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type="text/css">
</style>
七、徐知誥所為 士民翕然歸心 宋齊丘所謀 人莫得而知也
這兩人是五代的重要人物,此處只是讓他們出場亮像而已。
八、徐溫錢鏐表現有足多者 動亂之世皆可謂英雄矣
徐溫待人寬厚,不記前嫌,責己不責人,「史言徐溫能御將」;錢鏐則無論對自己還是別人都嚴厲,時時刻刻都不敢懈怠,「史言錢鏐之公勤,皆所以保其國」。
時大旱,徐溫的將領告訴他可以趁機攻打善水軍的錢鏐,徐溫說:「天下離亂久矣,民困已甚,錢公亦未易可輕;……今戰勝以懼之……使兩地之陳民各安其樂,君臣高枕,豈不樂哉!多殺何為!」
船山感嘆天下怎麼會這麼亂,因為人忘了自己是人,才做了不好的事,不好的事開始傳染,成為習氣。此時如果有一個在高位的人能想起自己是人,該發揮人的不忍之心,百姓的日子才過得下去。徐溫這番話,好像天地之心、生生不息的力量又在他身上展現了。
《歷史與歷史學》的作者何兆武曾經說,讀歷史需要「靈心善感」,融入當時的情況、了解當時人在想什麼。我們不如船山那樣的靈心善感,但多看船山和胡三省這樣人的文字,也許也可以接近一點。
九、群下敦勸 晉王稱帝 宦官力諫 唐室純臣
李存勗稱帝,宦官張承業很反對,他說晉從李克用開始就以恢復唐室為號召;就算真的想稱帝,也應該等一統天下後,推載出一個唐宗室再取代他比較好。
【張承業的話該做何解釋?】
應該分成兩段來看,船山看的是後面這段,對此說大不以為然。他說為人臣子最不該做的事是弒君,其次不該篡位;張承業如果真反對李克用稱帝,當初朱全忠篡位時為什麼不阻止?如果擁戴了唐的宗室,為什麼又要取代他,讓李存勗既篡位又弒君?胡三省讚張承業為「唐之純臣」,因為他認為張承業後面的一段話只是因自保而說的,實際上真的希望把衰微的唐朝再撐起來。
十、李存勗登基 國號大唐 大赦改元 豆盧等拜相 輕淺無能 國事可知
李存勗登基後,「尊母晉國太夫人曹氏為皇太后,嫡母秦國夫人劉氏為皇太妃」。這不合禮法,因為劉夫人是李克用的正妻,理當為皇太后。但李存勗將劉夫人放在側位又不只是不知禮法的問題,還是一個不知人的行為。我們從前看過劉夫人的出色表現,對於這樣的人物,應該置於尊位時時請教才是,李存勗卻沒意識到這點,胡三省說:「君子以是知帝之不終。」就是這個理由。
「及受冊,太妃詣太后宮賀,有喜色,太后忸怩不自安。」其他人怎麼想呢?似乎也沒怎麼想,因為他們已不是出自唐朝的最優秀人才,不過是士族的殘餘而已。一個新朝代興起了,朝廷氣氛卻是如此,「天下事可知矣」。
十一、梁政已亂 國勢已衰 終為唐滅 國亡之際 忠節固有 醜態更多
《通鑑》的作者是當時三位最優秀的史學家:劉攽寫兩漢部份,劉恕寫魏晉南北朝及五代,范祖禹則負責唐朝。《東晉門閥政治》的作者田餘慶曾說,劉恕是中國第一本「魏晉南北朝史」的作者,他的意思是之前雖然有《三國誌》、《南史》、《北史》,但都沒有給一個歷史發展過程的圖像。可是通鑑最後面的五代讀起來很煩,照理來說應該可以更精要一點的,有人說是因為司馬光那時被朝廷催促去當宰相。
支撐梁朝的最後一根柱子是王彥章,五代時很少打了敗仗還不願投降的將軍,王彥章願意殉國,因此他是後世提到五代時會想起的傑出人物。
梁主朱友貞向敬翔道歉,問他可不可以再為自己劃策;敬翔說自己本來就是為梁做事的人,可是事已至此,實無計可施。派人送信給敵軍,信差拿了信就逃走。有人請拿傳國寶到敵方詐降,梁主問真的有用嗎?「左右皆縮頸而笑。」所有人都知道梁非亡不可,於是梁主要手下殺了自己,接著這人也自殺了。這是梁的最後一幕。
敬翔自縊而死,但梁的舊臣大多投向新朝。段凝投降後「出入公卿間,揚揚自得無愧色,梁之舊臣見者皆欲齕其面,抉其心」。張全義跟朱全忠要好,所以請李存勗不要挖他的墳,將墓旁的房子拆掉也就算了。
十二、莊宗善音律 優名謂李天下 伶人得封賞 好人唯有敬新磨
