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論語》8-9

《論語‧泰伯》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句話主要有三種斷句法,每一種斷句都使得意義變得不一樣,而同一種斷句的字義解釋也有落差,分述如下。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做「可以」解,是前代統治者對後代的告誡。整句翻譯為:對待百姓時,只可以讓他們照著政令去行事,而不可以告訴他們這麼做的原因。

2.斷句同上,但可做「能夠」解。整句翻譯為:對待百姓,做得到讓他們照著政令行事,但做不到讓他們理解這樣做的理由。整句話的重點並非告誡,而是在直述統治者的能力有限。

3.斷句同上,可做「能夠」解,並且「之」這個代名詞,指的不是統治者發佈的政令,而是「人生正途」。整句翻譯是:對待百姓,可以使他們走在人生正途上,卻沒有辦法使他們了解其中的道理。使人走在人生正途上的方法有效法領袖的言行、依循禮樂教化,或是遵守法律規章等。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的意思做「人民認為可以」解。「使由」和「使知」的中間略去一字,為「民」,即「使民由之」和「使民知之」。整句翻譯變成:一個政令發佈的時候,如果人民認為這個政令很好,那就讓他們照著政令所說的去做;如果人民認為政令不好,那就讓人民明白為何要這麼做的理由,直到他們同意為止。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做「使喚」解。整句翻譯為:人民能夠被使喚,就讓他們照著做;人民使喚不動,就想辦法讓他們理解。



以上五種翻譯共有三種語氣,一是直述句,也就是說出實際情況,說統治者做得到什麼事、做不到什麼事;二是告誡句,也就是情況未必如此,但一定要做到所述命令;三是理想句,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但希望能達成這個目標。

屬於告誡語氣的是第1句,告訴統治者:「不準讓人民知道你這麼做的理由!」為什麼不準呢?統治者會做的只有兩種事,一是對人民有利的;二是對人民有害的。孔子應該不會贊成統治者做第二種事,但如果是第一種,為什麼要瞞著人民呢?「不可以」是一種非常強烈的語氣,似乎讓人民知道統治者在打什麼主意是非常危險的一樣。難道讓人民知道統治者的想法是一件危險的事嗎?若真是如此,孔子為何要從事平民教育呢?孔子後學的《易傳》也一再提到教育的重要,可見孔子的弟子並未自孔子處得到愚民的思想。所以將此句話當做孔子對統治者提出的愚民政策是不合理的。



第2、3句都是直述句,敘述著君民生活實況。表示說,統治者有能力做到讓人民去做某些事,但是無法讓他們理解何以這麼做的理由。對於前半段話,我想在一般狀況下(非戰爭或政變),統治者是有能力做到的,因此重點在後半句。是統治者沒能力讓人民理解,還是人民自己沒能力理解,還是人民不想理解呢?

無論在哪個時代,社會總有在最底層的人,並且每一個國民的教育程度都不一樣。即使是現代,依然有部分的人不識字,也有部分的人僅會識字,並且國家政策何其複雜?即使工學院的博士也不可能理解財經政策、文學博士也不可能理解為何某地方要建墳化爐的背後因素。我所說的「不可能」,一方面是專科的博士沒有受過另一專業的教育,所以不懂;一方面是他們雖有足夠的智商去攻讀另一科系的學位,但是他願意嗎?

連知識程度最高的人都不能或不想理解所有的政策了,何況是一般平民?所以政策到最後所以能施行,大多都是因為「相信」政府有它的考量,而非「理解」政策背後種種的原因。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就算政府想要宣導什麼政策、對人民進行怎樣的簡報解析,人民又如何判斷這到底是真正的情況還是危言聳聽?終究是一個問題,你要不要相信?

第3句認為本句人民要「由」或「知」的,不是統治者的政令,而是走在人生正途上。的確,只要一個國家有適當的外在制度與深層教育,再加上統治者本身的良好示範,人民是很容易走上人生正途的。當然,每個人都有他的志向,但所謂人生正途在孔子系統中,無非是達到「仁」這個目標。而仁是普遍於所有人類的,故當然沒有職業或知識或地域的不適了。

若社會風氣詳和,走上人生正途當是極為容易的。然而,就因為這樣的詳和,沒有了努力的過程,反而使得在其中生活的人習以為常。習以為常本身沒有不好,但卻容易經不起考驗。沒有想要幫助別人而無意幫了別人,是不會感到自豪的。然而,若社會動亂、人心浮動,人們連「習以為常」的機會都沒有。他們必需從這樣的社會中找到人生正途是非常大的挑戰,優點則在於找到時就會不再懷疑。人生正途的仁到底是什麼?就是從真誠覺悟到人性向善、由擇善固執走向止於至善。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在紛亂的社會中,多少人能走到起跑點呢?



第4、5句屬於理想型,其差別在第4句的契機在人民使不使喚得動,若使喚不動則需要讓他們理解。然而問題是,人民所以無法使喚,只有不知道政令用意這點原因嗎?

第5句的已預設人民已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決定要不要做的重點在於人民的判斷。這裡的判斷與第4句不同,第4句的人民所以難以使喚,可能是沒有向心力,或是對統治者不信任等原因。但第5句的人民是針對政令本身的反彈。人民的知識已經高到足以判斷政令適不適宜社會,表示政令推行失敗,不在人民難治,而在政令錯誤。此時怎麼可能「使其知之」呢?應該是修改政策才對呀!



我認為本句話應該採第2、3句的解釋方法,即本句話是在描述現實狀況,而非告誡或理想,尤以第2句我最贊同。一方面是第1、4、5句都有若干漏洞,無論是對實際狀況的符合程度,或是句法本身的矛盾;最重要的是,第2句中最符合整個社會狀況,人民終究無法明白、也不想明白,統治者更無力做到讓所有人民都理解他想做的每一件事。第3句唯一的缺失在於,自孔子時代起至今,似乎都沒有出現一個「使民由之」的統治者,並且統治者自己是否「知之」也有待考證。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已有比前人更多受到人生教育的機會,無需再依靠統治者的帶領了。我們自己已有足夠的能力找到並走上人生正途,而且也應該找到,最後則是幫助別人找到。這就是所謂的「推己及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