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6/12(6-6)推薦書內容有感—學校教育
沒有去看這兩本書(《三杯茶》、《自由寫手的故事》),只是純粹就老師說的內容提出疑問。
為什麼這些人在進到那些偏遠地區時,感想總是「他們好可憐」、「他們好窮」、「他們都沒有學校念」呢?到底這些孩子是吃不飽、穿不暖;還是他們的房子狹小破舊、沒冷氣電腦?又或是,他們「沒文化」?
我知道他們的生活水準不如城市,可是我很想知道,他們覺不覺得自己很窮?這裡所謂的「窮」不是比別人少多少錢的那種窮,而是覺得自己有所匱乏的窮。如果他們是農民,應該不會吃不飽;如果他們住在鄉下,應該會懂得如果從大自然中取得生活用具吧?(如果這點有困難,我真為現代人對自然的陌生感到可悲了,千年來的農人豈會如此?)那麼,他們到底缺什麼呢?
教育?學校?你為什麼會覺得他們需要這些?因為他們自己這樣要求,還是我們自己覺得他們沒事好做?很閒的農人?這倒是奇事一則。
我想到「鄉下人」,第一個浮現在眼前的就是純樸、熱情、喜愛世界,那些村民與孩子沒有給外來人這樣的感覺嗎?我們會覺得他們「沒文化」,是因為發現他們不識字,還是覺得他們粗魯、品性差?(其實這是兩種概念,粗魯只是不懂禮儀;品性差是缺乏對別人關懷的態度。例如看到老人在街上走,沒有品性的人是不會覺得老人需要幫忙;粗魯的人覺得老人需要幫忙,只是不知道要怎麼幫而已。這兩種人表面上看起來都沒有真正幫助別人的行為,可是實際上他們是很不一樣的。)
一所學校能帶給人們什麼?或說學校教育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教他們識字,讓他們能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或是教他們藝術,讓他們能用最正規優雅的方式跳舞作畫嗎?好吧,就算他們真的學會了,又有什麼意義?他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他們不知道又會怎樣?
教育能讓人有理想。好啊,你終於說出這點了。那麼請問,就憑他們那種教育態度,除了用考試和記憶力強弱來打擊人的自信心以外,能有什麼成效?如果他們學成那就更糟了,因為他們就因此懂得分辨自己很「落後」、自己很「沒文化」啦!好一點的,就把家人接出去;差一點的,拍拍屁股走人。那種教育就是會促成這樣的事,這就是學校要教給孩子的「理想」?
農村鄉下的孩子為什麼需要受這種苦?他們若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何必需要學習如何將歌唱得五音俱全、或是如何跳出魅惑撩人的舞步?他們的那份自然早已是最美的了。如果是他們自己願意學習,那我沒話可說,對知識的渴求也是出於本性。可是若書裡教的盡是求名賺錢、美醜標準,我看還是省省吧!吃飽喝足後唯一非知道不可的只有辨別善惡,而這些事情何需學校來教呢?
城市人被丟入學校,根本不是為了讓人有理想,只是為了讓他出來了有一技之長、得以謀生罷了。我們的手腳接觸不到溪水土壤、稻米穀物,我們與「生命」有多大的隔闔?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是憑什麼而生存著的嗎?農人不同啊!他們只要願意動手就能活下去,他們不需要讓腦袋為身體服務啊!如果真的想教他們,千萬不可逼他們上學,也不可逼他們背那些知識,重要的是找到他們的興趣,並幫助他能在環境中的限制下揮灑;教育理想,本來就是應該如此的……
我相信那些去建學校的人都是好心,而且他們也幸運,因為他們自己一定是教育的受惠者,他們沒有受到教育制度的扭曲。不過像他們這種人,在學校畢業生中佔了多大比例?動機是好的,但,教什麼、如何教、教成什麼樣?都絕對不可把城市教育直接代入。君未忘記亞當夏娃眼睛一開的後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