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通鑑7-1 永貞革新 憲宗即位 (2/2)

(續)




 


五、公侯子孫 自有職責 書畫音樂 難堪大任


李師古是淄青(平盧)節度使,位置在地圖(D,4-5)。他在病重要選人接替,看來看去只有他的異母弟李師道最適合。可是他不喜歡李師道親近畫畫和音樂的行為,說:「師道為公侯子孫,不務訓兵理人,事習小人賤事以為己能,果堪為帥乎?幸諸圖審之。


【藝術是小人賤事嗎?】


當然不是。藝術家一定要有冷靜的頭腦和善感的心,所創造出來的藝術才有意境、才會動人。親近藝術能夠修養心靈並陶冶品格,是一般知識教育無法做到的。李師古正因為太過用心於現實庶務上,才會不知道藝術能對人有如此的提升作用。


 


六、李錡不奉朝命 識者知其必敗 株連及於家廟 大臣力言不可


夏蜀被平定後,各藩鎮多危懼而請求入朝,鎮海節度使F,5李錡也是其中之一。可是當朝廷許行後,李錡又不願動身,朝廷下詔徵之,他就真的謀反了。李錡的行為連最親近的人都不看好,最後當然失敗。


【李錡為什麼不入朝?】


當時一定有個人心惶惶而大家都想入朝表態的風氣,李錡只是跟著照做而已,他其實沒有上朝的本錢,因為他在當地過著奢華的生活,表現不好;朝中對他點名也是看準了這點。李錡就算謀反也成不了大事,一下就被平定。有人向憲宗致賀,憲宗覺得不值一提;當時人也知道這是小事,所以才不願牽連到李錡的家族和祖上。


 


七、為治之要何先 先正其心 所行之事何重 輕賦聽諫


憲宗問裴垍:「為理之要何先?(唐人為了避高宗李治的諱,改「治」為「理」。)對曰:「先正其心。」這話說得實在漂亮,實在空洞。心是什麼意思?至少裴垍想說的是什麼意思?他自己沒講,但可以從接下來的記載來推想。


下面接的是收稅問題,人民被抽很重的稅,生活非常辛苦。因此裴垍想說的應該是「要想到百姓的實際感覺」。統治者當然應該照顧百姓,可是百姓要的究竟是什麼?統治者該試著去想像。晉惠帝說「何不食肉靡?」難道是因為他無意照顧百姓嗎?他只是實在離百姓的生活太遠了。


 


八、諸道進奉 欲止還迎


憲宗下了一道禁進奉的命令,可是人家真的送來了,他又照常收下。范祖禹寫了考異,考憲宗到底有沒有收禮,結論是的確收了。這個故事反應了一種人情,覺得雖然別人做了不好的事,但若為自己而做的,或是自己在其中受了什麼益處,就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太宗、玄宗、憲宗是唐朝的三個在位前期為明君的皇帝,但到了後期,私心與貪欲還是全都跑出來。


 


九、敵情複雜 需仔細分疏 興師勞費 殊未可輕議


成德節度使C,3王士貞死後,王承宗想要接任。可是憲宗不想讓藩鎮們自己世襲,想從中央派人去當,若成德軍不服,就出兵攻打。裴垍說:「以前答應讓李師道接李師古的位置,現在要用什麼理由拒絕王承宗呢?」李絳說:「照道理來說,河北該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節度使該由中央指派。可是實際上成德節度使的世襲習慣已將近40年,要改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且周圍的節度使們也都有這個習慣,他們都會支援成德。也許成德不會明著拒絕中央派去的人,但是他們會在暗中弄鬼讓人待不下去;如果再派新人,他們又會向新人邀功,結果這新人還是起不了作用。再說,如果他們真的拒絕了,朝廷丟得了這個臉嗎?丟不了就得出兵,出兵的代價更大。」


注意李絳的論述方式,他假設多層的狀況,然後逐條分析。另外記得我們看到的只是歷史記錄,李絳真正想到的情況一定不只如此。


宦官吐突承璀是左軍中真正掌權的人,也是皇帝旁的親信。李拭上奏請求讓吐突承璀出兵,憲宗將他的奏書拿給眾人看,說李拭想迎逢,以後不要用他。胡三省在後面潑憲宗的冷水:「然帝知李拭之迎逢,而卒將承璀,何邪!


