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通鑑6-5 定難弭患 郭李有功 (1/2)

65 資治通鑑-盛唐前後


伍、定難弭患 郭李有功


l          推薦書1:《蘋果橘子經濟學》 李維特 & 杜伯納著 大塊文化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好看的書,它的作者是一位非常聰明的人,破了很多學術界的記錄。他從身旁的事物中找資料,問一些很重要的問題,得到沒有人能想到的答案。比方說他問1990年代初期犯罪率降低的原因,一般的答案是經濟、教育的成效;他的答案則是「墮胎法案的通過」,然後列了很多數據來證明。


書中尾聲說:「雖說本書沒有一貫的主題,但是蘋果橘子經濟學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上,卻至少有一根貫穿的主軸,就是理性思考人類在真實世界的所作所為。我們需要的只是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觀看、辨別與測量。這既不是多麼困難的任務,也毋需高深的思考。……閱讀本書最後可能產生的結果其實只有簡單的一個:你可能會開始問很多問題。不少問題到頭來沒有任何結果,但有些卻能獲得有趣、甚至讓人吃驚的答案。……相關資料已證明,父母在某些層面相當重要,在某些層面卻全無作用。……縱然為人父母者已經做到盡善盡美,但還是有太多人算不如天算的時後。你一定聽過優秀而盡責的父母卻養出誤如歧途的小孩;當然也有恰好相反的例子,父親一塌糊塗,子女卻出淤泥而不染。


筆者:我可以相信人的才智是先天決定的,不過到底是成就一件偉大的事還是卑劣的事,不可能也不應該由先天來決定。聰明不代表善,愚笨也不代表惡;如果分不清楚這點,就不要對教育擅下判斷。


裡面其中一章〈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的答案讓人很失望:父母不管做什麼都沒有很大的用處,因為小孩一生出來已經決定了。這點老師也認同,覺得誰進最好的學校也是一開始就決定了,只是很可惜的是:那些資質好的人本來可以去打球,或是進行藝術創作,可是因為資質差的人一直在做題目試圖追上他們,所以他們也只好去做題目;最後的考試結果還是一樣,可是所有人都喪失了休閒遊樂的時間。


 


l          推薦書2:《隱藏的邏輯》 布侃南著 天下文化


這本書比《蘋》談得更深入,作者是著名科普雜誌的編輯,擁有物理博士學位。他的想法是:「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自然有個規則(邏輯),因此人生活的社會也該有一個規則。社會的模式是幾百萬年來演變發展而來的,人們不斷面對問題,因此養成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本質的反應能力;但是當今天人們面對問題時,被鼓勵用『理性』或『計算』來處理。後者這種能力對於我們成為人類的時間來說,是一種很短期培養出來的能力,所以它比本能來得不可靠。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學習、適應、合作與利他都是不能少的,這是生存發展中很重要的條件。人類的事務表面上看起來很複雜,但實質上相當簡單,只要能掌握簡單的要點就能夠理解。」


筆者:年輕的能力若無經過培養磨練,又怎麼成長為成熟的能力?說不定千萬年後,理性也能與本能融合了啊!何必如此扼殺幼苗。


這本書的內容很精采,但老師不贊成它的科學主義:認為人世間的各種問題都可以用科學的規律來處理。對於人的個別性,或是人所以為人之處,作者雖然沒有否認它們的存在,卻顯然不是他的重點。讀起來雖然覺得清楚透闢,但不覺得那樣動人。


本書最後一章的〈回歸到模式〉說:「在本書一開始,我談到了許多和模式有關,而和人無關的例子,並提出一種看法,認為人類社會之所以這麼令人費解,可能是我們在思考上有基本的錯誤。……


……我們也在一些例子裡看到,在表面之下運作的簡單邏輯過程,居然浮現出我們在物理學上碰到的同類型數學法則,而在這中間,個人仍保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們之所以能洞悉這些模式與法則,並不是因為我們把人類讚頌成某種神話般的超理性之神,而是因為我們接受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現代心理學認為,我們的聰明才智並非來自精確的計算,而是來自我們的學習與適應能力,……藉著學會合作,或藉著一個人從另一個人身上學過來的好本領。


但最為重要的,是我們掌握人際互動的能力,這種互動可以支撐社會凝聚力,建構非常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使整體的力量大於部分力量的總和。我們生活在一個難以想像的豐富社會裡,但我們不應把它的豐富性歸於任何一個人──真正重要的是每個人與他們的理念、行動與反應的綜合效應。


