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史家論著選讀
肆、陳寅恪(1890~1969),建立典範、回歸傳統
· 推薦書
1. 《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雷勒 天下文化
2. 《運動改造大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約翰.瑞提、艾瑞克.海格曼 野人出版
兩本用腦神經科學證明大腦「真正」運作方式的書。《大腦決策手冊》認為人在做判斷時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在道德判斷上尤是如此;雖然「情緒腦」有時候會過於衝動和短視,但它能從錯誤經驗中學習並轉化為智慧的能力,應能為人們下最後決定時給予良好的建議。《運動改造大腦》亦用研究和例證說明運動對腦的驚人益處。看了以上這類對實際生活有所建言的書,多少就會被影響而改變習慣,這應該就是作者暫時放下研究,改寫這類普及書的理由了。
· 嚴耕望《治史答問》談陳寅恪
陳寅恪、陳垣、呂思勉及錢穆是嚴耕望提出的前一輩中國史學四位大家,「前一輩」的範圍是排除了1880年以前出生的輩份。
可是一位時代的「大家」應是要能代表這個時代最高成就的人,他在史學上要有重要貢獻,而不是著作量大;並且除了努力勤奮外,更要超絕出群的才華及聰明。以此標準衡量,呂思勉似乎是遜色了些。
· 余英時〈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學術上的四根支柱〉
陳寅恪最出名的兩件事,一是他懂許多通行語言及偏罕文字,二是他的記憶力驚人,當他失明後做研究的方法就是他說出資料所在的大概位置,再請人唸給他聽,摘錄成文。
陳有語言及記憶力的不凡天分是無庸置疑的,可是真把這樣的天分拿去記住所有資料未免過於浪費。老一輩的讀書人每年重讀重要作品,並把作品之精華化為圖像深銘於心,用起資料才如此遊刃有餘;記憶力是否卓群,並非關鍵。
· 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
陳寅恪在今日仍被大眾一再閱讀、甚至已成不可忽略的成就者,是他對中國中古歷史結構的見解。歷史有其演變,但若只看表層動蕩,便只能隨波逐流;唯有深入其內部結構,才能對現象給予脈絡上的解釋。以下二段就是明顯例證。
史學之第三變,余英時名之為「心史」,特色在於不需受考據拘束,讓想像力馳騁,發揮一個真正的史家會對人們產生的同情心,《柳如是別傳》即為此時之代表作。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本篇有著典型陳寅恪研究的特點以及成就。中國中古時期是以關隴集團、山東豪傑和江東士族三個集團的互動所形成的;這個解釋直到現在仍然有效,提到任何一個此時期的人物都非得說明他的所屬集團才能解釋其行為。
「關隴文化本位政策」即「關隴集團」之所以能集合存在的原因。因為宇文泰(北周太祖)原先掌握的物質與文化都不足以與其他二方抗衡。此政策的重點,「即陽傅周禮經典制度之文,陰適關隴胡漢現狀之實而已。」
陳寅恪亦摘錄了「山東豪傑」高歡(北齊高祖)與杜弼的一段話,說明基本政策方向。不曾讀過《通鑑》等史書所載的故事,閱讀陳等大師的著作可能過深了些,因為他們舉起例子通常不會把那些故事再說一遍。但能被他們摘錄的,必是最能反應當時情況的故事。所以我們除了看引文內容,也要注意在這故事出場的人物有誰,他們都有象徵意義;本段的聽者杜弼是當時眾所公認博通儒道釋三家的學者,由他來聽高歡的解釋,整個故事才有份量。
· 〈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 〈崔浩與寇謙之〉
東漢晚期至曹魏再至西晉,可說是統治階級中兩群人的競爭:重視經學、孝友的士大夫,及重文辭、治術的閹宦。
閹宦出身的曹家敗士大夫出身的袁紹而起,曹操理國以人才為先,曹丕的三公非士大夫出身,統治階級的轉換影響整個社會風氣,所以陳寅恪才說這是一場「古今之鉅變」。西晉司馬代曹魏,是士大夫又重掌統治勢力,因此才會有將儒家政治理想定為國法之事出現。當然當儒家大族成為統治階級時,所用百官不可能完全沒有尚法家的寒族,反之亦然,只是終究不會成為主幹而已。
另外每個集團都有其優缺,但兩集團之混合,「優點難於摹仿,而劣點極易傳染。」西晉一朝的奢侈加放蕩正是集儒家大族與法家寒族劣點之明例。
