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中現代史家選讀-7 范文瀾

中國現代史家論著選讀

柒、范文瀾(1893~1969),唯物,還是唯心?

·        推薦書

1.          《失意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保羅.奧斯特回憶錄》保羅.奧斯特 天下文化

作者是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失意錄》回憶他成為小說家的過程。大學時閱讀豐富作品,「把書本裡一個又一個的新世界灌進腦子裡……所以幾乎每一個月我對所有問題的看法都會完全改頭換面一次。」認為和太多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會因為生活太安逸而使一位作家報銷。他不願謹慎自保,於是離開了大學投向世界。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懷念他隱形人似的父親。談起「記憶」問題時想起一位詩人,那位詩人從前與他只有一面之緣,但多年後再次見面,詩人對當時情景仍歷歷在目。他說「記憶是生存於現在的證明」;居於一個位置時,將自己遺忘,全心思考自己看到的東西,才會確切存在於周遭事物當中。如那位詩人般的創作者之所以不會遺忘所聞,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去記住什麼。


2.          《爸爸教我的人生功課:一部關於人子之道與醫者之責的故事》傑拉德.溫諾克 大塊文化

本書的英文書名直譯是「記憶的課:一個醫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研究老年醫學的醫生,而他的父親也有老年失智的問題,所以兩人除了父子關係外,又多了一種關係。在互動的過程中他發現,長久的藝術愛好是使他父親失智狀況延緩出現的主因。


·        任士英《學苑春秋:20世紀國學大師檔案‧范文瀾》

范文瀾在北大的老師是黃侃、劉師培和陳漢章,每位都是一等一的大家。范注《文心雕龍》至今仍是重要注本,可見他傳統訓練之扎實,因要對書中所提每一名詞、書、人物、制度、概念作注解,沒有淵博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一九六二年出版的繁體直排《中國通史簡編》是第二版。在毛澤東的命令下,所有學校、機關、工廠等等,只要是幹部都得讀,而且是直接扣下薪水去買書,留傳過廣的影響就是今日再也不印了。

文革時,紅衛兵說范是「打著唯物主義旗號的唯心主義歷史家」,老師說這話說很對,幸好毛澤東並不採納,所以范未受到文革衝擊。范的歷史敘述其實很受到唯心──或說「傳統史學」──的影響,例如他會說故事、摘錄重要話語,以及加上評論。但是他描述及評論人事的濃烈態度讓讀者不禁懷疑是否太過,而我們閱讀時,最好先想一下他為什麼要這麼寫,再想自己喜不喜歡。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監獄實驗的迷思

電影「叛獄風雲」和《路西法效應》用的是一樣的題材,監獄實驗。對這實驗產生的影響力一直有兩點疑惑。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霸王別姬 電影

看完「霸王別姬」電影,不禁深思起所謂:「不管誰當政,都得聽戲!」這伶人引以為傲的一句話的實際情況。


那個時候的人,真有那麼愛聽戲、崇拜伶人嗎?他們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多有價值的一種藝術嗎?如果有的話,為什麼伶人那麼容易就被新的政權欺侮?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樂於鬥他?農民鬥地主我可理解,但在臺上表演給你看的人跟你有什麼仇?如果一般人的藝術水準高,非京戲大牌不聽,則把這些人全拉下後,他們聽什麼?

我覺得在一開頭捧他們的那些戲迷只是在一窩風地媚俗罷了,真正懂戲懂角的人,其實少之又少。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空白

昨天本來想把這站搬到另一個系統下的,因為發現各搜尋引擎都搜不到無名站文。

下了一個搬家程式,也都架好了,但看著那新站,愈看愈沒感覺。而且試著咕一下也咕不到,乾脆把那站又刪了。

其實從yahoo家族開始,這站腦波盪漾本來就是為我自己設的,而來到這裡多年,相信一千點擊數也都是我自己的痕跡;曾收過回應,幾個月前也都刪了。

每每在自己的地盤出現別人痕跡,總是難以遏止地厭惡煩躁......無論網路還是現實都是。


中現代史家選讀-6 錢穆

中國現代史家論著選讀

陸、錢穆(1895~1990),讀史須有溫情與敬意

·      
推薦書

1.         《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張翠容 馬可孛羅


拉丁美洲是我們不太熟悉但值得去熟悉的一個地方。本書作者為戰地記者,在邊緣地區採訪寫作領域中,是一位有地位的人物。閱讀本書,可以增長對該地複雜情況的知識;但就閱讀感來說,不怎麼感人,結構也較不嚴謹。