讀這些書雖然沒有像讀小說那樣能被感動地不得了,但是還是覺得很精彩,他們能把一些問題講得這麼清楚,而且能用中文翻譯地這麼流暢,讀起來真是一種享受。


 


l          上課筆記


PS:以下每段的第二標題是筆者自加,非老師所指定問題。


一、先料勝負 然後出兵 郭李軍至 民心大悅


安史之亂起了,不過從資料上看起來,朝中似乎沒有慌亂到那種程度,安史的兵馬也不是一口氣衝進兩京的。


李光弼抓到安史方面的安思義,問他能給自己什麼幫助。安思義回答有三點:1.李的軍隊遠道而來,需要休息;2.史的軍隊善於速戰,因此與他對敵要持重;3.兩軍距離很近,衝突一觸即發,要快點想出對策,並且一定要小心謹慎。


【問答之間】


有兩個問題可以問:1.李光弼為什麼會挑這個人來問問題?一定是他知道安思義了解戰情,所以要從安思義身上得到資訊。2.安思義少說了什麼重要的話?他講的三點就把他沒說的那點襯托了出來,就是史思明很難對付。可是這句話如果真的說了出來,相對的李光弼就會覺得受辱,因此安思義藏了這一句。


接著是他們戰爭的經過,一邊是李光弼的弩手,一邊是史思明的騎兵與步兵,看他們的雙方攻防戰略,當然我們早就知道李光弼是傑出的將領,除此之外還要明白史思明的確不簡單。


 


李光弼與郭子儀聯手對抗史思明,把局面給穩定了下來。河北的人民不喜歡史思明而喜歡官軍,這些人就是上次我們講到在河北的義士。船山相當懷疑這些義士是農民,他認為這些人一定對自己有一些期待,不甘於做一般農民甘願做的事的那種人。郭子儀得到地方上民氣的支援,把局勢穩定;讓另外一邊投靠安祿山的將士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邊了。這當然讓安祿山很緊張,手下田乾真告訴他,對方只是烏合之眾,而己方全是精兵;所以在戰場上還是己方佔上風。


【如何看歷史?】


這一段我們要知道的有兩點:1.別以為「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別以為安史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而唐朝腐敗,所以他們的大軍一出動就勢如破竹地攻進洛陽。2.記載下來的東西已經精簡過,人世間實際發生的事每件都很複雜,讀歷史最不該有的心態就是把複雜的事看得很簡單,因為那就連帶地讓人看輕了眼前的現實。


其實,除了安史進兵到河北這一連串的事情之外,還有顏杲卿在常山發生的事情未選錄,這是因為課程的安排所以才刪除。


 


二、趣使出兵 撫膺痛哭 靈原大敗 潼關不守


目前的情況看下來,應該可以把安祿山擋在長安之外才是,可是為什麼到後來潼關失守了?考異中記載有幾段與選擇資料相違的事,這時就要解釋為什麼最後選擇了其中一項做為史實。做這項工作的人一定不是司馬光,因為他沒那麼多的時間,也沒那麼好的腦筋。老師認為司馬光是個品性很好的人,可是頭腦沒有那麼清楚;朱子也說司馬光想事情的方向雖然沒錯,但分析都不夠精密;司馬光主政後對事情的處理把別人氣得半死,所以當時的人才說他「聞君實德行,不達政事」。如果司馬光懂得分析歷史上的政治問題,實際處理政事就不可能那麼糟,所以說通鑑不是他自己寫的是最簡單的解釋了。不過因為最後是司馬光抄了一遍,受命做通鑑的人也是他,所以著作權還是歸司馬光所有。


對於宋代而言,唐代是近代,所以唐代的考異特別多;講義需要而刪了很多考異,但這部份很有意思所以留了下來。


楊國忠做的事情讓天下人都很憤恨,安祿山起兵也是打著殺楊國忠的旗號,於是王思禮建議哥舒翰上書請誅楊國忠。考異(應該是程頤的學生范祖禹)這樣記:《玄宗實錄》說:有人偷偷勸哥舒翰像漢朝平七國之亂時的方法,留一部份的兵在原地,另外派精兵去打楊國忠。哥舒翰心裡答應了還沒行動,可是不知怎麼洩密了,讓楊國忠很害怕。解釋為何不錄的原因有三點:1.如果哥舒翰這麼做,就跟安祿山的行為沒差別,像是反叛了;2.王思禮連勸哥舒翰上表數楊國忠的罪都不敢,哪敢勸他舉兵?3.哥舒翰就算心裡答應了,又有誰知道?4.正因為哥舒翰不出兵,楊國忠才害怕他會殺自己而叫哥舒翰出兵;實際上楊國忠的確是害怕,可是哥舒翰不出兵如果真是因為此的話,當他被命令出兵時就不會撫膺痛哭了。


