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東亞史7-[清]康有為上書

2019楊照-東亞史的關鍵時刻 筆記

No.7-0505[清]康有為上書──慈禧政權I

甲午戰敗與馬關條約在清朝上下引起極大的震撼,開戰前沒有人想到會打敗,更沒有人想到戰敗的代價如此巨大。
中國知識界此時才開始出現新的聲音,社會產生強烈的亡國危機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是康有為。他向光緒帝呈上與考生學子連署的萬言書,告訴皇帝皇宮外的世界糟糕到什麼地步:
1.外國的報紙都在討論如何瓜分中國。
2.外國人視中國為野蠻落後的民族,並且依照「演化論」,「文明」消滅「落後」是造福世界的正當行為。
3.與外國發生大事的間隔會愈來愈短(鴉片戰爭與甲午戰爭相隔約50年,甲午戰後三年(1898)德軍占領膠東)。中國將隨著埃及、土耳其、高麗、安南一樣,排入被殖民的序列中。
4.外國政府的年收入與支出是清朝的數十倍之多,擁有龐大的研發與製造能力,清之稅收連付戰爭賠款都不夠。
5.清帝能接觸到的官員不過百人,這些官員長久浸淫官場,早已與社會脫節,皇帝又如何能知道國際事務?

難得的是這樣的悲觀警告真的被光緒帝看到並看進去了,於是康有為能繼續向光緒帝提出具體的改革事項。雖然康有為在後期提出的主張有些近乎荒誕,但在此時他的想法仍是許多同時代人不及的。
1.改變中國中心意識。列國五十餘,中國居其一,所以不要再提什麼「尊王攘夷」的思想了。應將有地位者派往國外學習,學成歸來方可任官;使其與外國人交友、建立民間好感,改變外國輿論。
2.國內的政體改革可習俄、日。(由上至下發動的改革,清帝能學習。)
3.由地方總督自行主導變法,中央權力下放。
康有為固然充滿激情,但說的內容過於包山包海,他的文章於改革事項沒有結構,反應了他對有系統的思考、有系統的處理國家問題上,也是沒有能力的。這當然不是康有為一個人的問題,西方也是從二百年前啟蒙主義才開始為知識做分類,將「做事」分解成各種專業分工,以此慢慢琢磨出一套可以運作並漸漸改進的大型系統,使社會可以被確實治理,中國人要學到這麼核心的思考方式當然沒這麼容易。

對日宣戰是光緒帝親政後的重要命令,帝黨自然全力支持。慈禧起初並不反對是因為在他眼中日本只是個小國,對日戰爭算不上大事,當然開戰後他的想法就不是如此了。然而,此時慈禧和整個后黨心裡最重要的事,應該是辦成慈禧的六十大壽。
慈禧生於1835年(口誤:1836),三十多歲開始進入權力中心,但純然出於巧合,他四十歲那年遇上同治駕崩,五十歲撞上中法戰爭,到了六十花甲大壽,縱使國家又碰上甲午戰爭這樣的大事,他也不願意再草草了事了。(ps:以農曆年生辰算法,因此與西曆有差。)

‧清朝最後半個世紀(1871~1908,實47年)的統治,朝廷的權力出現了極特別的改變:「皇位」與「皇權」的分離──真正握有國家最高權力者非是擁有皇帝身分的人。
清朝承明朝而立,以明朝的敗因告戒皇族子弟不可重蹈覆轍,並對皇帝做了諸多限制,稱之「祖宗家法」。所有的皇子從小都要受非常嚴格的文武教育,表現好的人才能登上皇位。但即使已成為皇帝,也要保持勤勞到近乎辛苦的日常作息。明朝皇帝能做出三十年不上朝這種事,不僅是因為皇帝的個性,也是因為在明朝的制度中,確實沒有任何機制能對皇帝的個人意願做任何制衡。清朝的祖宗家法卻絕非擺著好看而已。(老師雖舉了很多對皇帝的限制,但都是日常行為上的──起床、吃飯、讀書、功課、上朝時間等等──,我還是不知道有哪道慈禧下的政令若是由皇帝發出就會因違背祖宗家法而被臣子否絕。)
然而當皇權與皇位分離時,祖宗家法的約束力選擇了約束皇位之上的皇帝而非執行皇權的慈禧,再加上明朝廢除了宰相制,中央集權達到歷史的頂峰;慈禧擁有的權力不僅超越正常清帝應有的限度,甚至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只是此時此刻,這樣的權力於他自己和國家都不是件好事。

慈禧為咸豐帝的皇貴妃,上面還有一位慈安皇后。但他是唯一生下皇子的后妃,且因懂得日益增多的漢文奏折而得到咸豐帝信任,參與政事。
1860年英法聯軍時,咸豐帝為避戰火躲到熱河,可是直到留於北京的恭親王奕訢簽下北京條約他仍滯留不歸,幾個月後病死行宮。隨駕群臣之首為肅順,慈安與慈禧亦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