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type="text/css">
</style>
12月11日 資治通鑑-晚唐五代
陸、誅滅宦官 朱溫篡唐
l 推薦書1:《唐詩百話》 施蟄存 上海古籍出版社、文史哲出版社
唐代會在本堂課結束,所以對於唐代創造的藝術高峰─唐詩,我們應該再讀一遍,此時乾淨的《唐詩三百首》已不符合我們的需要了。作者說本書的對象不明確,若是給一般人欣賞,在詩文背景考據、各版本的解釋太多;若是給專業學者的論文又稍嫌不足。作者認為的最大缺點,正是我們推薦它的原因。
施蟄存擅長英法等多國文字,但本書將中外詩人拿來做比對的只有零星幾篇,早夭的天才李賀和英國詩人湯瑪斯‧查特頓(Chatterton,1752—1770)、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的比對是其中一例。杜牧為李賀寫〈李長吉詩序〉一文,說:「雲煙綿連,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又說李賀的詩若加一點「理」,就可以將〈離騷〉做為奴僕了。這個「理」成為李賀研究的重要問題。
施蟄存與穆時英、戴望舒一同辦了刊物,由劉納鷗出資。他們提倡現代文學的新感覺派曾經被魯迅批評,可見資格很老了。抗戰開始時,穆劉兩人沒有退到後方,最後被政治謀殺。
l 推薦書2:《靈谿詞說》 繆鉞、葉嘉瑩合著 正中書局
本書用一聯七絕呈現一位人物的風格、特色與精神意境。
繆鉞在〈清談與魏晉政治〉常提到謝安,用李商隱寫的「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來代表他。謝安是魏晉時代最崇尚的人格典範: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業。
另外,繆鉞《詩詞散論》以及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都是好書,後者是論文,難度較高。
王國維兩首〈浣谿沙〉:「天末同雲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風飛,江南寥落爾安歸?陌上挟丸公子笑,座中調醢麗人嬉,今宵歡宴勝平時。」「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l 上課筆記
一、大亂之後 東都城白骨蔽地 盡力經營 數年後野無曠土
東漢末年,洛陽經董卓的燒殺後「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漢樂府〈十五從軍征〉),在唐末又在再次上演:「白骨蔽地,荊棘彌望,居民不滿百戶。」但此時出現了張全義。
他首先選了麾下18材器可任者,說明該做的事,將人民找回來、建立制度規則、讓人民從事生產,終於在數年後恢復了洛陽的生機。張全義其人「明察,人不能欺,而為政寬簡。」一方面鼓勵人們耕種,一方面勸導人們相幫。
與他成為對比的是李罕之,「所部不耕稼,專以剽掠為資,啗人為糧。」以致「懷、孟、晉、絳數百里間(即河北南邊,魏博成德一帶)(利歌:怪了,不是說這地方在五代起了很大的作用嗎?),州無刺史,縣無令長,田無麥禾,邑無煙火者,殆將十年。」
這兩種類型的人比鄰不可能長久相安無事,之後李罕之投向李克用,張全義則找朱全忠為靠山。
二、昭宗即位 中外忻忻 上在藩邸 素疾宦官
僖宗臨終時在宦官的促擁下立壽王傑為皇太弟,是為昭宗。通鑑介紹昭宗「體貌英粹,有英氣,喜文學」,其中「有英氣」一與在史書上非常少見,似乎只有《晉書》中用過:「(祖)逖,(劉)琨並有英氣。」雖說晉書在一開始對兩人「聞雞起舞」的評價是危恐天下不亂,但當天下真的發生動亂時,還是他們挺身護國。總之,昭宗該是個能有所做為的皇帝。
為了分化宦官,昭宗越級提拔宦官手下的人為宰相。結果這人還當真了,想叫百官來會見他,被真正的宰相孔緯諷刺一番。此處除了可以看到朝臣對宦官的想法,也可以發現因為想排除宦官的關係,朝廷自己的體制也鬆動了。
利歌:孔緯真正該阻止的應該是昭宗吧,既然要分化他們,就該收這些小囉嘍的心,何必提拔了又瞧不起他們呢?
三、處事當細心擘劃 考慮周詳 人民本馴良 和善撫之則安
王建圍彭州(四川一帶),民逃進山谷,結果王建還派兵將人民來抓下來為勞動力。軍士王先成認為諸將中王宗侃最賢,告訴他如此抓人的禍害;王宗侃請教具體方法,王先成述之如下:1.不要再上山抓人民;2.招安百姓並設置招安寨;3.選人管理;4.如果有人來了,幫他們與自己的家人相認;5.再讓招安後的人民到山上找回還不敢下山的人;6.讓下山後的人民得以維持生計。
關於王先成這個人,為什麼可以讓招安成效卓絕?通鑑說他「本書生也」就是理由了。當史書說一個人讀過書,就等於說他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雖然各個時代處理的問題都不一樣,但是關於處理事情的原則與步驟都留在記錄中。將事情想清楚、說清楚,是「讀書人」的能力,也是對「讀書」的期許。
四、門高則驕心易生 族盛則為人所嫉
唐朝雖然已經進入末期,但社會中的門第依然還在。柳玭是柳公綽、柳公權的後人,柳氏以孝悌禮法為士大夫所宗。柳玭曾告誡子弟:「膏梁子弟,學宜加勤,行宜加勵,僅得比他人耳!」偏偏柳公綽的從孫柳燦表現極差(事於第十二章),胡三省嘆道:「柳玭之家訓為空言矣。」
【柳玭的家訓是空言嗎?】
對像柳燦這樣的子弟來說,也許真的是空言吧,可是對我們後人來說就不一定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社會上永遠有所謂的高門,他們或是有比較大的權力、或是有比較多的資源,令人們的眼光總是集中在他們身上,所以更需要比一般人謹慎小心,「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蘇綽語)。如此的忠告不會只出現於史冊,社會應該自有一種教育的力量,何以今日的高門沒有學到?
五、猛將驍勇 萬人辟易 因事被誅 兵勢浸弱
李克用的兩個兒子互相制肘,其中一個想倒向朱全忠沒成功,被李克用抓了回來,車裂而死。此子李存孝「驍勇,克用軍中皆莫及,常將騎兵為先鋒,所向無敵,身被重鎧,腰弓脾槊,獨舞鐵檛陷陳,萬人辟易。每以二馬自隨,馬稍乏,就陳中易之,出入如飛」真是個出色的人物,所以李克用本來想趁有人求情時順勢放了他,結果竟然一個也沒有。又另一猛將擔心自己與存孝友好而被牽連,最後也自殺了。「自是克用兵勢浸弱,而朱全忠獨盛矣。」
利歌:這樣勇武的人竟然沒一人敢為他求情,李克用軍中早已出現問題了。
六、南詔小夷 不足辱詔書 三王淺蠻 兩面傳消息
南詔在今天雲南地區,與四川的王建為鄰。國力雖不弱,但還比不上唐朝和吐番。在南詔附近有三個淺蠻在做兩面間碟,賣情報給唐與南詔從中得利。王建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斷絕了與他們的關係。
船山說能在兩邊得利的一定是奸人,並且對於雙方來說,都不可能從奸人手中得到真正的好處。奸人不只出現於兩國縫隙,日常的上下、同事之間也容易出現。
(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