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這問題很久了,因為正在學先秦的哲學,所以還算略知一二。
不馬上答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覺得太麻煩,二是你說這是「中文系」的問題...而我最近與人在文哲方面有點磨擦,所以想看看受文學訓練的人是否有本事...呵...,第三嘛,是不知問這問題的目的,最近有一批上來做作業的,不想當傻蛋。
所以我只答最扼要的部份,一般介紹先秦的書大概也都這麼寫吧?
Q1:諸子學為何勃興於春秋戰國之際?
我想,您所謂的興,應當是相當於漢代後的儒術獨大吧。不過,其實只要當一個社會不安的時候,賢才就會受到重視。當然了,我所謂的不安標準,是以上位自身的不安為主。若上位不知民間疾苦,有外患也視而不見的話,當然沒有想要治的念頭。沒這念頭,就只有近人會受用。
相較於秦後的一統,春秋戰國的每一個國家領土都很小。君王政令對其國家的影響,主要有三個變數:君王本身的意志、政令本身是否適宜、政令執行的管道是否暢通。在那個時代的統治者,在危機意識方面都還算不錯,因此求賢風氣盛行;政令管道這方面,因領土不大,且平民一般沒受太高的教育,因此也還可以;至於政令 本身該如何制定,這就是這些謀士的發揮空間了。
自己有才,當然希望受用;諸侯們求賢;最後再加上說服了諸侯,就可以看到成果。這三點加在一起,有心人當然紛紛出山了。
後世國家統一了,造就了一個穩定的時代,先不論國家表現到底如何,光就國家體系這一點,只有有時間,一個層次分明的結構自然就會形成,造成了上下的隔閡。如此一來,新學說自就難以出頭了。
Q2、3的憂患意識與民本思想可以連在一起說。這種思想的成形也許是起於周朝。
周在商的時代,只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國,之後雖得到眾諸侯的支持,推翻了商,但對於原本領土那樣小的國君,一下得到有六百年基業的商,那是多大的一個壓力啊。
這種以小服大的壓力,自然產生的憂患意識,其具體的表現,在於改變了「天命」這個概念。商的天命觀,認為天命令一個家族成為君王,是可以世代綿延不絕的。 因此商紂王壓根不在意人民的痛苦與詛咒,因為他覺得他就是「命好」,人民奈何不了他。周則不認為天命是無常的,不會永遠伴隨一個姓氏。天命是有德的,即天會把天命給予有德的人,國君要保有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要有德,以德配天。所謂的天人合一,其實意義是「天人合德」。
做為一個國君,對自己必須修養德行,對上必需敬天祭組,對下必須容民畜眾。這就是那時的君王學,其動機就在他們以小擁大所產生的危機意識。
Q4的問題我有點迷惑,所謂王官學就是御用學問,但這應該是之後知識下放後才有的對照。因為春秋前(即西周)的一切學問,本來就只屬於王室所有,平民不僅不可能學習,連想要學習的動機都不太會有吧。既無王官、平民的對照,何必特別說自己是王官學呢?
春秋時代,王官失守,學術下移,平民有了受教的機會,產生了「士」階層。孔子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只不過,所謂的王官學,主要還是以六經為主,但諸子百家中,唯儒家是以研究六經、承接周朝德治為思想核心的。「儒」的其中一意,便是「通六藝之人」。當 然,有人說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這些,只不過,基本上各家都承認,儒家學者的學說是繞著詩書禮這些打轉的。他家學者也許讀過六經,不過卻只是以此來當參考資料,然後各自發展去了。
第二段的問題...我只說人性論這點吧。
首先,孟荀的人性論未必直接衝突。一般人認為他們衝突...唉,我只能說,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兩位是哲學家。
身為一個哲學家,說的話就不容許模稜兩可,他們應該要絕對清楚,自己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詞所指射的對象到底是什麼。
以人性論為例,「人性」這個詞本身是什麼?先不提「人」吧,什麼是「性」呢?
告子說「食色性也」。用食色來指設「性」追求的對象也許沒錯,但用來說這是「人性」就太粗糙了。因為其他動物也有食色,因此不足以用食色來說明人異於禽獸(非人)之處。
為什麼說孟荀論未必直接衝突?因為他們兩個人看到的「人」是不同的。孟子有名的舉例:小孩將掉進井中,人都會產生不忍。孟子從這無意的瞬間看到了人的不同,但若是荀子會設怎樣的情境呢?我想,他一定會問:你的小孩和別人的小孩同時發生危險,你會救哪個?救自己的,所以人總是先為自己著想,這就是荀子所觀察的人。
既然觀察對象的時間不同,結論不同也就不難理解了。但這兒的問題在於,人性是人之一切活動的基礎,既然人的行為有善有惡,那麼無論是性善論或是性惡論,都必需為這一切找個理由。最重要的是,有這樣人性的人,應該如何生活?如果人天生為己,那麼人自私為何受到批評?如果人為善,為何世間有惡的出現?如果人性無善惡,那麼人為何要行善避惡呢?要知道,做善事基本上是挺辛苦的呢。
就說到這裡吧,這是個麻煩的問題。我總是看到一堆人在看到幾句三字經後就開始大放厥詞,天曉得孟子從沒說過「人性本善」,天曉得荀子何以看重教育,天曉得什麼叫做「性相近」,天曉得什麼是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