2.         《巴西,如斯壯麗:傳奇總統卡多索回憶錄》費南多.恩希齊.卡多索
早安財經


本書充滿了令人玩味的小故事。在他的求學時期,因為不滿巴西的共產主義者壟斷了馬克斯思想,與一群同學開始了兩週一次的讀書聚會。他們思考馬克斯會在他們這個時空做什麼事,談論一些「既抽象又高來高去,不過也絕不會偏離實務政治太遠」的議題。這個討論會持續了七年,然後從其中出了許多出類拔粹的人物,對巴西影響重大。


改革貨幣的成功是卡多索當選總統的重要因素,之後他接觸南美洲的「無地農民運動」,為了更了解他們,他微服進入無地農民運動的聚落中。感想是只要沒有媒體在場讓人緊張,或是只要不談政治,人際關係就只是人與人的關係而已。



·       同類(南美洲)推薦書


1.         《我母親的自傳》牙買加‧琴凱德 大塊文化


2.         《電影女孩》艾爾南.里維拉.雷德利耶 漫遊者文化


3.         《蜘蛛女之吻》馬努葉‧普易 時報出版


·       前言 關於錢穆


一般提起錢穆的頭銜多是「國學大師」,很少用歷史學者、教授稱之,因為在史學之外,他對經學、理學、文學和佛學都有很深的造詣。錢從小就被人說是讀書種子,任何一本書都能在閱讀三次後背出,可見天分極高。除此之外,他因家境無法讀大學,學問都是自學而來,採用朱子讀書法:「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循序漸進,熟讀精思,緩視微吟,虛心涵泳。」


但是錢穆在學術界的境域並不順遂,因為當時的時勢籠罩在五四運動之下,對傳統學術及傳統讀書態度都是鄙夷排斥的。今日要繼承錢穆及他背後的那個傳統有兩個困難,一是現代人沒有閱讀千年文人的必讀書目,很難進入古人的思想中,卻輕易地用現代角度批評;二是現代學術規範要求的「客觀嚴謹」與傳統充滿豐沛感情的寫作方式有所扞格。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Beck《忽如一夜春風來》眉批(思)

【小思/思/外思】思:思其細節、思其想法、思其周邊。


﹝小思﹞


p20陸攜寧的聘書至杜處,結果因為自己態度問題,沒能把聘書拿出,不僅無功而返,還激得杜不再為人寫狀,寧小罵了陸一頓。寧趁杜的睡眠時間上杜處,又趁他未醒之時留下聘書,讓杜必須親赴衙門回應。將聘書轉交給他的是杜借住處之屋主郭大娘,杜看了聘書決意拒絕,而郭大娘擔心拒絕不了。「小民怕官似乎是種天性。郭大娘惶惶不安的臉色讓杜心裡更煩。」其實以陸的態度,小民怕官也其來有自。p98後續杜在乍聽「巡府豪強案」時想:「寧是那麼如履薄冰地維護百姓……」其實真正令杜難過、百姓害怕的官府態度,就在寧自個的腳下吧。

Beck《忽如一夜春風來》眉批(感)

【感/深感】感:因故事而有所感觸。

﹝感﹞


p35杜聽到路旁人談案子,路人講著講著偏向低俗,杜心想:「閒言閒語總是帶著無心的惡意。不想再多聽下去,杜快步離開。」注意「無心的惡意」,接下來還有寧對所謂「世俗人情的常規」的解釋,杜其實也是能包容能懂的。

Beck《忽如一夜春風來》眉批(解/誤/疑)

中篇的A級大作,人物刻畫、所述理念,及故事結構都無懈可擊,尤以故事結構之緊密讓我如獲至寶,但卻不知道如何寫篇完整的文章來讚美,只有把所有眉批記錄下來。分有解*3、誤*1、疑*2、感*2、思*3五類。

 書中案件共計:1二章「兄弟爭產案」2劉董「出牆三角案」3李王「無賴窺房案」4朱郭「土地侵奪案」5李杜「嬖倖爭寵案」6江霍「巡府豪強案」7張「密室殺人案」8「賴婚傷人案」八案出現。唯第五案非寧所辦,第八案於番外三提起。

作者述人皆以全名表示,而此文將此四人簡至姓氏:寧東風、杜兼人、陸谷、黃秦。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中現代史家選讀-5 陳垣

中國現代史家論著選讀


伍、陳垣(1880~1971),闡釋傳統史學的幽微

·       推薦書
1.         《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薩依德 太陽社
薩依德是大師級的知識分子,本書收錄他的音樂評論。其中提出對於音樂的看法和標準,其實能通用於其他學科。例如:「大圖像必定是小細節彼此精準協調的結果」;評論作品的三個標準:一,嚴謹的理性;二,真摯的情感;三,詮釋的創意。


2.         《驚豔顧爾德》凱文.巴札納 譯者:劉家蓁 商周出版

顧爾德正是滿足薩依德標準的優秀鋼琴家,本書更把顧爾德其人寫活了。作者細緻描寫顧爾德其人,說他除了不演奏流行歌曲外,還在智性上廣泛閱讀文哲類的經典名著,喜歡喻意深遠、主題明確的書。作者對顧爾德的解釋因為證據充分而產生說服力。