後唐莊宗李存勗喜歡音樂、演戲,還有個藝名「李天下」。自己上台出演時正這麼叫著,優人敬新磨上前打了他一個耳光,大家都嚇傻了,敬新磨說:「能理天下的只有一個人,誰在這邊亂嚷?」莊宗打獵時把農人的作物都踩壞了,地方官出來求情;莊宗覺得厭煩,叫人把他殺掉,敬新磨接著罵道:「你身為縣官,難道不知道天子喜歡打獵嗎?竟然由著人民耕種,真是殺得好!」莊宗覺得不好意思,把縣官放了。
【敬新磨何許人也?】
敬新磨難道就是這樣搏君一笑的人而已嗎?以他優伶的身份來說,得到皇帝愛好當然幸運;但若以帝王的標準看莊宗,其行為真讓人擔心。然勸戒皇帝還輪不到他做,只好用這種方式表現,這也是《史記‧滑稽列傳》的筆法。
敬新磨有自覺,其他優伶可就找到機會往上爬了。為莊宗打天下的功臣不曾得到應得的賞賜,優人卻簡簡單單地成為刺史;看在大家眼中,的確極為不平。
十三、季興入洛 不堪需索 莊宗驕矜 何能久長
後唐得了天下,各地節度使該入朝慶賀,卻有人勸阻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高季昌不信邪仍動身,但一到洛陽就查覺到不對勁。莊宗要將高季昌留下,別人說為了顯示朝廷的大度,該讓他回去。高季昌一獲準可以走,快馬加鞭地離開;回去後說:「來朝一失,縱我去一失。」從此納梁舊兵,為職守備。
有一說是莊宗事後後悔,曾派人阻攔,只是沒有成功;但胡三省不相信此說,因為他覺得這個時後的莊宗已經不是當初的「李亞子」了。(為什麼莊宗放高季昌是失策,徐溫放劉威就能得到稱讚?)
十四、魏兵肌窘 另立明主 生好優伶 死覆樂器
李存勗是被自己人李嗣源給推翻的。魏州的銀槍效節都八千人是打敗梁的主要部隊,但現在因為政治混亂,連該給的食糧都無法滿足,「租庸使孔謙日於上東門外。望諸州漕運,至者隨以給之。」糧食一搬下來馬上就被分掉。李嗣源收得亂兵,攻向大梁。
李存勗一聽是李嗣源來,就知道大勢已去,問難道就不能再給一條計策嗎?眾人剪了頭髮陪著流淚;流淚很困難嗎?他們真的難過嗎?最後連皇后都不想管他了,莊宗因中流矢不得善救而死。歐陽修說李存勗當年表現出色,後來卻自掘墳墓,正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十五、主上目不知書 一心求治 宰相識字無多 政事可知
(略)
十六、豐凶皆病 農家最苦
通鑑難得記詩,此處為聶夷中之作。
十七、 止侈心而能遠慮 捐玩好而樂經史
高季興之子從誨繼任為節度使,聽說楚王生活奢靡,羨慕地對僚佐孫光憲說:「他真是大丈夫啊!」回應說這不值得羨慕,「從誨久而悟」。這個「久而悟」很有意思,因為他沒有聽懂的基礎,但一但懂了就真懂,證明就是落實於自己的生活中。司馬光說:「孫光憲見微而能諫,高從誨聞善而能徙。」
十八、 石敬瑭稱臣契丹 割燕雲十六州 趙德鈞爭相賣國 契丹主幾許之
時間到了後唐的到數日子,潞王李從珂打敗了明宗李嗣源的後人,成為後唐的最後一任皇帝,是為廢帝。石敬瑭發現李從珂要奪他的兵權,採納劉知遠與桑維翰的建議,結好契丹以起兵。
契丹主耶律德光見石敬瑭,將他立為中原的天子。胡三省將此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次在晉陽北門見到,那時不過認得像貌;2.軍中旦暮見,了解加深;3.與他聊天後深思石敬瑭說的話,愈想愈覺得不簡單。看一個人可以不只看到他的外表,還看到他擁有的識量、見解與才能,「則其所謂觀者必有異乎常人之觀矣」。石敬瑭割去燕雲十六州,在史上總是多受批評;在批評之餘,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石敬瑭其實不簡單、耶律德光也不簡單,胡三省更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