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通鑑6-3 玄宗繼統 開元稱治 (2/2)

(續) 

六、突厥喪亂 部眾降臨 面對新局 各有盤算


突厥的內部有動亂,動亂讓有些人跑來投降唐朝,這些人就住在邊區,唐朝該怎麼處理這些人?突厥可汗毗伽找來了多智謀的暾欲谷為他籌劃。并州長史王畯上言:「把投降的突厥人放在邊區會非常麻煩,他們不是真的要投降,只是因為自己內部有了問題,沒辦法才來投降。等到突厥的內亂平定,只要他們的可汗說幾句話,這些投降的人馬上就會回到突厥那方,然後一起向唐朝進攻;這對我們是一個相當大的威脅。


「在當地的守官可能會向上報告說他們震壓得住這些人,這千萬不能相信,因為他們的回答是對自己有好處。從前有突厥人投降我們接受,是因為他們的投降是整個部族連同可汗一起投降,跟此次投降不可比擬。處理的方法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花些時間精神把投降的人移到內陸,讓他們跟漢人同化;中策是駐紮重兵;下策是維持現狀。」


朝廷還沒有處理,這些降民已經開始北歸,唐朝派了人去打,效果有限。毗伽可汗變強,想對唐朝進擊。暾欲谷阻止他,理由是如今的唐朝非常強盛,沒有可趁之機。毗伽可汗又問,那我們在這兒沒事,蓋些城牆、修築寺廟如何?暾欲谷也反對,因為突厥人少,要保持機動性,住在城裡就被定住了;宗教上說的都是勸人不爭,這跟他們需要的爭勝衝突。


雙方人馬各自盤算,他們想的都是要能讓自己長治久安的不敗策略。想的方法第一要把眼光放遠;第二想出最不好的狀況,然後加以避免。這一段的資料並不多,所以我們才能進行很多不客觀的想像,這些想像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


 


七、房杜姚宋 賢相風範 國之郅治 在於得才


姚崇對他的兒子和部下管得很鬆,讓他們小錯不斷;姚崇注意到玄宗對他不太高興就辭官了。接替的宋璟為人持重,隨材授任,使百官更稱其職。通鑑說:「姚、宋相繼為相,崇善應變成務,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協心輔佐,使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史上賢相,條件為何?】


我們很喜歡在連續看到兩個傑出人才時就說他們「互補」。雖然未必不對,但是還不是成就一個盛世的要點。朝廷效率要好,在於沒有黨爭,形成一個吸引統治人才的團隊。


另外還有一點是這些名相要能得到國君的敬重,通鑑說玄宗對姚、宋非常恭敬;武則天也是這樣待她的大臣狄仁傑的。


 


八、官員奏事 有其體制 體制紊亂 有待釐清


以前很多人都可以參與意見,後來就變成不可以了,後來只好藉著一些管道來傳達私人的意見,後來才恢復到貞觀時期。


 


九、老臣多智 謀深慮遠突厥破敵 聲勢大振


唐朝出兵打突厥,暾欲谷分析唐朝需要耗費龐大資源而效率極低,因此不害怕。二軍交戰,果然是突厥一方勝出。但他們一打了勝仗就求和,唐朝雖看似威風地訓了他們一頓,終究是吃虧了。


【智謀者,指何而言?】


首先,他們能夠獲得重要的情報來加以分析:暾欲谷知道的情報可不只各方地理位置和兵力,他還知道是誰起義要攻打、知道敵方守將的個性、知道朝中人士的嫌隙,這可不簡單。第二選擇最恰當的方法來執行,避免最壞的狀況。而且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打了勝仗就是求和的最好時機,戰守和交相運用。


 


十、功實宜錄 絕祀可哀 為國守法 臣下之責


裴景仙收賄,玄宗要處死他。李朝隱上奏說他的祖先有功,又武后時代全族人被殺光,只剩他這麼一個子嗣;再說判死刑與法不合「生殺之柄,人主得專;輕重有條,臣下當守」;玄宗同意了。


【國法是什麼?】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1.所謂中國歷史上的法律絕不是可隨皇帝之意志而隨之更動的;2.國法有條文律令,而且還有特殊狀況可以考慮保護;3.國家的法律就是大臣的職責,這點是唐朝大臣是尤其讓人欽佩的地方。


﹝註﹞通鑑寫裴景仙「坐贓」,「坐」是「因為」的意思。例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十一、戍兵府兵 俱須改革 兵農之分 從此始矣


張說改革了兵制,廢府兵為募兵(又稱彍騎)。對此舉大加撻伐的人,包括註通鑑的胡三省。可是船山贊成張說的做法,他說在對歷史上的事件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度人情,循事理」。一般人只看到兵農之分、養兵之弊,這是沒有看到張說眼中的府兵素質之差才會有的批評。


船山說,兵的特質有四:1.怕辛苦;2.不怕死;3.有個性;4.喜殺人。那時的府兵完全沒有這些特質,他們當兵只是在當大小將官的奴隸而已。被解散的府兵沒有變成強盜而乖乖回家種田就是明證。