·       蕭啟慶〈推陳出新的史學家陳垣〉
〈元西域人華化考〉為陳垣的巔峰之作,陳寅恪為此文之序說:「有清一代經學號稱極盛,而史學則遠不逮宋人。」又說「(此文)材料豐實,條理明辨,分析與綜合二者俱極其工力,庶幾宋賢著述之規模。」贊陳垣「精思博識,吾國學者自錢曉徵(大昕)以來,未之有也」

陳垣以目錄學進入史學,一部分著作也是歷史系專書。老師認為一個好的歷史家必有「靈心善感」之處,只以實證態度評價,太過可惜。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中現代史家選讀-4 陳寅恪

中國現代史家論著選讀

肆、陳寅恪(1890~1969),建立典範、回歸傳統

·        推薦書

1.          《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雷勒 天下文化

2.          《運動改造大腦:IQEQ大進步的關鍵》約翰.瑞提、艾瑞克.海格曼 野人出版

兩本用腦神經科學證明大腦「真正」運作方式的書。《大腦決策手冊》認為人在做判斷時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在道德判斷上尤是如此;雖然「情緒腦」有時候會過於衝動和短視,但它能從錯誤經驗中學習並轉化為智慧的能力,應能為人們下最後決定時給予良好的建議。《運動改造大腦》亦用研究和例證說明運動對腦的驚人益處。看了以上這類對實際生活有所建言的書,多少就會被影響而改變習慣,這應該就是作者暫時放下研究,改寫這類普及書的理由了。


·        嚴耕望《治史答問》談陳寅恪

陳寅恪、陳垣、呂思勉及錢穆是嚴耕望提出的前一輩中國史學四位大家,「前一輩」的範圍是排除了1880年以前出生的輩份。

可是一位時代的「大家」應是要能代表這個時代最高成就的人,他在史學上要有重要貢獻,而不是著作量大;並且除了努力勤奮外,更要超絕出群的才華及聰明。以此標準衡量,呂思勉似乎是遜色了些。


·        余英時〈陳寅恪的學術精神和晚年心境‧學術上的四根支柱〉

陳寅恪最出名的兩件事,一是他懂許多通行語言及偏罕文字,二是他的記憶力驚人,當他失明後做研究的方法就是他說出資料所在的大概位置,再請人唸給他聽,摘錄成文。

陳有語言及記憶力的不凡天分是無庸置疑的,可是真把這樣的天分拿去記住所有資料未免過於浪費。老一輩的讀書人每年重讀重要作品,並把作品之精華化為圖像深銘於心,用起資料才如此遊刃有餘;記憶力是否卓群,並非關鍵。


·        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

陳寅恪在今日仍被大眾一再閱讀、甚至已成不可忽略的成就者,是他對中國中古歷史結構的見解。歷史有其演變,但若只看表層動蕩,便只能隨波逐流;唯有深入其內部結構,才能對現象給予脈絡上的解釋。以下二段就是明顯例證。

史學之第三變,余英時名之為「心史」,特色在於不需受考據拘束,讓想像力馳騁,發揮一個真正的史家會對人們產生的同情心,《柳如是別傳》即為此時之代表作。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本篇有著典型陳寅恪研究的特點以及成就。中國中古時期是以關隴集團、山東豪傑和江東士族三個集團的互動所形成的;這個解釋直到現在仍然有效,提到任何一個此時期的人物都非得說明他的所屬集團才能解釋其行為。

「關隴文化本位政策」即「關隴集團」之所以能集合存在的原因。因為宇文泰(北周太祖)原先掌握的物質與文化都不足以與其他二方抗衡。此政策的重點,「即陽傅周禮經典制度之文,陰適關隴胡漢現狀之實而已。
陳寅恪亦摘錄了「山東豪傑」高歡(北齊高祖)與杜弼的一段話,說明基本政策方向。不曾讀過《通鑑》等史書所載的故事,閱讀陳等大師的著作可能過深了些,因為他們舉起例子通常不會把那些故事再說一遍。但能被他們摘錄的,必是最能反應當時情況的故事。所以我們除了看引文內容,也要注意在這故事出場的人物有誰,他們都有象徵意義;本段的聽者杜弼是當時眾所公認博通儒道釋三家的學者,由他來聽高歡的解釋,整個故事才有份量。

·        〈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        〈崔浩與寇謙之〉
東漢晚期至曹魏再至西晉,可說是統治階級中兩群人的競爭:重視經學、孝友的士大夫,及重文辭、治術的閹宦。

