓的「東學黨」在朝鮮南部復興。東學黨並不是一個政黨,它在1850年成立,是一個素樸的宗教性組織;認為「人應該要能直接從土地(上的作物)得到幸福,如果不能,一定是在人與土地間有惡勢力介入破壞」。具有強烈的朝鮮本土性、保守排外、反對朝鮮貴族「兩班家」及其標榜的「儒教」,也反對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勢力。
江華條約帶入大量日本貨品,加速破壞小農經濟。

1893年東學黨大騷動,朝鮮政府向清朝報告,李鴻章派遣兩艘北洋軍艦至仁川示威。
1894年全羅道東學黨動亂,要求政府趕出外來勢力、懲治貪官污吏、回歸民生。面對上萬人的爆動,官軍的兵力實在太少,鎮壓不成反使動亂再次擴大。朝鮮再次向清求援。
天津條約中約定,若將來朝鮮有重大事情發生,清日需彼此照會。所以清朝出兵時以正式的公文通知:「此番清國派兵援助朝鮮乃我方保護屬邦之舊例,清國政府按照1885年簽訂天津條約的第三條規定,特知會日本政府。」
日本得知朝鮮出事時反應很快,立刻以「保護本國僑民」為由出兵。「護僑」也是日本習得「列國觀」中的一個概念,意旨「國民有他的國籍,不論該國民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改變;國民在他國有難,國家有義務給予保護」。而清朝根深柢固的「天下觀」在乎的是土地疆域:只要是在我國境內發生的事及所有的人都受我的保護和管轄,他們各自的國籍和身份並不重要,外籍者所屬的國家也沒理由干涉本國內政。清朝這種態度在面對長久以來的亞洲鄰居時,尤其理所當然。
清朝不明白「護僑」的意思,也不明白日本為何一再重申「不同意朝鮮是清國的屬國」,他們以為日本是要派百來人保護日本公使館的。結果日本先派出四百人的軍隊進入朝鮮首都漢城,隨後又加派八千人的軍隊佔領了漢城。此時清軍的二千五百人駐屯在漢城南方的牙山上,對日軍如此的大陣仗完全不明所以。

朝鮮高宗向東學黨全面投降,簽下「全州合議」,同意東學黨所有的訴求,東學黨也接受了,於是這個本無高度組織的運動就此平息。
照理來說清日兩軍都該撤退回國,但雙方來回的公文又在列國觀與天下觀之間開始鬼打牆,彼此愈來愈沒有耐心,而且又多了兩項外在變數:
1.先是俄國要求雙方同時撤軍,但只對日本一方說,而且擺出強硬的態度。日本大為緊張,認為這又是俄國將進入朝鮮的警訊;首相伊藤與外相陸奧宗光密談後決定必須頂住這個壓力。隨即以清國侵害朝鮮做為自主獨立的國家為由,向朝鮮要求清軍撤軍,否則就由日本代為驅逐。
陸奧在回憶錄裡表示,當時的決定是為了「維持權力的平衡分配」。聽起來是要公平的維持清日韓三方的平衡,但事實上朝鮮根本沒有權利可言,只是習慣性的親清,而清也同意這種依賴;倒是日本對朝鮮是完全的異國。朝鮮獨立對日本無額外的好處,對清朝卻肯定是有損害的。
2.第二個變數是英國也開口了,同樣也是要求清日同時退兵,提醒這是「列國共同的利益」。俄國判斷英國這是在偏坦清方,畢竟目前在清控有最大利權的國家就是英國,於是俄國決定退出這場拉鋸。
日本向英國解釋自己不撤軍是要確保在自己離開後朝鮮仍能做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內政;日本希望能與清國一起幫助朝鮮進行改革。
清朝則回覆英國:把軍隊停駐自己的屬國上毫無問題,要撤軍也是日本該先撤,然後才能談論其它的事。
顯然日本的態度與使用的國家觀念較投英國所好。

1894年7/3,日軍闖入朝鮮政府宮殿,朝鮮只抵抗了三個小時就完全失守,高宗及所有高級官員被俘。接著,日本為徹底解決朝鮮與清的從屬問題,在朝鮮成立了一個傀儡政權,與之簽下「大日本大朝鮮同盟合約」,並令此政府發文告知清國自己不再從屬的獨立地位。(同事見No.22)
日本這套侵入他國的一系列動作就這麼成型了:先以軍事力量佔得領土,再在當地成立傀儡政府,最後與這個政府簽下種種有利於日本的條約。未來的滿州國是最有名的例子,不過直至二戰結束,日本在亞洲扶植的傀儡政權高達十數之多。

1894年8/1,清日正式宣戰,第一場陸戰是在朝鮮境內的安城渡之戰(牙山戰役)。戰後日本第一時間得到的戰報表示己方陣亡39人,包括1名高級軍官,受傷50人;總共擊出254發炮彈,67801枚槍彈。
清軍的指揮官葉志超在戰後逃到平壤,然後才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戰果:己方大概陣亡二百人,殲敵二千人。這麼說還打贏了?李鴻章相信,因為他也沒有第二情報源來佐證或反證此戰報。
第二戰,平壤會戰,清軍15,000人,日軍14,000人。這場也是日軍獲勝,還列出一張清單:此戰俘虜了513人(含14朝鮮人),收容負傷清軍82人(含2朝鮮人);繳獲馬匹250匹,大車156輛;野炮4門,山炮25門,機關炮6門,炮彈900發;連發步槍470枝,騎兵連發槍80枝……步槍子彈760,000發……青龍刀15把,清劍380把……軍糧約15,000人份一個月,糧米9,500石,雜穀2,500石……金磚43公斤、金錠23公斤、銀錠540公斤、錢幣……大量的文書信件……光從兩次的日本戰報就可看出這是一個「懂得用數字管理」的現代軍隊。
清廷第一次聽到平壤之戰真正的結果是戰後第七天,還是由英國公使處得知,同樣的,李鴻章也還是不信。
甲午戰爭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第一次離開國土的戰爭。在戰爭開始時,日本已在上海─北京佈置了250名專職的情報員,後來在盛京也有300人的情報網。對於戰場情報,日本安排了各種不同的複式建置以檢驗報告,軍隊裡也有隨軍記者。在黃海戰役時,日軍每隔20分鐘就傳回一張時況海圖,且有三套從不同角度測繪的記錄。今日重建這場甲午戰爭中最重要的海戰時,仍是只能從日軍的記錄上描繪。
清軍沒有第一時間的戰報,報告中從無確切的數字,軍隊沒有軍醫配置,而且顯然在後勤出了大問題,或說根本沒有後勤隊伍準備去接濟、支援、遞補、收拾,好像只要把軍隊和所有軍需一股腦地全送到戰場上去就不用管了,平壤城中的物資就是明證;整場戰爭發生了什麼事由指揮官在戰後向中央上奏即可,專職的情報人員一個也沒有。

我們看到了兩支如此不同的軍隊,兩個用完全不同的態度在面對戰爭的國家。現代的戰爭,哪怕是以國家的管理能力去調動都是一件極其複雜的技術,單一戰役的勝負能左右全體戰局的力量並沒有那麼大。清朝如此輕忽戰爭管理,那麼,有太多事情在開打前就已經決定了。
透過細讀史料(歷史的細節),我們才能更確切地理解當時的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