【憲宗是個怎樣的皇帝?】


胡三省認為,憲宗表面上看起來很英明,實際上又不怎麼英明。看到有人要逢迎阿諛立刻拒絕,但在大事上到底該派哪個將領,他還是不知道。


 


十、諂諛奉承 拒之不易 忠言在耳 決斷於心


吐突承璀為了奉承皇帝而修了一個功德碑,還在周圍建了漂亮的廟。選誰在上面寫文章呢?憲宗找了大家最佩服的李絳。李絳說,只有秦始皇曾經立碑講自己有多了不起。憲宗一聽懂了,要吐突承璀把碑給拉倒。


憲宗真的不是個昏庸的帝王,在清楚明白的選擇中,還是能選對的。


 


十一、不負故人 肯負國乎


京兆尹楊憑(字臨賀)因貪污潛侈遭遠貶,唯從前他提拔的徐晦去送行。徐晦的朋友權德輿欣賞徐晦的行為,常在別人面前稱讚他,沒多久徐晦就被升為監察御史。徐晦向推薦者李夷簡道謝,不明白兩人素昧平生,李夷簡怎麼會推薦他。李夷簡說:「君不負楊臨賀,肯負國乎?


這是在歷史裡的小人物,他們不是市井小民的那種小人物,而是被記載下來,但是與重大歷史事件無關的人物。這樣一個小故事中,包含著人世間的大道理。這個大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當別人於我有恩時,應該在適當的時後表達應有的回報。(利歌:老師說的是:「如果別人對我有恩,應該在適當的時後,做應該做的事。」這樣說就不對了,因為如果是應該做的事,不管別人於我有無恩情,都應去做。)


 


十二、處事定計 理需順 體無損 發兵討逆 謀需深 今未可


憲宗問他的翰林學士們:「讓王承宗為成德留侯,條件是要他把德、隸兩州割出來,另外還要讓他跟李師道一樣繳二稅,這樣如何?」李絳說:「兩州屬於成德已經很久了,突然要他分出來不太容易,而且旁邊的藩鎮也會擔心自己將來也被割地而相互勾結,所以還是再考慮一下比較好。繳兩稅不可以明著要求,應該讓派去弔喪的使者跟王承宗暗示,不跟他講是出於陛下的意思,這樣失敗了也不傷面子。」主政者有個想法,下面的謀士必需為他分析,何者能做、何者不能,能做的事情該用什麼步驟和方法進行。


憲宗又問幽州C,4和魏博D,3節度使的接任問題,李絳說:「群臣看到陛下平定劉闢和李錡的過程非常輕鬆就一直鼓譟著陛下動兵,劉李兩人的地理位置與其他節度使都沒有來往,本身力量又弱,所以才會被輕易平定。河北藩鎮長久以來一直維持成一個緊密連繫的力量,所以動他們其中任何一個,其他人都不會冷眼旁觀。控制河北是長遠之計,應該謹慎處理。」


陸象山的二弟子袁燮在家中教尚書,長子做的筆記成為《絜齋家塾書抄》。他教學時喜歡把三代拿來跟後世做對比。在講後代的勸戒時,被他拿來舉最多例子的人就是李絳,可見李絳每次說事情該怎麼思考、安排、處理……等等都給袁燮很深刻的印象。


 


十三、河北藩鎮 結成一體 朝廷處置 插手不易



 


十四、宦官統軍 騰笑四方 白李上奏 極言害政


宦官當監軍沒什麼大不了,宦官要統軍大家就受不了了(即第九章的吐突承璀)。白居易的上奏說:「這是從來都沒有的事,如果今天開了先例,就要負歷史責任,將來人會對此細細審查。」但對於用宦官到底對不對,或是這個被派去的宦官能力等等實際問題,白居易一句都沒說,他用的是一種間接又嚴厲的方式。李絳舉宦官驕橫的事例,憲宗不聽,於是李絳又說:「此屬大抵不知仁義,不分枉直,惟利是嗜。……能用傾巧之智,構成疑似之端……」意思就是,宦官的確是有能力,但是他們缺少了士人絕對不能缺少的原則。這是當時人對宦官的基本看法,也是對士人的基本要求。


 


十五、        譚忠遊走 河北藩鎮 說士之風 乃心唐室


十六、        從史性貪 必可取之 李絳論事 首重大體



 


十七、        零金碎玉


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李絳說了一句很好的話:「憂先於事,故能無憂;事至而憂,無救於事。


李吉甫與李絳不合,李吉甫善逢迎上意,李絳耿直,所以兩人常常在朝廷上爭吵。憲宗比較欣賞李絳,所以李吉甫也沒占到什麼便宜,不過這兩人就是不合了。


船山問,兩個大臣有不同的意見,老是在朝廷上爭吵好嗎?他覺得不好,如果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離開就是了。事情能被爭論不休,一定是解決的條件還沒滿足,各執一端而相互攻擊,就是朋黨之禍的來源。


最後他說,李吉甫雖然不怎麼好,不過他的兒子李德裕表現得還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