 


十二、刑不上大夫 所以養廉恥 辱不及大臣 恐行及吾輩


一位前都督因事下獄。議罪時有人提出杖刑,張說反對;認為士可殺不可辱,判死刑或流放均可,但不可以杖。事後,別人問他何必把事情講得那麼嚴重?他答:如果可對大臣用刑,自己這些人將來也許也會遭殃。


船山批評張說將公利與私利混同,開後世臣主猜防之風。大臣的話不該受辱,但要找正當的理由來加以支持。


 


十三、張說有才 驕而好賄 政敵攻擊 難以保身


張說其人有才,但喜收賄且驕傲,終於被人誣陷受累,讓玄宗不再那麼喜歡他。玄宗派高力士去看張說在家裡的情況,高力士回報:「張說在家裡蓬頭垢面、使用草席瓦器,惶恐待罪。」玄宗因此氣消而有點可憐他。高力士說張說有功於國,不該重罰;最後玄宗貶了張說的職位,其餘如故。


 


十四、應以威信 降服四夷 不可欺誆 取困小國



 


十五、吐番無禮 再啟戰端 名將喪身 用謀取勝


玄宗以吐番無禮為名起戰邊疆,張說預言會白忙一場,但玄宗聽了好武的王君㚟的建議而用兵。初期唐朝勝了幾場,後來接連大敗,最後靠著一些計謀才得勝。最後,雙方還是只有用和親來解決問題,與張說的預言完全一樣。


【和戰之間的處理】


真的需要打仗嗎?打仗的理由是什麼?如果不夠充分,結果就是白忙一場。這個事件在說明張說其人的確是有能力有遠見的,但是玄宗就是不聽,想要立邊功,天寶年間的玄宗已經不太一樣了。


 


十六、        恃寵而驕 禍在旦夕 小心恭謹 終獲親任


【隨從如何扮演?】


高力士是隨從,為人「小心恭恪」,這是身為隨從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對任何人都客氣。看到國君有不對的事情不該多嘴,因為那是宰相的職責;可是一旦國君發問了,應該認真表現,說出自己的分析。高力士看得出張說是能人而另一人無能,因此在玄宗面前對他們的「描述」就有不同的態度,表示他並不簡單。


我們現在提到高力士都是批評,他雖然不是導致唐亡的首因,起碼也是第三個原因。可是看當時的人對高力士的評價,批評得不多,因為高力士的確是扮演好了一個隨從的角色。


 


十七、        書有權略變詐 亦有忠信禮義


【書裡有什麼?】


書裡面有權略變詐,來自諸子史記;可是諸子史記裡面不只有這些,它一樣有教人忠孝信禮義。可是,書裡面的道理我們要如何得到?讀當然是要讀,可是要有一個態度,一個相信裡面有道理的態度。這本書流傳了幾千年都一直被人閱讀著,沒有受到淘汰,所以它有道理;讀的人相不相信這點?不相信就讀不到了。


 


十八、        諫臣在側 寢食乃安 不能久任 其故何在


韓休在當宰相之前不多話,看起來很好控制;結果一當了宰相話變得很多,勸戒起皇帝也有模有樣的。玄宗說:「韓休當宰相,我變得瘦多了;可是只要我瘦了,人民一定富裕了;我這是為天下人用韓休。」


玄宗這話當然是說得很好聽,可是胡三省在下面註了一句:「明皇之待韓休如此,而不能久任之,何也?」有些事情即使心裡知道是對的,實際上還是會有惰性而不去跟從;而一個人要成功,就是因為他能用他的理智控制他的欲望。


 


十九、        安祿山乃營州雜胡 史思明亦狡詰多智


這裡要講安祿山。北大歷史教授榮新江寫了一篇關於安祿山的文章〈安祿山的種族與宗教信仰〉,裡面要點出一點:安錄山和史思明是「粟特人」。「粟特」不是翻譯,是本來就有的兩個字。他們是商業民族,主要來往於絲路,他們的語言成為當時北亞交易的通用語言。可是這代表了什麼意義?他沒有接著說。


所謂商人,一定有幾個特質:1.資訊豐富;2.思考精密;3.反應敏銳;4.行事果斷;5.見利忘義。從這點來了解安祿山與史思明時就要明白千萬不要小看他們,他們的聰明才智絕不比中原的利害角色們差。


 


二十、        張九齡尚真 端正朝廷風氣 李林甫有術 蔽塞人主視聽



張九齡告訴玄宗說不能用李林輔、牛仙客等人,他們的品性不好,將來會很麻煩……。後來被貶出去的卻是張九齡,自此之後,朝廷人士都不敢再說勸戒的話了。


這段的記載原文是「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九齡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這是一個總結性的話,同時也標示著,唐朝將邁入下一個階段了。




【宰相人選為何重要?】


四選一:A 有才能好辦事;B 能夠與國君配合; C 深知民間疾苦; D 端正朝廷風氣。


就張九齡的這個事件來說,「端正朝廷風氣」才是身為一個宰相最重要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