【哥舒翰真的想殺楊國忠嗎?】


的確有資料記載了,但是可信嗎?可信與不可信的理由是什麼?因為史家在這個部分做了精密的辨析,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後也應該多想想。


 


無論如何,楊國忠是害怕掌握軍隊的哥舒翰對他不利的,他能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在長安凝聚起自己的武裝力量,這效果當然不大,於是第二個方式就是想盡辦法讓哥舒翰出兵,不然就誣賴他有二心,而且目前得到的消息說敵方力量薄弱。哥舒翰說得到的情報一定是對方的陷阱,而且對方就是希望速戰,所以我們堅守在潼關是最好的對策了;郭李二將也上言不要出兵,可是朝廷方面還是要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出兵看到敵人果然很薄弱,於是進攻時就落入敵人圈套,被打得大敗。接著,潼關失守,長安也只有放棄了。


【重大挫敗的原因為何?】


哥舒翰所以被逼得出兵不是軍事上的考量,而是政治上的考量。楊國忠覺得哥舒翰給他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才一定要他出兵。在政治上做了軍事上的決定,因此導致軍事大敗。


另外,為什麼哥舒翰會輸得那麼慘,落入敵人圈套?顯然還是輕敵了。軍隊的平安火不至,才曉得前線出了問題,於是只有「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了。


 


三、倉皇西南行 悔恨無所及


西南行時,玄宗過了便橋,楊國忠本來接著就要把橋燒燬,玄宗阻止他,想給其他逃亡的人生路。沒有東西吃,皇族們都只能拿最簡單的東西裹腹。走到一個地方,有老父郭從謹進言,告訴玄宗說:「安祿山會做這樣的事,天下人都知道,可是每當有人想上言,陛下都殺死他們。歷史上的好皇帝都聽別人的批評,近代宋璟為相也是如此;現代因為沒有人敢上言,所以宮門外的事情陛下全都不知道。」這是很好的一段話,可是總不可能是史官記下的吧?通鑑原則上不自己編故事,所以這一定有人記下來,只是不是正規的方法。通鑑會記下這段話,是因為這話說得好,而且合乎情理。玄宗聽了之後說:「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


【玄宗真的後悔了嗎?】


玄宗的回答是真的很後悔,還是只是因為聽到別人批評後該有的場面話?老師的「證據三明治」如下:


上麵包:我覺得玄宗是真心的。


生菜:玄宗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


黃瓜:玄宗跟高力士說有「棄海內之意」,這可不是說不想當皇帝了,而是說想死了算了,可見他悔恨之深。於是高力士才抱著玄宗的腿,哭著勸他打消念頭。高力士對玄宗一方面有情誼在,而且想來他對玄宗還是佩服的。


牛肉:玄宗沿途想到的是百姓和隨從。


下麵包:玄宗是一個傑出的人物,遭遇到這樣嚴重的挫敗,所以他的悔恨是真心的。


當我們碰到決擇的時候,至少要有三項理由,然後用清楚的話把它說出來,「證據三明治」是一個最基本的格式。


 


四、明皇入蜀 太子不從 率眾北上 進至靈武


玄宗到了馬嵬坡,「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後來「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想要去找,於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如果「不見玉顏空死處」,又天上地下都找不到,那到底在哪?當然就是在人間了。很多人從長恨歌中來證明楊貴妃沒有被殺死,不過這是文學上的問題了。


 


長安的百姓願意支援玄宗,所以希望他不要走,但情勢已容不得玄宗留下了。往其他地方都太遠而且太險阻,最後選擇了四川。還是太子的肅宗要跟著進去嗎?如果這樣的話,就是把中原拱手讓人了,所以太子一定要留在一個隨時可以收復失土的位置。


於是太子就在大家的簇擁之下,歷經艱難,跌跌撞撞地憑這樣一股隨時會被消滅的力量,因為運氣不錯,又得到一些支援而慢慢穩定了下來。史書上很簡單的幾句話,事實上一定是艱辛而困難重重的。另一方面,安祿山進到洛陽,卻始終沒有進到長安,長安由他的手下控有。他們覺得控有兩京就安定了,而且應該還有別的事情要處理,所以沒有追求最後的勝利;這讓玄宗可以平安進入四川,也讓太子在靈武建立起初步的政權。


(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