閹宦出身的曹家敗士大夫出身的袁紹而起,曹操理國以人才為先,曹丕的三公非士大夫出身,統治階級的轉換影響整個社會風氣,所以陳寅恪才說這是一場「古今之鉅變」。西晉司馬代曹魏,是士大夫又重掌統治勢力,因此才會有將儒家政治理想定為國法之事出現。當然當儒家大族成為統治階級時,所用百官不可能完全沒有尚法家的寒族,反之亦然,只是終究不會成為主幹而已。
另外每個集團都有其優缺,但兩集團之混合,「優點難於摹仿,而劣點極易傳染。」西晉一朝的奢侈加放蕩正是集儒家大族與法家寒族劣點之明例。

發展得亂七八糟的道教在寇謙之清整後展現出一番新的面貌。清整的主要三件事是不能收錢、禁男女和合之術,以及從佛教生出道教經典。
〈崔浩與寇謙之〉一文,主要在處理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的問題。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附論的重點如下:1.士族都有天師道背景;2.天師道來自海濱,受到外來文化影響;3.文化交流往往與人事與地理有所關連;4.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5.對文化意識的解釋。
「見吾國政治革命,其興起之時往往雜有宗教神祕性質,雖至今日,尚未能盡脫此歷史之慣例。好學深思之士當能心知其意也。」最後「好學深思」與「心知其意」是出自《史記‧五帝本記》的「太史公曰」:「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這是中國人讀書時,一種很傳統的重要態度。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本篇為搏王鳴盛認為《晉書‧王導傳》多溢美之辭之作,考證人稱「江左夷吾」王導的功業。
蜀、吳亡國後,蜀地容易統治,吳卻非常麻煩,因為吳地是大族群聚之地。從前能控制江東的孫家雖非大族,也是豪強,而且出了人才孫氏父子,有英雄豪傑願意投靠,所以能控有此地。
中原板蕩,衣冠南渡,王導帶著司馬睿來到江東。司馬睿寄人國土,心常懷慚,當地人支持同為士家大族的司馬睿和王導,而且王導也用江東士族習慣的禮法仁孝儒術應付事情,所以第一流的士族接受他們。
王導碰到的真正問題其實是當地的次等士族。次等士族的學養雖然沒那麼高,但力量雄厚,以義興周氏為代表。因此王導學方言,想與江左陸氏結親;即使碰了灰回來,也沒有生氣,這是他整個政治的態度,非常低調客氣。
北人南來避難的三層人中,也是中層掌武力之威的士族最是麻煩,於是王導規定他們只能將莊園建在土地比較不好的京口晉陵,避免與當地次等士族對立。上層士族王導等人渡過錢塘江到會稽,雖然陳寅恪諷刺他們在喘息未定後仍不忘「恢復其舊日物質及精神上之享樂」,但也不能忘記士族之所以為士族,總不可能只有抽象的家學家風,必須有實際的經濟基礎才行,莊園部曲與士族是分不開的。
「總而言之,西晉末年北人被迫南徙孫吳舊壤,當時胡羯強盛,而江東之實力掌握於孫吳舊統治階級之手,……王導之籠絡江東士族,統一內部,結合南人北人兩種實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得以獨立,文化得以續延,不謂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論也。」
這篇文章有相當清楚圖像化的作用,呈現諸多士族關係、移動、對立、演變發展的過程。陳寅恪選的資料足夠支持所論:王導確實面對著難題,他以高明方式應對才能得到一番成果,因此王鳴盛就《晉書‧王導傳》望文生義確實「乖謬特甚」


·        《柳如是別傳》
嚴耕望認為陳寅恪寫這種以區區四大名妓之一為題的人物傳是大才小用了,可是陳寅恪對此工作之興奮,滿溢在此書的字裡行間。另,朱東潤以《陳子龍及其時代》對本書內容加以批評。
與柳如是有一段刻骨銘心之情的人是陳子龍,可惜由於現實考量,兩人沒能在一起。之後錢穆齋能得到柳如是的首肯,應是基於錢之學問和文學才華,相信與他交往能對自己有所提升之故。此段「錢柳姻親」因陳寅恪之能體會那個時代的文化修養、感情世界,而成為中國歷史中,最為動人的愛情詩篇。
「夫三戶王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辭,即發自當日之士大夫,猶應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況出於婉夔倚門之少女,綢繆鼓瑟之小婦,而又為當時迂腐這所深砥,後世輕薄者所厚誣之人哉!」關於柳如是的資料多有殘缺,但陳深受其詩作感動,不甘如此聰慧女子為人所誤解淡忘,因而提筆為傳。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同載於〈王國維先生紀念碑〉,是陳寅恪的學問中心,為之堅守終生。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打不倒的勇者-三處動念

注意那個隊長。因為他是必須第一線面對挑戰的人,而且還是球賽這種不是努力、不是自己努力就行的證明項目。
發現自己沒有被那球賽煽動。無法接受那種以擊敗他人來獲得有所成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