發展得亂七八糟的道教在寇謙之清整後展現出一番新的面貌。清整的主要三件事是不能收錢、禁男女和合之術,以及從佛教生出道教經典。
〈崔浩與寇謙之〉一文,主要在處理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的問題。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附論的重點如下:1.士族都有天師道背景;2.天師道來自海濱,受到外來文化影響;3.文化交流往往與人事與地理有所關連;4.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5.對文化意識的解釋。
「見吾國政治革命,其興起之時往往雜有宗教神祕性質,雖至今日,尚未能盡脫此歷史之慣例。好學深思之士當能心知其意也。」最後「好學深思」與「心知其意」是出自《史記‧五帝本記》的「太史公曰」:「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這是中國人讀書時,一種很傳統的重要態度。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本篇為搏王鳴盛認為《晉書‧王導傳》多溢美之辭之作,考證人稱「江左夷吾」王導的功業。
蜀、吳亡國後,蜀地容易統治,吳卻非常麻煩,因為吳地是大族群聚之地。從前能控制江東的孫家雖非大族,也是豪強,而且出了人才孫氏父子,有英雄豪傑願意投靠,所以能控有此地。
中原板蕩,衣冠南渡,王導帶著司馬睿來到江東。司馬睿寄人國土,心常懷慚,當地人支持同為士家大族的司馬睿和王導,而且王導也用江東士族習慣的禮法仁孝儒術應付事情,所以第一流的士族接受他們。
王導碰到的真正問題其實是當地的次等士族。次等士族的學養雖然沒那麼高,但力量雄厚,以義興周氏為代表。因此王導學方言,想與江左陸氏結親;即使碰了灰回來,也沒有生氣,這是他整個政治的態度,非常低調客氣。
北人南來避難的三層人中,也是中層掌武力之威的士族最是麻煩,於是王導規定他們只能將莊園建在土地比較不好的京口晉陵,避免與當地次等士族對立。上層士族王導等人渡過錢塘江到會稽,雖然陳寅恪諷刺他們在喘息未定後仍不忘「恢復其舊日物質及精神上之享樂」,但也不能忘記士族之所以為士族,總不可能只有抽象的家學家風,必須有實際的經濟基礎才行,莊園部曲與士族是分不開的。
「總而言之,西晉末年北人被迫南徙孫吳舊壤,當時胡羯強盛,而江東之實力掌握於孫吳舊統治階級之手,……王導之籠絡江東士族,統一內部,結合南人北人兩種實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得以獨立,文化得以續延,不謂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論也。」
這篇文章有相當清楚圖像化的作用,呈現諸多士族關係、移動、對立、演變發展的過程。陳寅恪選的資料足夠支持所論:王導確實面對著難題,他以高明方式應對才能得到一番成果,因此王鳴盛就《晉書‧王導傳》望文生義確實「乖謬特甚」。
· 《柳如是別傳》
嚴耕望認為陳寅恪寫這種以區區四大名妓之一為題的人物傳是大才小用了,可是陳寅恪對此工作之興奮,滿溢在此書的字裡行間。另,朱東潤以《陳子龍及其時代》對本書內容加以批評。
與柳如是有一段刻骨銘心之情的人是陳子龍,可惜由於現實考量,兩人沒能在一起。之後錢穆齋能得到柳如是的首肯,應是基於錢之學問和文學才華,相信與他交往能對自己有所提升之故。此段「錢柳姻親」因陳寅恪之能體會那個時代的文化修養、感情世界,而成為中國歷史中,最為動人的愛情詩篇。
「夫三戶王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辭,即發自當日之士大夫,猶應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況出於婉夔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而又為當時迂腐這所深砥,後世輕薄者所厚誣之人哉!」關於柳如是的資料多有殘缺,但陳深受其詩作感動,不甘如此聰慧女子為人所誤解淡忘,因而提筆為傳。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同載於〈王國維先生紀念碑〉,是陳寅恪的學問中心,為之堅守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